傀儡皇帝又又又被人背刺了(21)+番外
他张了张嘴,张望的视线猛然被冻住。身着黑色暗纹朝服的孙珩行朝他小幅度地摇头。
这个动作看得李幼如鲠在喉,又不得不听命于他。
“都别吵了。”李幼冷淡地道:“陶嵩官复原职,领尚书仆射一职。朕乏了,散朝吧。”
****
冬狩的地点在和明猎场,离洛京有百里之远。骑快马要两日,若是马车就需三日。
像天子出行这般大阵仗,人多走得慢,花上的时间便要翻倍。
更不论出发前夕,李幼忽然发病,在宫中歇了两日才出发。
冬狩已经开始了。孙珩行与陶嵩一干大臣都已在猎场侯着。
李幼掀开车帘,传令道:“都不用歇着,赶路要紧。”
得令的太仆应道:“诺。”
说完话,李幼重新躺回马车闭目养神。他还在病中,身子没养好就急着去和明猎场。加之赶路,他的脸色微微发白,唇色淡得离谱,好似将死的人。
“陛下,您的脸色不大好。”喜宝忍不住道:“咱们何不歇歇,再赶路也不迟啊。”
“大臣都在等着朕,歇不了。”李幼接过喜宝递来的草药香囊,浅浅地闻了一口。恶心的感觉稍稍驱散,他睁开眼睛,“而且……朕有点担心他。”
他是谁,车内两人都心知肚明。
喜宝愁着脸,“陶大人这般聪慧,定能应付的过来。陛下不爱惜自个身子,奴才瞧着心疼。”
“好了。”李幼虚弱地笑了笑,“你别耷拉着脸,朕瞧了不太舒服。笑一下,朕看着才舒心。”
喜宝闻言立马换上笑脸,只不过笑中带苦。李幼把手边的象牙牙签塞到他手里,“知道你关心朕了。等去了猎场,朕再休息,好吗?”
李幼赶了五日的路,终于到了和明猎场。
和明猎场是晟朝李太祖专门圈出来打猎的地方。据说太祖当年起家时,曾在这里见过麒麟。
祥瑞庇护,故而太祖逢战必胜,一统天下。此后,李氏的代代皇帝都好在和明猎场狩猎。
喜宝扶着天子下马车。
以孙珩行为首的朝臣一齐行礼道:“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的参拜,响彻一方。李幼在乌泱泱的人群里,找到了自己熟悉的身影。
沉稳的心跳刹那间加速,呼之欲出的名字在舌尖滚了几圈才吞回肚子。
“诸位……“李幼清了清嗓子,“诸位爱卿请起吧。”
“谢陛下!”
朝臣谢恩,恢复站姿。
他得以见到了心心念念的人。
跟过去的两年相比,陶嵩沉敛了不少。书卷气里似乎融入了什么,温和中透着一股难以察觉的疏离和冷漠。
远远看过去,身姿和容貌极为显眼突出。
但李幼觉得有什么东西,在他缺席的那两年中,悄然发生变化。
他变了,变得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样。
这是李幼见他第一眼的想法。
或许他的视线太过灼热,陶嵩忽然抬起头很轻地朝他一笑。
很快,李幼像被魇住般,升起的那点疑惑倏然随风散去。
作者有话要说:
不要细究官场职位,全是胡诌的。
第16章 冬狩之计2
李幼因身子不适休整了一个时辰才出现在众人面前。
帐外的朝臣举杯相邀,畅饮闲谈。在一干系都穿着改良的胡服,头戴配着发额的人中,最出众的还是陶嵩和孙珩行两个。
一个雍容闲雅,一个贵气逼人。一个在左边边谈笑风生,一个在右边冷眼旁观。
李幼的目光不自主地停留在陶嵩的身上,默默地看他与旁人交谈。
他个子高,说话时稍稍向前倾,眼皮子半垂,嘴角挂着微笑,聚精会神地听着别人说话。
陶嵩好像没什么架子。无论对方说的是鸡毛蒜皮还是家国大事,他都是一副认真倾听的样子。
这让说话的人更加激动和兴奋。谈到尽兴之处欲揽过他的肩膀大笑,忽地揽空,那人也以为是自己的问题。
李幼却深知陶嵩有不大爱与生人有肢体接触的毛病,能容许别人拍肩就已经很不错了。
“陛下到!”
众人连忙参拜,李幼收回视线,就着喜宝的搀扶入了座。
“平身吧。”李幼环视一圈拘着礼的朝臣们,道:“一年一次狩猎,诸位爱卿在猎场上不必拘束,尽管放松便是。”
得了令,他们也并未如之前那般放开,各个都较为矜持地吟诵对话。
好在有酒,酒过三轮,气氛慢慢恢复。李幼看了陶嵩许久,终于下定决心开口询问他家中的情况,却被一人打断了。
“陶……”
“陛下!”
李幼下意识望过去。
起身的是位微胖的大臣,名叫婴耳,生平喜好喝酒与打猎。
他喝得微醺,此时酒劲上头,耳朵发红,便起了打猎的兴致。
可他官位不高,想要打猎还得先高官提出。可他左等右等,愣是没人提,都干坐着喝酒。
他向邻桌的人询问何时打猎。
邻桌的人摆手道:“等着便是。你若等不及就自己去提。”
他还真是等不及。加上邻桌话语不耐,婴耳受激,在酒意的催发下,最终决定自己出马。
他道:“臣听闻山里有白鹿出没,白鹿可是祥瑞之兆。陛下不若让臣等上马进山捕猎白鹿,以此献给陛下。
“另外,礼、乐、射、御、书、数乃君子六艺。礼、乐、书、数常见,射、御却不常。陛下,臣觉得今日天色甚好,不如让在座的大人都比一比射术,看谁能抓到那只白鹿或猎物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