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宫阙藏青(116)

作者: 不胜九 阅读记录

太后不觉落了泪。

上天倘若有眼,庇佑庇佑两个孩子。

即将成婚,即将幸福了,怎么能在这样的时候,落得个这样的结局。

太后跪在蒲团上,深深叩首。

正在此时,外头宫人忙忙来禀告,贴身宫人连忙请人进来。

小太监跪伏在地,面上尽是喜色,在太后紧紧的目光之中,声音响亮而清晰地一字一顿道:“启禀太后娘娘,陛下醒了——”

长长的声音,洪亮地回荡在佛堂之中。

太后骤然松了一口气,却又转瞬紧了起来,忙问:“薛家那孩子呢?”

“太医道,箭已经拔出,暂时也是平稳的。” 小太监道。

太后终于彻底松下了心弦,望向贴身宫人,不自觉喜极而泣,扶着宫人的手起了身。

贴身宫人柔声道:“吉人有天相,神佛也会庇佑。”

太后握着佛珠,念念道:“平安,平安就好。”

此时已至了晌午时分。

长生殿内,太医等稍稍结束了忙碌,仍在处理后续的事,诸如拟定接下来的药方,同宫人等交代平日里需得注意些什么。

殷胥缓缓地睁开了眼,望着明黄的帐顶,鼻间尽是苦涩的药味。

这是回了宫,忽然他眼前浮现起,失去意识前的最后一幕。

锋利的箭矢直穿透怀里人的胸口。

他拔下身上扎的针,起身下了榻。

宫人瞧见时,心都快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了,连忙道:“陛下不可,不可。”

殷胥只问:“二娘呢?她如何了?”

张院正瞧着殷胥连金针都拔了,差点急跳脚,连忙上前,要扶着人重新躺回去。

“就在偏殿里,微臣已瞧过了,现下平安着,只是还没有醒。陛下现在虽是醒了,可伤势如此之重,这么短时间是完全未好的,随时都有可能再昏迷!”

可张院正眼睁睁瞧着,皇帝跟听都没有听见似的,只径直踉跄着往偏殿而去,他只能在心里暗骂道犟种,真是犟种,又连忙随着宫人一同跟着去。

殷胥走进偏殿之后,推开隔扇门,就瞧见了床榻上静静躺着的人。

宫人太医等纷纷请安,殷胥径直走至榻前。

幼青安静地睡在枕间,盖着衾被,右手搭在外面,似是睡着了一般。

只是脸色极其苍白,唇色浅淡得近乎消失,鬓发凌乱地贴在耳侧,唯有胸口轻微的起伏,昭示着尚活着。

殷胥半跪在榻前,静静地望着,很轻地握住了眼前人的手。

十指交叉紧扣,殷胥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很轻地垂头,抵在了握紧的双手之间。

张院正望着这一幕,有些不忍地别过了头。

他抹了抹脸,喉间深深叹气。

这也太苦了。

即便如此不忍,张院正还是道:“陛下,小薛如今需得好生休息,陛下也先回去吧。”

半晌之后,殷胥轻轻地应了一声,将幼青的手,放在了衾被之下,仔细地掖好被角,最后望了一眼之后,才起身离开了这里。

至了黄昏时分,晚间时分,殷胥各来了一趟。

太医本来想劝的,不能这样频繁的下床走动,可也知道根本劝不住,索性也只能放弃劝说了,只得跟着人去,怕出了什么事。

期间长宁和陈度,太后等都分别来看了一遭,余夫人也来了一遭,陪至深夜才离开。

这般又过了三日,幼青仍没有醒。

此番,张院正又施了针,依旧同前没有变化。

太医等的神色都有些凝重,张院正也拧紧了眉,白须白发都掉了一把,直叹息:“倘若今日再不醒,恐怕……”

话语未尽着,没有说完,可众人都明白,又不禁望向榻边之人。

年轻帝王一身伤病,半跪在榻前,只握着榻上昏迷之人的手,双眼都泛出了红血丝。

惯来杀伐决断镇定自若的九五至尊都在此刻消失,只剩下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即将失去爱人的凡人。

太医宫人都悄声退了出去。

殷胥轻轻握着她的手,垂下了头,沉默着呼吸,背脊都缓缓地弯下。

死寂一般的空荡。

熹微的日光,从窗前而入,床榻上的人,依旧没有分毫的动静。

透明的水渍,砸落在交叠的掌心。

殷胥深深阖着双目,掌心的手指忽地轻轻颤动。

他仓促抬眼的瞬间,对上一双清澈的眸子。

幼青唇色苍白着,声音也嘶哑,轻轻的:“陛下,怎么哭了……”

她从来没有见过他落泪。

幼青伸手想去拭泪,反被握住。

下一刻。

他极轻,又极小心翼翼地,将她拥入了怀中。

她很轻地抬手回拥,脸埋在他胸口。

“陛下爱哭鬼,我说过会,一直陪着陛下的。”

日光暖洋洋地从明瓦窗照进,春末夏初的枝头上,鸟雀正是叽叽喳喳地叫着。

殷胥连忙唤了太医进来,瞧过情况暂时没有大碍,只需在床上安生静养之后,这才稍稍放下了悬着的心,又问了些平日里需注意的饮食习惯之类,太医皆是一一以回。

待说罢这些,太医等就退了下去。

幼青右胸还很痛,有些起不来身,于是就安安静静躺着了。

殷胥回头便瞧见,床榻上的人乖巧地躺在那里,眸子倒是很亮,嘴唇苍白着微干。

他拿了软枕垫起,扶着人半坐起来,又端了水来,幼青只饮了一口,又想起什么,忙又仔细地瞧他,现在瞧着倒是很好,可是那日的伤那么重,理当卧床休息的。

“陛下的伤势如何了?怎么不在床上躺着?”幼青忙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