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114)+番外
母女俩先去农贸市场买了菜,现在菜样丰富,丝瓜和瓠瓜还有豆角已经能吃了,还有脆嫩的小黄瓜。
现在正当时的水果就是草莓,五月中旬上市能卖到六月,但买了它走路就要小心再小心,不然等到家,就只能吃草莓酱了。
草莓个头不大,却果味浓浓满口酸甜。
等到六月底,草莓就会越来越小,后来买回家就不是直接吃了,而是放冰糖熬成草莓酱留着吃。
冲水喝,或者抹馒头片吃。
至于面包?
用大人的话来说,那不就是馒头吗!没啥区别。
市场内还有现杀的草鸡,王四兰高兴地挑了一只四斤的:“今天你爸该回来了,咱们做炒鸡吃。”
家里有钱,再也不用每个月盼着吃肉,现在想吃就能吃。
草鸡一斤八毛,母女俩拎着鸡,又买了些配菜就骑上自行车回家了。
天边晚霞灿烂,杭景书背着书包,手里还拎着一袋草莓,等母女俩到小院的时候,杭仁山已经回来了。
“爸!”
“哎!闺女!”
王四兰把车子放好才说话:“回来了,地里咋样?”
杭仁山正在擦自行车上的泥,闻言站起身来回答:“挺好的,王福琴还经常帮咱们家拔草,地里的麦子也挺好。”
今年雨水足,不用发愁浇地的问题,小麦齐刷刷绿油油的看着就让人心里敞亮。
杭景书在厨房先把草莓泡上,现在的草莓打农药不多,但也得洗两遍。
红艳艳的草莓放在盆里就让人口舌生津,杭景书洗好端过去:“爸妈,歇会吧,吃点草莓。”
杭仁山也擦完自行车,接过小闺女手里的草莓,他从上衣兜里掏出几颗奶糖:“妮,吃吧。”
杭景书照旧是爸妈一人一块,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吃奶糖再也不用分着吃了,想吃多少就买多少。
想到炸鸡店,她不着痕迹的问:“妈,我听同学说,建国路上开了个卖炸鸡的?”
听闺女提起这个王四兰就脸色不太好:“是啊,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还叫什么,韩式炸鸡。”
听到这个名字杭景书微微一怔,上辈子齐少明和两个孩子就最喜欢吃韩式炸鸡。
但外面的炸鸡店用料和用油都不好,杭景书就专门学了做给他们吃,连酱汁都是自已熬得。
现在,那小嘎达地方有炸鸡了吗?
这店名起的……
“那卖的好不?”
这是杭景书最关心的问题。
王四兰略停顿了下才说道:“昨天开业的,我还真不知道。”
“明天晓丽我们去那边看看。”
杭景书还真的很好奇,她记得京市第一家肯打鸡是87年才有的,当时一份套餐是卖7块钱。
但人家是外资品牌,再带buff,顺势还带起了国内的一阵炸鸡风潮。
凤城第一家老北京美式炸鸡是90年才有的。
当时一个超大炸鸡腿卖5块,家里没条件的根本不敢从那条街走,生怕孩子哭着闹着要吃炸鸡。
而再大点的同学们就是凑钱买炸鸡腿吃,吃的时候还得分清楚每个人咬几口,谁多咬了就得打架。
老式炸鸡裹粉少,出锅前撒孜然辣椒面,吃起来不是饱满多汁而是酥脆耐嚼的
表皮成漂亮的棕褐色,厚厚的孜然和辣椒面挂在上面满口生香,杭景书躺在床板上翻身,不能再想了!
第二天周晓丽穿了件白色带红波点的连衣裙,头上戴着同色系的编织发带,整个人热情明媚的像小太阳。
林晓穿的则是天蓝色的连衣裙,戴着鹅黄色的发箍,气质温柔又朝气蓬勃。
周晓丽像只花蝴蝶一样扑过来,看到杭景书仍旧穿着之前的衣服,皱皱鼻子提议:“小杭,你怎么还穿裤子呀,回去换个裙子吧!”
林晓拉了一下周晓丽解围:“小杭不喜欢就不穿呗,咱们快去那看看吧,顺带还能去兰姨那挑东西。”
等三个女孩到那才发现,所谓的炸鸡店,不过是一个很小很小的门店,门口倒是挺热闹,还请了舞狮队在热场。
但通过观察,杭景书发现,门口看热闹的人很多,大多数人在问了问价格转头就走了。
凑近了才看到价格,大鸡腿一个5块,鸡翅更贵8块一对!
这个价格让不少人咬着后槽牙都舍不得买啊。
昨天买了一整只草鸡才3块2,两相一对比,杭景书就知道为啥看起来热闹,却没多少人买了。
这些人看完也没走,反倒转头去了王四兰的店里逛逛,等再出来的时候都是笑容满面拿着东西走的。
杭景书:……
你的想法我不懂,但你的客源我很喜欢!
第104章 有些人就应该在烂泥里
炸鸡店热热闹闹吸引来的客流却不消费,在门口炸东西的老板脸都绿了。
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之前跟踪过杭景书的付春。
杭景书不认识他,只在门口张望张望就离开了。
但付春认识杭景书啊!
盛夏大油锅内油花翻腾,付春做生意没基础,也不知道先炸出来点,只是卖一个炸一个。
在灶旁边被热的满头大汗,从里到外的都感觉被烤熟了,偏偏这小屋空气还不流通,付春越炸脸色越难看。
他什么时候干过这种破活!
看热闹的人很多,但买的总共就那么两三个,他可是准备了20个炸鸡腿,这些要是卖不完就会坏掉。
他现在烦躁的咬牙切齿,这秦家光会弄幺蛾子!
周晓丽爱凑热闹,手里钱也富裕,就忍痛花五块钱买了一个炸鸡腿。
“小杭,快咱们仨一块尝尝”,周晓丽拿着还烫手的炸鸡腿走出人群,上面撒了些孜然粉和番茄酱,看着倒是十分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