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110)+番外

作者: 不吃燕麦 阅读记录

先前杭景书还在开花时拿毛笔给它们授粉,每天出门前浇浇水,眼看着它们越长越大,心情也跟着变好。

但最近,杭景书却察觉到严爷爷接连几天的脾气都有些暴躁。

“这破报纸怎么回事!不是缺字就是少字,印出来气人的么!”

严爷爷每天早上都会看报纸,可最近的报纸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频繁出现短字少字印刷不清等情况。

这让平时爱看报纸的老头很难受。

严奶奶放下报纸低声安抚:“说是他们研究的新技术,还在试验阶段。”

本来在收拾厨房背课文的杭景书有些懵,从厨房探出头来搭话:“难道是铅板出现问题了?”

现在国内普遍都采用活字印刷技术,文字用铅板排列拓印,千百年来都是这么做,不会出差错呀。

严奶奶回答:“现在承安他们正在研究新一代的印刷技术,有些问题也正常。”

杭景书脑子里飞快闪过一些东西。

新一代印刷技术!

是九十年代普及的第四代激光照排技术!

杭景书之所以印象这么深刻,是因为杭大姐和姐夫都在印刷厂工作,激光照排技术普及在前,下岗风潮在后。

到九几年,杭大姐就失去了印刷厂正式工的工作。

原来这门技术从现在就开始实验了,严爷爷和严奶奶怎么会知道的这么清楚?

除非,严承安目前就在参与这项工作。

这种历史洪流从身边流过的感觉很神奇,杭景书没想到,自已还能接触到这种大佬啊!

第100章 你想考哪里?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项激光照排技术,我们的印刷技术将会大大落后,甚至最后会会因为汉字太多导致无法传播的地步。

国外研发了第一代,很快更迭出第二代、第三代同时对国内的印刷市场蠢蠢欲动,但国外的激光照排技术没有录入中国的汉字。

如果没有王院土的敢为人先,我们出版物甚至都只能全部使用拼音和英文。

如此流传下去,汉字文化岌岌可危。

从76年的‘748’工程开始,一直到现在85年在市场上成功试用,其中苦楚只有自已知道。

没想到严承安还参与其中,实在是让人佩服不已。

不过说起来也正常,严承安大学学的正是大冷门计算机数学系,如今也算是在正确的领域为国争光。

从今年开始,国产的激光照排技术突飞猛进,很快就改善了缺字漏字的缺点,从一开始的保守诟病到后来的全国普及,仅仅只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

从一无所有到市占率达到95%以上,占全球华文市场90%,这项技术牢牢的守住了本国印刷行业的地位,再也不用担心被国外的技术卡脖子。

杭大姐她们也是因为印刷厂使用了这项技术,才陆陆续续有工人下岗。

毕竟激光照排技术只需要用计算机输入,经过排版、拼版之后直接用机器显影输出即可。

这张薄薄的透明胶片,直接替代了厚重脏污的铅板,让本国的印刷技术正式进入数字时代。

如今数字印刷技术已经崭露头角,如果能让大姐抓住这阵风潮的话……

比做小商品可赚钱多了。

国营厂日渐式微,私人企业百花齐放,印刷行业不仅印刷书籍和报纸,还有宣传页、日历、挂历、各种信封、纸袋、名片等各种业务。

甚至后来的各种明星海报、贴纸、贺卡、笔记本各种作业本都是印刷涉猎范畴。

再到后来的专辑、写真、试卷、辅导题……

黄金发展年代,印刷行业也是风生水起,许多人从一无所有到拿上大哥大,也不过是几年的时间而已。

但印刷这个行业和卖衣服不一样,属于技术工种,从排版到拼版,还有制版显影和印刷,每一个步骤做错,都有可能导致印刷物变成废品。

杭景书经常听杭大姐跟自已叨叨,心里也多少有点谱。

她记得90年代初国营印刷厂就已经开始转卖机器,如果能够把这些拿下的话……

杭景书脸上没露出什么表情,心里却已经开始蠢蠢欲动。

只有真正了解过的,才知道这行有多赚钱。

印刷行业的利润,不是小打小闹的几倍,而是几十倍!几百倍!

一套胶片内容相同就能反复使用,印的越多!赚的也就越多!

上辈子大姐杭景美一直没能分家,夫妻俩的工资每个月都要上交,手里根本剩不下钱!

当初就是因为手里没资金,才错过了这个机会,如今重来一回,这个机遇一定要抓住!

再过几天就到了预考的日子,在短暂分神过后,杭景书选择继续沉下心来背书。

赚钱路子千千万,如今只有高考最重要。

最近王四兰店里的生意仍旧红火,也不是没有人眼红,但如今的王四兰可不再是之前的王四兰。

不管有多少人来打听,她都能不露痕迹的岔过话题去。

也不乏有人跟风也售卖小商品,但王四兰这里的店铺装修精致,每件商品都擦得干净,还有镜子能试戴。

即使有人贪小便宜在路边摊买,也还是有更多的选择来王四兰店里买。

主要是买这里的东西说出去有面!

大家手里富裕,这三块五块的不当回事,大姑娘小媳妇的来着逛逛很少空手出去。

这也是当初杭景书直接瞄准市区市场的缘故。

在村里买一个发卡恨不得从出生戴到传家,县城人的眼光和市区是不一样的。

买东西如果只从实用出发,那么潮流就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