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174)+番外

作者: 不吃燕麦 阅读记录

当时的机会稍纵即逝,当然要好好抓住。

人与人之间的真心都是相处出来的,杭景书很珍惜现在收获的每一个朋友。

临近寒假,学校里的氛围隐隐带着些许躁动。

宋越离家近,早早就收拾好了行李堆在宿舍,崔艳阳也每天和蚂蚁搬家似得鼓捣。

唯独杭景书,来报到的时候东西少,准备回家的时候东西更少。

杭景书只收拾了书本和平时需要用到的笔记,至于生活用品她都用的差不多了,家里都有也没必要拿回去。

衣服只带了两套,跟大包小包的崔艳阳比起来,属实是轻装上阵。

按照现在火车的拥挤程度,杭景书甚至什么都不想带回家。

但又觉得寒假不看书太荒废。

温城家里在更南的地方,早就说好了要跟学长一块赶火车,宋越甚至只用坐大巴倒两趟车就能到。

206寝室内,只有崔艳阳离家最远。

温城有些羡慕杭景书的洒脱:“小杭,你真就这么回去呀?”

杭景书把最后一点东西打包好,抬头回答:“对呀,反正过完年用不了多久就回来了,也没什么重要的东西了。”

这话倒是给了崔艳阳启发:“对啊,我也可以把不重要的东西先不拿了,何苦跟搬家似得!”

宋越早早就收拾好了,看崔艳阳这么说,也很赞同:“对嘛,咱们把寝室门锁好,保准回来都还是原样。”

现在民风淳朴,即使有小偷小摸的也不会到大学来。

大学生有啥好偷的!

想到这,崔艳阳也觉得是这么回事,立刻把装到一半的行李打开,开始酌情挑选不需要带回去的东西。

第二天,比期末开始还要紧张的事情开始了。

大学校园里,大家都在忙活一件事,甭管你有多少钱,想要回家,就得带着证件去买票。

离家远的同学最积极,杭景书还在看书的时候,崔艳阳已经捏着火车票风风火火的准备回家了。

“小杭,你准备哪天回去?”

杭景书把钢笔笔帽拧好,看着整暇以待的崔艳阳:“过两天吧,还不急呢。”

能顺利买到票,崔艳阳也很高兴。

她已经迫不及待想回去吃家里的面了!

各种臊子面、裤带面还有家里的油泼面!

挑挑拣拣,最后崔艳阳只拿了两个大蛇皮袋子回去,临走前她给了206寝室的女孩们一人一个拥抱。

“我走了,咱们年后再见!”

说完崔艳阳就拎着两个大蛇皮袋子,风风火火的下了楼。

宋越冲到阳台窗边,朝着楼下的崔艳阳叮嘱:“阳姐,在火车上小心点啊,别不舍得买饭!”

杭景书跟宋越也在阳台上,听见宋越的话,不约而同的无奈捂脸。

崔艳阳人如其名,笑容灿烂如小太阳,她身高体壮,在楼下笑着和三个人挥手告别。

杭景书和宋越是最后离开寝室的。

寝室的门锁上,大一的上半年就结束了。

坐上火车,杭景书才觉得有几分归心似箭。

八十年代的火车啥样?

抢座全凭自觉,即使你有票,面对不讲理的大爷大妈,那也得退让三分。

大学生,更是被道德绑架最多的人群。

等杭景书挎着帆布包挤上车的时候,就听见隔壁车厢闹腾的厉害。

一车厢内都是看热闹的人,杭景书隐约听见“大学生……”,“一点爱心也没有”等字样。

看来大学生的身份也不是到哪都被看重的。

杭景书本来不想多管闲事,但她却看人群中那个大高个眼熟。

车厢内被堵得特别热闹,好多都是过年回家准备走亲戚的。

所以车厢间隔处就特别热闹,在飞机还能带液体上去的年代,乘坐交通工具的,不只有人。

看着眼熟,杭景书就躲在门口看了看热闹。

周围挤满了闻风而动挤过来的人,一个头挨着一个头,幸亏杭景书个头不矮,在人影晃动中,看到一张熟悉的脸。

还真是肖然啊。

她就说呢,这年头1米85的大高个不好找。

那边的人还在不依不饶:“我老娘身体不好,你人高马大的,让她坐一会怎么了?还大小伙子呢!”

肖然脾气冷硬,遇到这种情况自然是不会跟人随便争吵,只会硬邦邦的说话:“你确定只是坐一会?”

这下杭景书明白了。

估计对方是母子两个,或者是夫妻俩带着老母亲。

看到肖然一个人,就想直接占了他的位置。

本以为大小伙子会不好意思说什么,结果却没想到肖然一点面子也不给。

直接冷冰冰的往那一杵,眼神凌厉的像要打人。

第156章 不想当厂长的个体户不是好农民

人都是有劣根性的。

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强制性倚老卖老是缺德。

杭景书倒是没想到肖然也坐这趟火车。

人影攒动,车厢连接处还有两只拴着腿的母鸡,叽叽咕咕的显得这里更加热闹嘈杂。

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很快就把车厢围的水泄不通。

有些着急去找座位的,就纷纷七嘴八舌的开始劝了:“小伙子,这座位你跟大妈一块坐呗,大家都挤挤嘛。”

“对呀,对呀,出门在外,年轻人还是得懂得谦让。”

“老人家也不容易,大家都互相照顾下呗。”

你一言我一语的话里话外都是让肖然退让,

杭景书看的很无语,还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眼看肖然的脸色越来越臭,杭景书在人群中生怕他跳起来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