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神的身边人竟是敌国皇子(76)

作者: 弗格森 阅读记录

齐姜无法,道:“宰相与南将军都来了,还能有假?他们比我们有城府,而且为何钧链能邀请来这么多重臣,是因为靖帝已经病卧在榻,淮四王已经到了鹤洲。”

白离佛扫过每一个人的面孔,捕捉到他们的神色,分明不是齐姜所说的状况。

白离佛摇头:“这是你们的事,与我无关,我只相信自己看到的。”

齐姜还准备说什么,注意到钧链扫过来的目光,住了口,不再理会白离佛。

宰相终于开口:“如今局势已明,没什么多说的。”

白离佛有些犹豫,他注意许多人把目光投到了他的身上。

“白将军,你怎么看?”

白离佛道:“我就是一介武夫,没什么远见,这种事,我便不插手……”

钧链打断:“战神的话我可不同意,如今军中重权握在你手里,万一,有什么差错怎么办?”

白离佛不知道钧链给一众人灌了什么汤,怎么能对往日可以称得上纨绔的太子的话,如此深信不疑。

明明,淮四王不是这样的人。

白离佛意识到现在自己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孰对孰错,他不知道,但他只想守住自己的立场。

正是因为手握重权,才不能轻易做出决定,更何况是谋反。

白离佛冷声:“太子殿下,臣无意参与,只想守好靖国的安定,仅此而已。臣告退。”

白离佛转身向外走时,与南景对视,捕捉到对方眼中的一丝疑惑。

钧链没想到白离佛如此大胆,咬牙道:“白离佛,今日踏出此扇门,考虑好后果。”

白离佛行礼:“臣心里清楚得很。”

白离佛走远许久,才察觉到自己手在抖,南景的眼神让白离佛心里很不舒服,他有什么好疑惑的。

第41章 再进一步

白离佛回到将军府时,已经到了夜晚,街的两侧已经挂上了彩饰和红灯笼。

“原来要临近春宵了”,白离佛怔了一瞬,“一年已经过去了啊。”

回想起当时,他的身侧总用一人伴着,如今也只有这锁铃了。

白离佛明白为何谭樾从未问这刻着他名的小物件是哪里来的。

想到这,白离佛的眼光暗了暗,“白菩提这个名字就让樾君记着吧。”

进了府,羌塘迎了上来,一路随着白离佛到了客室。

“有何事?”

“暮时公主派人给将军送了药来。”

白离佛摆摆手:“照常收起来放好便是。”

白离佛抿了口茶,见羌塘依旧站着。

问:“还有何事?”

羌塘心下决定,道:“只是不知道此事需要不需要给将军禀报,下午淮四王的近侍在府外驻足了一刻钟。”

白离佛奇怪:“不是来拜访的吗?”

羌塘摇头:“只是两人站在不远处,没带任何登门礼,面上也无半点喜色。”

白离佛不用羌塘说明了,就知道这俩人只是来蹲点的。

白离佛起身:“原应我去拜访才符合礼节,后日你随我去一趟。”

羌塘:“是!”

白离佛沐浴时,感觉心口滚烫,灼烧感强烈到抑制不住。

他只当今日喝了酒,吹了风,入睡前随便拿了药丸含着。

闭眼又想起南景的眼神,和齐姜的话,再有今日那两个近侍鬼鬼祟祟的动作,白离佛越想越不对劲。

若靖帝真的龙体抱恙,为何他一点都没有收到消息,甚至前两日早朝都有去上,皇上好好的坐在大殿上。

自从樾君离开后,他的确对一些事情不再留意,可他也不至于迟钝到这般地步。

索性睡不着,白离佛起身点了蜡,将一直安放的戟拿了出来,拿起绒布开始仔细擦拭。

唯有戟这沉甸甸的重量,才给白离佛一种踏实感,他久久望着,似看一位故人。

白离佛推门出去,在朦胧的月光下,一一温习着霍孑曾教他的动作。

随着行云流畅的动作,戟划开冰冷的空气,搅起地面残留的雪花,恍惚间,白离佛感觉回到了十九岁,他最后一次用戟。

最后一个动作结束,白离佛干脆的收住,擦了擦额角的薄汗,握着戟的手紧了紧。

他放好戟后,转身又去了书房,打开暗格,里面整齐放着一沓书信,每封落笔处都有淮四王印。

白离佛盯着看了半天,才从最底部拿出一封,展开,简单的问候,客气的套话,每个字都带着生疏。

白离佛记起当时收到信后还是很高兴的。因为从小到大,几乎没人给他写信,第一封还是邬国的五殿下,由于天气不好,送来的纸信道取消了这次的游玩。

淮四王听说白离佛时,还是霍孑无意提了一句,所以白离佛第一次见到淮四王,是在霍孑的寿宴上,当时他才十四岁,淮四王也不过才加冠,封王不久。

淮四王看着稚气未退的白离佛,但眉眼依旧有着藏不住的锋芒,只是拍了拍白离佛的肩膀,嘱咐:“可一定要好好练习。”

白离佛望着逆着光的淮四王,郑重的点头,因为他发现霍将军与淮四王关系不错,那他也爱屋及乌,打心底看重淮四王。

每年的春宵,稻粽日,除夕各个节日总会收到书信,白离佛也一直与淮四王往来书信,甚至淮四王进洲来面圣时,还会到霍孑的府邸拜访,与白离佛畅谈,但自从他被封了“战神”后,他俩的联系便断了。

白离佛收好信,坐下研墨,思绪飘了很远,霍孑战死后,在他十九岁有了自己的府邸之前,那两年他是在南府度过的,南景对他更严格,淮四王从送过来的信中知道后,不仅宽慰他,还邀请他去缇城来做客。

上一篇: 夫郎他有两幅面孔 下一篇: 定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