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153)+番外

作者: 不吃燕麦 阅读记录

等到杭老太爷去世,杭贺云也就彻底不再跟老家联系。

就连杭仁山去拜年,人家都拒之门外。

如今再出现是为了啥,不是都断亲了么。

主动出现,肯定没好事。

王四兰现在当老板了,自然要打扮的精神利索,自家的另一半自然也不能落下,杭仁山也被她包装的很好。

人靠衣装,夫妻俩生的几个孩子长相都不错,自然是长相差不到哪里去。

但杭老姑既然出现了,作为晚辈,王四兰还是请她到国营饭店吃饭。

看到王四兰在国营饭店熟练点菜的样子,杭老姑更是满肚子酸水。

个体户臭嘚瑟什么劲!

第137章 你也是优秀新生

王四兰对杭老姑也不过是客气,能请她吃顿饭就算有素质,至于说些热乎话和关心之类的,那是根本不可能。

杭老姑被嫉妒冲昏了头脑,张嘴就开始教育王四兰:“你们家条件不好,姑娘家家的上什么大学,我看都是没用,不如早点嫁人了好。”

这话听得王四兰想直接掀桌,但在凤城她也是跟闺女上过电视的人,还是要稍微注意下形象。

杭仁山一看就知道老婆要发威了,赶紧往盘子里夹了两块肉。

这时候只要不捣乱就行。

不然他也得跟着一块挨收拾。

看夫妻俩不说话,杭老姑直接拍桌:“咋了,我说的有啥不对?!

你们家条件在那摆着,摊位铺这么大,赔了咋办?

姑娘家即使上大学不也得嫁人?”

王四兰直接上手把杭老姑的筷子夺走:“断了亲你在这瞎咧咧啥?不吃起开,我花钱不是为了听你这个的!”

杭老姑在杭家一直都是众星捧月,只有她挑剔别的人份,即使嫁人后再刘家也没人敢和她这么说话。

加上现在年龄大了,她自认是杭家唯一一个长辈,被王四兰这么怼瞬间勃然大怒:“谁给你的胆子敢这么和长辈说话?!”

可惜几十年过去,王四兰早就不是曾经的那个新媳妇,面对年逾半百的杭老姑,她根本不怕:

“不是断亲了吗?瞧不起还跟着来吃饭多大的脸?

你年轻的时候就非要闹着上大学,到我们这上学就没用了?

你这人心眼真坏啊,我闺女是省状元,就是京大也能上,比你年轻的时候强多了!

就这样还长辈呢。”

王四兰现在吵架都不用骂脏字,看字典还是有用的,骂人都文雅多了。

还能精准戳中痛处。

王四兰就觉得莫名其妙。

八百年不见的亲戚找过来,上来就摆长辈架子教训人。

她又不是软柿子,凭啥让谁都捏一下?

杭老姑被气的胸口剧烈起伏,却找不到任何能反驳的话。

明明十几年没见,她还用狭隘的目光看人。

一厢情愿的认为杭家人就应该在自已面前卑躬屈膝,土老帽就应该在农村种地。

可杭家人过得很好!

不仅很好,甚至两个孩子都上了重本。

杭贺云只觉得自已现在是油锅里的猪板油。

被人先切后熬,在油锅里反复被碾压,下不来台。

杭仁山乐呵呵吃的很饱,看情况差不多了,就直接掏出饭盒开始打包。

他对于这个老姑一点好印象也没有,小时候被欺负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这饭既然她不吃,就全打包回家去吃!

杭贺云岁数大了,被气得眼前冒金星,她现在就是后悔,怎么没带着儿子一起来。

她看杭仁山一句话也不说,只想让他赶紧管管他媳妇:“杭仁山,你娶的这是什么人,不知四六一点礼貌也没有!”

杭仁山往饭盒里夹菜,听她这么说,索性站起来说话。

杭贺云下意识认为杭仁山要给自已道歉,还得意的看了王四兰一眼。

女人就得听男人的话,她今天一定得好好收拾王四兰。

没想到杭仁山只是站起来把肉都夹走了。

不是请客吗?

怎么还全抄都走了。

铝制的饭盒塞的满满当当,杭仁山才慢吞吞的说话:

“老姑,我家四兰能干,我就听她的话,你要没别的事,我们就回家了。”

说完杭仁山好像才反应过来似得:

“我爹临去前说了,你这种狼心狗肺不顾娘家情谊的人,以后不管在哪见到,就当不认识就成了。

反正他生病的时候,你也没来。”

杭老爹早年打工供妹子读书,却没想到,最后供出一个六亲不认的妹妹来。

即使这样,杭老爹还逢年过节都带着儿子闺女的去看望妹妹,即使人家进门连口水都不给喝。

杭仁山记得,老爹身体好的时候,还总念叨兄妹缘分不能断。

结果杭老爹从生病开始一直盼到死,都没看到妹妹的人影。

临去前嘱咐孩子们,直接断了这份亲戚。

余下的他到底下亲自和祖宗说。

杭家到杭仁山这辈就他一个男孩。

姐姐们嫁的远,爸妈养老的担子都压在夫妻俩身上。

治病要钱,孩子上学要钱,两位老人陆续去世,给家里也造成不小的打击。

如今日子越过越好,杭仁山是很高兴的。

但不代表他不怨。

人一辈子不过就那点事,生老病死。

杭老爹虽然让孩子们断亲,但杭仁山还是去报了丧。

葬礼上杭老姑仍然没有出现 ,按照老例来说,这就是断亲的意思。

现在出来就要摆谱,还想让他收拾自已媳妇?

他只是长得老实,可他并不傻啊。

要是谁亲谁远都分不出来,他才真得挨收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