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荒城(82)+番外

作者: 亦十桕 阅读记录

“殿下如此,难道这暗卫确实存在?”许仪试探着问。

樊麟点头:“煦景帝易疏为除去摄政王易恪,在丞相邵璟支持下秘密训练了一批死士,摄政王易恪死后,这批死士便如人间蒸发一般,谁也不知去向。但显然,易疏并没有放弃这些忠心耿耿的死士,将之组成一支只存在暗中,专为皇帝效力的暗卫,比起先帝留下的锦衣卫,暗卫的存在更加隐秘,更擅长于收集各路情报,与中原武林的接触也更深,有着许多明面上难以涉及的路子。”

说到这,樊麟嗤笑一声:“几月前中原武林五大世家引起的江湖动荡其中便有暗卫的影子,本是五大世家之首的赵家被其余四家联手灭了满门,原本式微的落梅山庄如今可谓如日中天。”

听闻如此辛秘,许仪不觉惊愕:“既是皇帝的暗卫,为何要干涉江湖中事?是皇帝的意思?”

樊麟没有正面回应,道:“赵家暗地里与摩圪教交往甚密,为摩圪教做过不少上不得台面的事,个中辛秘我知之甚少,不过如今有落梅山庄牵头,摩圪教在中原武林算是彻底没了立锥之地,官与民都容不下他们。”说了许多话,樊麟抱起酒坛喝下一口,接着道:“本以为统领暗卫之人应该是丞相邵璟,他为人正直不阿,深得煦景帝信赖,但如今看来,另有其人。”

“殿下已有猜测?”许仪顺着樊麟的话问道。

樊麟低笑一声,意味不明:“当日我率兵攻入卢阳城,在城中一高楼上看到一人。那日杜宜安的援军来得太及时了。”

“殿下怀疑那人就是皇帝的暗卫统领?”许仪皱着眉问。

樊麟摇头,目沉如水:“不是怀疑,杜宜安的军中多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邵璟的独子,邵洺。”

许仪一怔,道:“此人许仪略有耳闻,不过都不是什么好名……”

“深藏不露……”樊麟冷冷道:“听闻他在京城告病数月不曾外出,不曾想竟出现在杜宜安军中,已不言而喻。”

看来皇帝与这位暗卫统领从一开始就防着摩圪教埋藏的细作,故意称病掩人耳目。

自周朝前几任皇帝时便愈发有重文轻武的趋势,先帝时还出现宋子棠拦车李如浦,劝留郑勤驻守边疆之事,不就是因为武将势弱,没几个能打的,可惜后来郑勤好大喜功,杀良冒功,还是被凌迟处死在午门前。到如今煦景帝时期,算得上名将的也不过将南蛮打怕了的易枕书和几乎横扫天下的顾云间。

易枕书造反失败车裂处死,顾云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被摩圪教暗算,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杜宜安本在岭南驻守,如今也不得已前来镇守卢阳,再加上这位向来只在暗中运筹帷幄的暗卫统领,可见易疏是打定了主意,绝对不让北越再进一步。

“只怕这位丞相公子此时来此,不止是为了守住卢阳,或许也有收复渌州之意。”许仪若有所思道。

樊麟点点头:“我亦有此猜测,偏偏在此时,父王传召回都。”说着,樊麟回头看向许仪,颇有揶揄之味道:“后悔吗?说不定再等等,你便能等来朝廷收复渌州的军队,做回周朝子民。”

许仪叹息一声,摇摇头:“殿下说笑,即便杜宜安真出兵渌州,寻常百姓的境地又能改善几分?不过是再经历一场战乱。何况以如今卢阳城内百废待兴的情况,杜宜安也不会冒险出兵。这世上有几人能做到未卜先知?我亦不过是做了当下最好的选择罢了。”

“一直希冀着别人来拯救,只会越来越绝望罢。我早已等怕了。”

片刻沉默,樊麟站起身,将最后一口酒饮尽,擦了擦颊边酒渍:“明日还要赶路,早些休息。”

许仪举起手中的酒盏,轻笑:“还得喝完这盏酒才好。”

樊麟不再多说,先一步回帐歇息,独留许仪一人坐在篝火旁,慢慢品这一盏烈酒。

许久,许仪放下酒盏,抬头望天。夜深似墨,暗潮汹涌。看了半晌,许仪起身走回帐中。这路,真是遥远。

◎最新评论:

第二十六章

◎槊阳城。这座北越的王城算起来离渌州也不算特别远,北越将王城设在……◎

槊阳城。

这座北越的王城算起来离渌州也不算特别远,北越将王城设在此处,可见其入主中原的野心。

昨夜下了阵小雪,路边的积雪压塌枯草,倒是大路上因为行人来去的缘故只有一层肮脏的雪和冻硬的泥土。

城门再望,还没走近,远远便看到城门口有人等候多时,身上灰白色的狐裘雍容华贵,长身玉立。

樊麟的二哥,瑞王樊琛。

许仪瞥过前方的樊麟,樊麟单手握着缰绳缓缓策马前行,面不改色。

许仪移开目光。

还没进入城门,樊麟挂上一副笑容,翻身下马主动迎了上去。

“二哥,好久不见!日暮寒重,二哥可是在等谁?”

樊麟上前便对兄长一拜,樊琛急忙将他扶住,笑道:“听闻五弟今日回都,当哥哥的自然要来替父王迎接一番。天寒路远,我已备下酒席,五弟可愿赏光?”

樊麟不知他打的什么主意,目中冷意一闪而逝,又恰到好处地垂眸掩饰,笑着说道:“怎劳二哥费心……”

樊琛亲昵地抓住樊麟的手腕,言笑晏晏:“怎会劳烦?你我兄弟许久不见,今日正好一聚,好为五弟你接风洗尘。”

许仪默默站在人后,静观这一场兄友弟恭的好戏,不露声色。

樊麟抬眼注视樊琛锋芒不露的眸子,略微游移,忽地一笑:“那臣弟便恭敬不如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