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177)+番外

作者: 不吃燕麦 阅读记录

银行不存钱取钱还干嘛?

她还想贷款吗?

想得美。

副行长刚开口说了个“你……”,就直接被激动的戴行长打断了。

“小同志,那你可问对人了!我们还有国债券业务!你要不要看看?”

母女俩都对戴行长的上道很满意。

王四兰还斜睨了副行长一眼,看看人家这反应能力,怪不得能当行长。

戴行长的态度决定了一切。

本来王四兰是只打算买1000块的国债券的,但戴行长的态度在这摆着,最后王四兰大手一挥,直接买了5000块的国债券。

母女俩是众星捧月般被迎进来的,又是在感激涕零的目光中离开。

银行柜员感动流出宽面条泪。

亲人呐!

现在国债券才开始推行不久,不少人都对新事物很抗拒,很多都是工人发工资直接发到手里。

国债券不懂得使用,在手里就是废纸,或者直接便宜卖掉,让中间商赚了差价。

像王四兰母女这样的,简直就是大恩人!

甚至戴行长送她们出门的时候,眼里都隐约含着水光。

5000块国债券,顶整个银行好几个月的任务了。

之前大家还都对戴行长颇有微词,但现在只剩下佩服了。

笑容不会消失,只会从副行长转移到其他人脸上。

等王四兰母女俩的身影消失,其中一个柜员才拍着脑袋叫出声:“啊!”

银行里的人齐刷刷地看向她。

她激动地推开椅子站起来,伸出手指着母女俩消失的方向:

“那个小姑娘,我从她进来看着就觉得眼熟,她是咱们凤城的省状元啊!!”

第158章 杭老爹的为人智慧

经过柜员的提醒,大家才陆陆续续想起来。

可不是吗。

今年夏天闹得轰轰烈烈的省状元,电视台的报道,大家到现在都还很有印象。

戴行长眉飞色舞:“看看人家这个,母亲当老板,孩子省状元,全方位覆盖各个领域啊。”

那个柜员平时最喜欢看报纸,听戴行长这么说,适时补充道:“不仅如此,人家还有一个在京市上大学的哥哥呢!”

……

不怕个体户能赚钱,就怕个体户有文化!

人家上学赚钱两手抓。

比不了,完全比不了!

王四兰不会平白无故的取这么多钱出来。

这次取钱,是为了要交定金。

现在租住的小院很不错,但之前图的是经济实惠。

如今手里有钱了,王四兰就按照闺女的计划,开始在凤城内到处看房子。

要满足一家人的居住要求,还不能离建国路太远,不然开店不方便。

最好有三个以上的房间。

王四兰夫妻俩看了几个月,还真挑到两个不错的。

一处就在祥丰派出所附近,属于闹中取静,巷子尽头的一家四合院,门口还有棵年份不浅的合欢树。

另一处则是在凤宁山的西边,属于西山路附近的四合院。

这两处王四兰都挺喜欢,而且小院子都清新雅致。

搁以前可能是哪家府上的后花园。

现在却是明码标价,有钱就能买卖的房产了。

这种房子基本都是国家返还的个人财产,比起凤城内整齐划一的小公房,王四兰和杭景书更喜欢这种小院子。

凤城不比京市,四合院没有多值钱,几万块钱就能买到非常好的地段。

从西山路再往前,就是一排西洋小楼,雕梁画柱,彩玻雕花,现在被公家收用,当成各个部门的办公地点。

西山路比起新兴几年建国路,多了几分历史色彩。

这里的四合院大多规制完整,内部用青砖铺路,小院内树木花草繁茂,进来就好像穿越到以前的时代。

但这里的四合院为了生活更方便,也相应的进行了生活改造。

祥丰街那处的四合院要价四万块,少了一处后罩房,算不上完整体四合院。

杭景书听见这个价格,略挑了挑眉没说话。

临出门前,又打量了几眼门口的合欢树。

“妈,这处不太好,咱们去看另外那处吧。”

王四兰倒觉得挺稀奇,其实她更中意这处。

有没有后罩房有啥关系,她们又不是以前的官家小姐,她考虑的就是这里离建国路更近一点。

杭景书倒不是这种想法,她摇摇头:“这里也不过近几步路的事,但合欢树根很霸道,没准会破坏地基,巷尾也不安全。”

这里虽然离祥丰派出所比较近,但巷子尾门口还有大树遮挡视线,算不上太好。

做生意,自然要毫无遮挡,花团锦簇才好嘛!

西山路的房子杭景书在看过后就感觉很满意。

门口干净无遮挡,两个小狮子也保存完好,二门处的雕花门还能看到彩绘的痕迹。

内院景色雅致,青砖小瓦,把清代建筑的风格保存的很完好。

这处要价更贵一点,主家要价6万块,不讲价。

听见这个价格,杭景书仍旧脸上没什么表情。

其实内心已经在尖叫了。

6万块!

买个四合院!

还在后来的主城区离丰宁山很近!

完全就是住在景点里啊。

她隐约记得,这里的老四合院,最后还是没保存下来。

因为城区规划的原因,这里拆迁拍出了当时的天价。

买!必须得买!

因为母女俩都面无表情,主家还有些摸不准。

看她们好像要走,当即决定降2000块。

王四兰直接拍板:“我现在就给你去拿钱。”

母女俩在忙活房子事情的时候,杭仁山则是悠哉悠哉和老邻居们在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