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秋面露尴尬,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跪在脚踏上如芒在背。
她们这位长公主殿下就是如此,说一不二,不留情面,嘴毒起来能把人骂得钻到地缝里。然而,谁让她是赵沉茜呢,生来就有奚落人的底气。
宋知秋忍不住偷偷抬眼,打量这位集年轻、美貌、尊贵、权势于一体的天道宠儿。赵沉茜一出生便是昭孝皇帝嫡长女,生母乃皇后孟氏,才两岁就得封号福庆,身份尊贵,还天赐一副绝色容颜,哪怕已换了三任驸马,汴梁里依然有无数青年才俊为她神魂颠倒。
而她的运势更是一顶一得好,昭孝皇帝无子,她便主张从宗室过继孩子,记在孟皇后名下,充作嫡出皇子。元符末年硬是在激烈的夺位之争中胜出,扶持年仅十一岁的继弟,也就是当今皇上赵苻登基。
因为这份功劳,皇帝十分尊敬长姐,继位第一件事就是封养母孟皇后为元祐太后,亲政前由太后垂帘听政。第二件事便是进赵沉茜为福庆长公主,食邑万户,听政事,军国大事,皆取太后、长公主进止。
孟太后在前朝连宫斗都斗不赢,哪里是垂帘听政的料子,摄政大权最终都落到了赵沉茜手里。因此,宫廷内外见了赵沉茜,都得尊称一声福庆摄政长公主殿下。
赵沉茜掌权后,大举扩充皇城司,在东京布下无数耳目,巧立名目铲除掉所有政敌。她独揽大权后,便轰轰烈烈推行变法。因当今圣上年号崇宁,又称崇宁变法,如今,已经是崇宁变法的第五个年头了。
市易法,便是赵沉茜的新政之一。
女子参政本来就有许多非议,而赵沉茜还喧宾夺主,大变祖宗之法。关于她的争论从她步入政坛起就甚嚣尘上,如今她在朝中毁誉参半,有多少人为她歌功颂德,就有多少人骂她祸乱朝纲。
然而这反过来也可以说明,福庆长公主的声名远远大于当今圣上,天下只知长公主,而不知皇帝久矣。
宋知秋知道现在赵沉茜心情不好——当然,赵沉茜也很少有心情好的时候,所以宋知秋没有再提政事,她巧妙地避开话题,说:“殿下,明日就是上元节了,您累了一年,也该松快松快。不如,今日奴婢陪您去宫外转转?”
赵沉茜心思还在粮价上,淡淡摇头,哪有心思去宫外闲逛。宋知秋见赵沉茜没明白,只能明示:“殿下,明日宫里设了宴席,您要陪官家、太后登宣德门观灯,自是脱不开身。但上元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谢府那里,您不能不表态。”
赵沉茜眨眨眼,这才想起来,她已经成婚了,宫外还有个名义上的婆婆。
赵沉茜按了按眉心,无声叹了口气。
宋知秋看赵沉茜的脸色就知道,她完全没有准备这件事。
宋知秋一时心情复杂,她看着这位金尊玉贵、顺风顺水,容貌盛极,才智也盛极的女子,忍不住在心里感叹,命运真是毫无公平可言。
有人求之不得,有人弃如敝履。
赵沉茜容貌之美,举国皆知,早年她还未成摄政长公主之时,就有大燕第一美人之名。后来她成了大燕朝实际上的最高掌权者,百姓议论她的政见、议论她的动向、议论她的心狠手辣,这才无人关注她的容貌。然而不可否认,她的美貌比少女时期更盛,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美人。
赵沉茜盛名在外,家世、权力、地位要什么有什么,驸马自然也不会差。她的现任驸马谢徽,是世家谢氏的嫡长孙,如今已官至吏部侍郎,乃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宰执。
谢徽光风霁月,君子如玉,颇有魏晋风流之遗风,曾经是汴京大半官家小姐的梦中情人。但是怕什么偏偏来什么,这般清贵的人物,最终还是被赵沉茜盯上,成了福庆公主的第三任驸马。
是的,第三任,他甚至不是赵沉茜的原配。
至今依然有不少女子愤愤不平,她们心心念念的白月光,娶一位才德兼备的女子便罢了,为什么倒插门尚公主,甚至还是一个不守妇道、退了两次婚,出了名情史混乱的公主!
说起赵沉茜的情史,也不知该感叹她的桃花运好还是不好。若说不好,她历任驸马皆人才一流,家世显赫,以各自的方式对她予取予求;若说好,她订了三次婚,足有两次新郎在婚礼前出事,便是现在的驸马谢徽,也已分居多年。
这些事,要从昭孝皇帝还在世时说起了。
再早些年,若问朝中最有权势的家族是谁,根本不会有人想到谢家,甚至连皇家都要靠边站。不管问朝廷官员、布衣百姓还是江湖游侠,所有人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容家。
垄断了燕朝半数兵权,一力主导对梁战局的镇国大将军府,容家。
也曾是赵沉茜第一任驸马——容冲的家族。
第2章 薄情
容家的历史还得追溯到开朝第一位皇帝——燕太祖。
后晋末年,战乱四起,民不聊生,燕太祖赵牧野最初是个武艺高超的游侠,他看不惯石敬瑭割地称儿的做法,仗着一身武艺行走江湖,替天行道。他在游历途中结识了捉妖世家的传人容峻,两人一见如故,结拜为异姓兄弟,相伴闯荡江湖,一路行侠仗义,最后名声越来越大,竟集结起一只大军,建立了新朝大燕。
赵牧野登基称帝,容峻不愿意进入朝堂,甘愿退隐山野,继续降妖除魔,修仙问道。赵牧野十分感激帮他打天下的老大哥容峻,破格封容峻为镇国大将军,职位世袭罔替。容峻不愿入京,赵牧野便将容峻修道之山改名白玉京,仿照《海内十洲记》,在山上修建五城十二楼,成了名副其实的“白玉京”,以圆大哥——可能也是圆他自己修仙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