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摄政王人人诛之(167)

裴星悦点头。

沧心远道:“蜀地多山多水,王君山更是一处高峻连绵的山脉,下方因水流冲刷,逐渐演化出七个洞穴,便名七里洞。那里人迹罕至,可谓是险地,当然对于武林高手来说不算什么。可歌谣出现那么长时间,依旧无人下水挖鼎,或者说没有成功,便是因为其中的黑水旋涡。”

这点裴星悦也听过,“听说黑水旋涡周围的水域,船只一靠近就沉,水性再好的人也无法动弹。”

丁宁颔首:“没错,我们凝水宫就在水之畔,各个水性极好。之前有师姐妹大着胆子下去探查过,差点就回不来了,这还只是在旋涡外围的水域。”

裴星悦些许惊讶,“这么难挖,你们可想到办法了?”

郭深道:“黑水旋涡也是有季节性的,每年夏季大汛之时,怒浪惊涛,湍急非常,即使是至臻境高手下水,也难以摆脱旋涡。但是一到冬季,据我所知,汛期结束,水域会稍稍褪下水位,也会因为寒冷结冰,连同旋涡的流速相应减慢,同时吸力变小,这个时候内力深厚之人可以在下面活动。”

了觉算着日子,“阿弥陀佛,如今已至秋末,再过几日便要入冬了。”

所以,时间不多。

“我们知道的已经说了,而裴公子你所知道的,是否也该一并告知?”封青云不客气道。

裴星悦见众人都看过来,他不紧不慢地笑了笑,“不急,我还有一个问题。”

沧心远皱眉,“什么?”

“既然已经有办法了,这鼎大概是能挖出来,不过……取鼎之后,正道盟打算如何处置?”

这个问题最为敏感,也是各大门派或者江湖豪杰愿不愿意配合正道盟行事的关键所在。

鼎都想要,但靠单一的门派,或者自己的实力必然不够,那么在互相合作之下挖出鼎之后,面对“功臣们”,向来光明磊落的正道盟又如何分配享受这一成果?

裴星悦的目光一一扫过这些名门正派的嫡系弟子,既然都已经在一起行动,可见关乎利益分配,各自的门派也都等到了满意的结果。

丁宁看向沧心远,后者沉吟之后点了点头,于是回答:“很简单,只有至臻境之上的强者才有这个实力下水取鼎,那么自然这鼎也属于这些门派共同所有。”

裴星悦眉峰微扬,“凡是有点影响力的门派总有一两位至臻境强者坐镇。”

沧心远说:“所以为了公平起见,本是四年一次的武林大会将会提前,定于半年之后在青岚学宗举行。”

裴星悦皱眉,“以武决定归属?”

“不错。江湖的规矩向来是强者为胜,既然谁都想要,那就以武功强弱来决定,不是很公平吗?”

裴星悦笑了,“如果这样,那么拥有合一境大宗师的门派可就笑傲江湖了,说不定连向来不理俗世的国师为了冲击仙人之境也得离京走一趟。”

沧心远道:“合一境大宗师排除此列。”

裴星悦一愣。

丁宁叹道:“其实九州鼎之内很可能什么都没有,这只是个魔教妖人混淆视听的谣言罢了,但群雄追逐,正道盟也不得不顺势而为。”

第72章 齐聚

一个似真亦假的神鼎传说, 却掀起了中原大地腥风血雨。

魔教,武林正道,朝廷……包括处在暗中的古月余孽, 纷纷聚集到这个巴蜀之地。

只要不是蠢人, 总能嗅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这五大门派让嫡传弟子在昭王入丰县的第一个晚上找上裴星悦,便是存了与朝廷合作的心思。

对方坦诚, 裴星悦也不再藏着掖着, “不管你们信不信,皇宫之中也有个九州鼎, 却是西南王从上清妖道手里以假乱真骗过去的。”

“妖道要九州鼎做什么?”丁宁惊疑不定地问。

“为了炼制蛛王。”裴星悦掏出随身携带的那三张人皮图,除却关于宣宸的这张,其余摊开在桌上。

刹那间, 几人连忙举着油灯凑了过来, 纷纷震惊。

“这是……”

“国师曾前往西域, 查探古月遗迹, 而这是昭王炸了天上宫密室后得到的信息, 作为古月余孽, 妖道所做一切就是为了这最后一幅图……”

江湖人在宣宸看来都是一群头脑简单,只知道打打杀杀的莽夫!一身没处施展的热血, 名为侠义, 实则吵吵闹闹目无法纪, 最是容易被人煽动利用。

但即便如此,宣宸也不愿意见到他们如无头苍蝇一般在妖道的谜团里打转,被人利用, 若是坦诚真相,能够令其警觉几分,总比隐瞒着要好。

同为中原人, 哪怕大舜朝廷再不像话,正道盟总不至于帮助一个西域妖族来此改朝换代吧?

“九州鼎里自然没有武功秘籍,否则这世上应该还有一位绝顶高手——西南王,他也不会死在黄元坡。至于号令天下的巫术,我猜便是这以息壤为炉,炼化出的蛛王之蛊,所有曾服下丹药之人,都会成为他的傀儡。”

这里面还可能包括宣宸,控制住了摄政王,那大舜的确是完了。

这个秘密果然让众人惊骇起来。

“这是真的?”

“怪不得这神鼎的传言来得如此蹊跷,原来是要借助江湖豪杰的力量将他挖出来!好歹毒!”

几人连连点头,但同时郭深又面露疑惑,“那他的算盘怕是要落空了,正道盟岂会眼睁睁地看着这鼎落入魔教手中?”

“没错!魔教虽然也有合一境大宗师,但多年前被无为学士所创,至今未曾恢复功力,更别说各大门派皆有多位至臻境坐镇,这鼎就算挖出来,也轮不到他们来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