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嫁给未婚夫的兄长(98)+番外

作者: 抱帚忘雪 阅读记录

习惯了每日早起时可以看到她安稳的睡颜。

戚闻渊仍不太确定这种习惯与不舍是否算得上书上所说的“情”。

但他可以确定自己对珈宁的不舍和在意。

珈宁笑道:“世子说什么?船上风好大,我听不清的。”

戚闻渊大步行至珈宁身侧:“我说……”

他本想如往常那般,随便寻个借口。

却见珈宁又轻哼了两声,含含糊糊地说了句什么,便快步往船舱走去。

戚闻渊赶忙跟上她的步子。

珈宁加快了步伐。

停在船舱上的那对鸟雀叽叽喳喳叫嚷了两声。

戚闻渊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句道:“我说舍不得夫人。”

人之心一有不实,则虽有所为亦如无有,而君子必以诚为贵也。

他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到头来,却连正视自己的心这种最基本的处事之道都给忘记了。

着实不该。

珈宁脚步一顿、回过头去看向一脸正色的戚闻渊。

她的左肩险些撞上戚闻渊。

珈宁:“也是一点点吗?”

戚闻渊拢了拢珈宁的衣襟。

珈宁:“嗯?”

戚闻渊不再答话了。

珈宁会心一笑,伸出手去揽了一把落在运河之上的星光:“好困,睡啦。”

谁知夫妻二人还未回到船舱,却是撞见了另一位同行的官员。

那人见着谢戚二人,笑道:“世子如今倒是好兴致。”

戚闻渊向那人问了声好,又说今日月色甚好,值得一观。

那人道:“世子都愿放下卷宗前去一赏的月色,定是极好的,我这就去看看。”

戚闻渊颔首:“陈兄莫忘了明日巳时还要商议事情。”

“忘不了忘不了。”

那人摆摆手,大步往甲板处行去。

心道,温香软玉在侧,戚闻渊竟还想着明日巳时要商议事情?

那他带妻子做甚?

带他那几箱卷轴上船不就行了?!

待那人走远,珈宁拽了拽戚闻渊的衣袖:“世子。”

戚闻渊:“嗯?”

珈宁本想打趣他两句。

但也不知是因为运河上的风太温柔,还是天上忽闪忽闪的星星太璀璨,话到嘴边,却成了:“没什么,就想喊喊你。”

戚闻渊生硬地岔开话题:“还有不到半月便能到扬州了。”

珈宁笑了笑,没有说话。

-

因着想给家里人一个惊喜,珈宁并未提前写信给织造府。

在回江宁城之前,她甚至还在扬州陪了戚闻渊几日。

说是陪,其实也就是戚闻渊忙公事,珈宁出去闲逛。

待到傍晚,珈宁再将所见所闻讲给戚闻渊听。

与在燕京城时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珈宁照着少时的记忆去了几处街市。

有些商肆尚还是当年的老板,还有几间铺子已换了新主。

有一间珈宁心心念念的面馆,现如今已成了一户卖胭脂的铺子。

仔细一算,她上次来扬州城已经是四五年前。

“有点可惜。”珈宁坐在妆镜前,试着新买来的胭脂。

还未等戚闻渊开口宽慰她两句,便又听得她道:“不过若不是这铺子换了老板,我还买不到这样艳丽的胭脂。”

戚闻渊了然。

珈宁总是这般。

她总能在所有的事情中寻到快乐。

真好。

待到第四日,戚闻渊总算是有了半日的空闲。

用过午食,夫妻二人一道去了雁齿虹桥的瘦西湖。

如今已入了秋,湖边自是没有依依垂杨。只有成片的芦花堆在水岸相接之处,风一吹,那芦花簌簌地摇着,如雪似絮,甚是好看。

正如诗三百首篇所写那般: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戚闻渊看向站在芦花丛中的妻子。

她今日特意穿了身丹红色的袄裙,站在那一片白芒的芦花之中,便成了白瓷碗中的一颗荆桃、素纸之上的一点朱砂。

鲜妍。

明媚。

好似那轮从静谧的河水中翻腾而出的朝阳。

——八月廿五,他们在驿船上并肩看过的那轮。

珈宁笑意盈盈,对着不远处的戚闻渊招招手,扬声道:“世子怎么不过来?”

戚闻渊快步跟了过去。

却见一青衣男子停在他们二人之间。

那人惊喜道:“谢三娘?”

珈宁一愣。

这人怎么会在扬州城里?

戚闻渊更是一怔。

这是何人?

那人自顾自问道:“三娘不是嫁去燕京了,怎会在此处?”

戚闻渊在珈宁身侧站定,道:“我来扬州有些公事,夫人也与我一道。”

第57章

珈宁道:“世子, 这是江知府家的公子,江焕之。”

戚闻渊颔首,向那江公子打了声招呼, 便不再开口。

珈宁问:“你怎么在扬州?阿翡呢?”

江焕之笑道:“父亲在扬州城为我寻了个书院。”

又说阿姐这几日去了临安,若是知晓珈宁回来了, 定会很是欢喜。

珈宁道:“她可不见得想见我。”

江焕之摆摆手:“哪会呢, 阿姐前两日还说今年宴会上没了三娘, 少了许多乐趣。”

珈宁轻哼:“原来我对她来说就是个乐趣。”

江焕之:“……”

江焕之:“之前阿姐还说今年酿了新酒,就等三娘回来的时候开坛。”

戚闻渊看向湖岸边乱晃的芦花, 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他们二人闲聊。

原来这人还在求学, 想来是珈宁的同龄人。

这人的姐姐似乎是珈宁的好友。

复又想着自己在这偷听实非君子所为,当即往后退开半步。

上一篇:夫人她“贤良淑德” 下一篇:李代桃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