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185)+番外
张安怀狼狈地抱住头,杭成刚拎着棍子紧随其后:“你敢不敢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妈呀!”
王福琴赶紧冲上去抢走杭成刚的大棍子:“你这孩子咋还动手了?”
其他人也都反应过来,赶紧把两个人分别拦住。
张安怀被吓得面如土色:“你……疯了吧!”
杭景书紧随其后,杭贺云一家真是脑子生锈了。
她们真以为杭家就只是个个体户?
想要耍无赖斗狠就能入股,家里生意干脆不要做直接拱手让人就好啦!
还折腾什么劲。
这年头做生意的,谁还不得处处打点一番?
不说别的,就光说祥丰派出所,只要有周毅然在,王四兰做生意就能一直安全。
像她这样的生意人,只要不做的太过分,就是税务眼里的纳税大户。
你一个工人家庭还想去为难做生意的,太异想天开了吧!
“哥,别跟他动手。”
杭景书安抚杭成刚。
刚才在屋里,杭成刚只是举起了棍子,就把张安怀吓的跑了出来。
结果跑的时候还被绊了一下,直接咕噜着滚出了王家的门。
杭景书当着大家的面掀开了杭老姑一家伪善的面孔:
“你们一家人真是没脸没皮!舔着张大脸过来就要跟我们合伙做生意,一个倚老卖老不知羞耻,其余一群吸血鬼。
之前我爷爷病逝找你们借钱的时候,怎么就会装穷呢!
我们家不认这门不孝亲戚!”
第165章 人脉这件事
张安怀长这么大头一回如此丢人。
还是因为两个晚辈。
不知道说了什么,这兄妹俩跟疯了似的就朝人冲过来了。
混乱中也不知道谁踹了他两脚,真疼。
杭老姑被气的七窍生烟,她两个孙子就躲在一边装鹌鹑,他们也是怕挨揍的好吧。
毕竟这俩兄妹对待长辈只是吓唬吓唬,要是遇上平辈,真动手了咋办?
张瑞真想的很明白,本来这件事他就不赞成。
可奶奶和亲爹非要过来,伸出左脸挨了打,还非要把右边脸也伸过去。
丢人,实在是丢人。
听杭景书这么说,村里其他人的眼神 也不对了。
张安怀缩缩脖子,他今年也快40了,学习不如大哥小妹好,平时就是混日子。
但如今孩子大了,他就想着自已做点小生意。
看报纸找门路的时候,才发现省状元也姓杭,这才听亲妈说家里还有这门亲戚。
来之前他们想的很简单,农村人能有啥大出息,做点生意顶了天了。
却没想到人家能如此发达。
就买半扇猪这件事,他妈就办不出来。
他们是没钱吗?
也不是,就是抠搜。
夏天也得去菜市场挑蔫巴菜,冬天就是榨菜大白菜。
小时候俩孩子看见肉都双眼放光。
他妈不仅吃菜抠搜,冬天烧煤也抠搜。
家里明明有三个工人,日子愣是过得苦哈哈。
依他看,如果再这么下去,这市区的生活就不如农村舒服了。
即使杭老姑有再厚的脸皮,面对村里人的目光,也没办法再继续下去了。
就连陈月娥也反应过来了,合着杭老姑是打着跟别人合伙的主意。
怪不得杭仁山要打人。
自家生意做的好好的,莫名出来个亲戚就要掺一脚。
这要是她陈月娥,估计动手比这还快。
孙良本抽着烟,目光紧盯着杭老姑:“行了,这回事情都说清楚了,你们也回去吧。”
杭贺云张张嘴,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今天她算是把老底都掀了干净。
以后再想回来,估计是不可能了。
其实村里也不乏有人想给杭景书介绍对象,但人家基础条件在那摆着。
还真没那个人能拍着胸脯保证,介绍的就是门当户对的。
“可,毕竟这是亲戚呀”
村里总有人相当老好人,认为表面的和平比什么都重要。
王福琴朝着那人说话的方向呸了一口:“别瞎扯,这样的亲戚给你你要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
对此情景,杭景书也不意外。
总有些人想法很奇特,许是看着杭老姑一家表现的比较弱势,就想说几句话缓和场面。
杭仁山整理好身上的衣服,眼神犀利的在人群中扫视:
“我们夫妻俩做生意风里来雨里去,好不容易有点成绩,就想着回报咱们村,想去我那干活没问题,但得先面试。”
人群中都是缩着袖子看热闹的人家,有大胆的就问了:“杭叔,面试需要啥啊?”
杭仁山呵呵一笑,和刚才严肃的模样截然不同:“我们需要三个女店员,一个在建国路商铺,两个在大厦干活。
还需要一个男的,跟我一块送货。”
现在王总的生意遍布冀北,有些货都是成箱成箱的往外发,杭仁山自已忙得不行。
王福琴双眼放光:“俺家宝柱算一个!”
陈月娥瞬间就不乐意了:“你家宝柱不是工人吗,还抢这活计干啥?”
陈月娥脑子转得快,转头就问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大山,你招人工资给多少?”
杭仁山语气仍旧和蔼:“一个月60块钱,包住不包吃,最重要的是,要有初中以上学历。”
60块钱!
这下大家的议论声更大了。
现在不说别的,某些手艺人的工资一天才2元钱,做小工赚的多一点,一天能有3、4块钱,但一个月能干半个月活计就不错了。
农村人现在还不流行进城打工,都是附近有各种砖厂、化肥厂,或者谁家的地多去给种地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