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142)+番外
“妈?你咋有空来了?”
杭景画才收拾完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王四兰。
“你好长时间没回家了,我就来看看你。”
王四兰把东西拎进去,就看到小妞妞正好奇地看着自已。
上次杭景画去市区还是年初二的事,村里事情多,孩子又小,杭景画也没什么时间老往那边跑。
市区开了店,毛绒玩偶的生意自然就没必要做下去了,为此王四兰还特意刘康媛那说过一次。
本来卖玩偶就是捎带手的事,王四兰的店比玩偶带来的人流量还多,刘康媛这点账还是能算明白的。
王四兰出去进货的行头都是从刘康媛那买的,做生意互通有无才最重要。
这次来,王四兰还给闺女买了一件连衣裙,给外孙女也买了两件小衣服。
“妈,咱们进去说话吧”
杭景画把拔下来的草扔进鹅圈里,还给鹅放了几瓢水,忙活完就带着王四兰进屋了。
村里的井水微微泛着甜,大夏天喝一口沁人心脾,王四兰也不绕弯子:“闺女,妈这回来是想问问你,要不要跟我做生意?”
杭景画正抱着闺女,被亲妈说的话吓一大跳:“妈,你这啥意思?”
王四兰横闺女一眼反问道:“咋了,你不想?”
怎么可能不想。
杭景画也喜欢干净的房子,市里多好啊,街道都是水泥路,下雨天不用踩混着猪粪的泥水。
夏天也没有那么多苍蝇蚊子。
王四兰知道闺女的想法,索性来一记猛药:“你当我没看出来?你这屋里少了点东西,又让你婆婆拿走了吧?”
杭景画难过的垂下眼,她婆婆自从看到小儿子赚钱之后,经常来家里搜刮东西。
偏偏一个村里住着,杭景画还不能多说什么。
赵东来回来也会去找她闹,但那是赵东来的亲妈,闹完了咋地?
一个孝字压下来,让夫妻俩都难动弹。
人家都说老儿子大孙子,怎么偏偏在赵家,小儿子就是早早分出来的那个?
杭景画性子温柔,不想给爸妈添麻烦,凡事忍忍就算了。
但王四兰觉得不必忍。
“我和你爸现在赚钱多了,你小妹也考上大学,谁还敢小瞧你?你得自已立起来才行。”
王四兰也很无奈,家里孩子性格不一样,大妞最能干,也是个不吃亏的主,三儿子学习好,前程也不用她操心。
小闺女虽然之前有点傲气,但人家也有实力,现在又学习这么好,将来肯定不会让人轻易糊弄去。
唯独这个二闺女,从小就老实还不太爱说话,倒是个内秀的。
要是遇上个好婆婆还行,碰上赵家这样的老太婆,可不就受委屈了?
“东来那也在市区干活, 你跟着去咋了?将来闺女能在市区上学多好。”
王四兰现在比之前强多了,闺女说的对,从小的见识决定未来的前途。
窝在村里有啥前途,趁着年轻就得多出去打拼嘛!
杭景画被亲妈说的心动极了,但还是略有犹豫:“我们要是走了,她奶奶那肯定还得闹。”
赵老太别的不行,闹事的功夫是一等一的好。
但这点王四兰有经验啊,她压低声音给闺女出招:“你和东来偷偷的走啊,家里都收拾干净了,把要拿的藏在他木匠框子里,你爸我俩在县城接着你俩。”
多搬两回,不就完事了?
……
看着坐在炕上乖巧可爱的闺女,杭景画咬咬牙下定决心:“行!回来我就跟东来商量。”
有爹妈兜底,杭景画顿时底气就足了。
晚上赵东来又是深夜进家,这回门口没有大鹅看门了。
“媳妇?”
赵东来进来洗把脸,转头就见杭景画端出来一盆炖大鹅,但好吃的鹅腿和肉多的地方都没了。
他一看就明白是咋回事,脸色也难看起来:“妈又来过了?”
杭景画沉默着摆好碗筷才说话:“没事,家里最后一只了,明天我把那两头半大的猪也给她送过去。”
赵老太平时就嘴馋,杭景画本来养了五六只鹅,都让她闹腾着炖着吃了。
现在盆里的就是最后一只。
看媳妇木然的脸,赵东来也觉得心疼,他旧事重提:“媳妇,是我让你伤心了。”
杭景画摇摇头,目光温软看着丈夫:“东来,咱们搬走吧,我妈说店里缺人手让我去给帮忙,你在市区干活也不用来回跑了。”
赵东来本来就是老婆奴,听到这也毫不犹豫就答应了:“那行!咱们偷偷地搬!”
第128章 崩溃的赵老太
过年的时候看到岳母住的房子,赵东来也有点动心。
现在个体户赚钱不少,赵东来也觉得挺好。
农村人咋了,农村人也能有钱不是。
自已赚的虽然没那么多,但是让妻女换个环境居住还是能做到的。
他也不愿意看着媳妇一直受委屈,每次他回来找场子管啥事,媳妇委屈都受了。
要他说媳妇跟丈母娘一块干活也挺好,没准还能改改这温柔的脾气。
夫妻俩说做就做,第二天就开始紧锣密鼓的收拾东西。
王四兰那边也没闲着,开始给闺女看房子。
现在市区的工人都有宿舍住,有些房子富裕的就能租出去。
但像自家住的这种小院可遇而不可求,筒子楼还是能找到的。
王四兰看了一处,属于化肥厂工人的房子,周围干净离建国路也不远。
主要还是一层,进出也比较方便。
职工房都讲究的是紧凑,现在的房子都是为了住,客厅只留出一小块,够吃饭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