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189)+番外
处理好家事,在正月十四这天,杭景书拎着挑好的东西到严家拜访。
才走到门口,就和上次一样被于丽红热情的迎进去。
“小杭,你最近可变得越来越漂亮了。”
于丽红高兴地挽着杭景书的手说话,趁着还没进门,杭景书就把自已准备好的礼物递给了她:
“红姐,这是我从徽城带回来的特产,不是啥值钱东西,拿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杭景书给几个一块干活的小姐妹买的都是点心。
她也不想炫富,按照每个人的接受程度来。
送礼不能送的让人有心理负担,才是正经的。
一进门就看到严家二老,还有有严承安和顾正国都在。
小厨房还有新来的小阿姨在忙活。
“小杭,快过来和奶奶聊聊天。”
杭景书买的都是徽城特产,给顾正国和严承安的也有发绣,只不过是镶在相框里的,更符合他们的气质。
严奶奶对杭景书挑的丝巾很喜欢,还直接尝了尝徽城的点心。
“这些东西味道和样式都不错,你费心了。”
给严爷爷的自然少不了酒,老头年龄上来了,烟酒都被管的很严。
看到杭景书递过去的酒,小老头爱不释手地打开闻了又闻,愣是没说要喝一口。
听严奶奶这么说,杭景书摇摇头:“如果没有您二老对我的支持,我也没办法去上大学。”
有贵人相助,自然要珍惜。
这时严承安开口:“在学校感觉怎么样?还适应吗,你哥哥今年应该大二了对吧。”
他怎么会知道三哥的事?
杭景书按下心中疑惑开口:“在农大的生活很精彩,哥哥今年大二上半年。”
严承安面无表情地听完点点头:“那就好。”
杭景书不明所以,有些摸不着头脑。
既然杭景书来了,自然是要露一手的。
新来的小阿姨今年41岁,姓苏,手艺也很不错,最起码卫生也能让严奶奶看的过去。
苏阿姨长得特别喜庆,见人眉眼带笑,杭景书才到厨房就夸她:
“你就是小杭吧,诶呦长得挺漂亮,这气质一看就是大学生。”
杭景书先上手揉面,有一搭没一搭的跟苏阿姨聊天。
中午,严爷爷心满意足的吃上了小杭牌肉笼, 还有严奶奶想了很久的菜饭。
当初是俩人一块研究着做出来的,不管怎么的,好像只有小杭做的对味。
做饭这件事其实挺玄妙,分明用的都是一样的调味料,两个人做出来的味道就是不一样。
苏阿姨看杭景书做饭,她自已就在一边默默地打下手,等到开饭的时候,也能按照杭景书的方法做的七七八八。
这回,杭景书能够非常心安理得地和严家人坐在一块吃饭了。
大肉笼蒸的白胖暄软,一戳一个坑。
里面的馅是白菜猪肉粉条,严爷爷不喜欢放许多配菜,杭景书就怎么简单怎么来。
老人家喜欢吃肉,发面的东西更养胃。
大肉笼从锅上热气腾腾的拿下来,切开一个个头有掌心大小,严爷爷就这酱菜,愣是吃了三个才停下。
其余的菜,就是杭景书和苏阿姨一块合作做的。
有顾正国喜欢的麻辣牛肉、鱼香肉丝,还有大家都不讨厌的红烧肉、糖醋小排、木须肉、熘肝尖和糖醋鱼。
最后的汤品有两道,简单清淡的三美汤,还有用笋干做的腌笃鲜。
窗台旁还摆着杭景书留下来的花盆。
严爷爷许是找到了种植的乐趣,现在花盆里栽着的还是蒜黄、小葱和蒜苗。
饭桌上严奶奶给杭景书夹了一筷子腌菜,“这是你妈入冬前送来的,味道真的好。”
自家老妈的手艺,杭景书当然能吃出来。
“您二老吃着开心就行。”
严奶奶眉开眼笑,一顿饭吃的宾主尽欢。
2月24日,杭景书踏上了返校的火车。
这次回家收获满满,家里的厂房合约已经签订好了。
三哥本身就学习的机械设计制,有现成的实习空间,他肯定能学到更多知识。
家里的生意不用杭景书操心,她就能更专心的学习农业知识。
即使王总平时再雷厉风行,看着小闺女上火车,也没忍住眼眶泛红。
“妮,记得常和家里联系,缺钱了就说啊!”
王四兰夫妻俩的身影被火车拉下的越来越远,杭景书才抱着书包开始找座位。
一直到晚上,杭景书才终于拎着行李赶到了校门口。
这次王四兰又给采购了不少东西,杭景书拎着实在是甜蜜的负担。
就在这时她手里的重量猛然一轻,转头才发现,竟然是肖然在帮她提着东西。
见杭景书转头,肖然也朝她笑笑:“杭景书同学,放寒假时候,在火车上帮我说话的人,是你对吗?”
第169章 眼光不咋滴
杭景书没想到肖然会这么说。
而且还主动帮自已拎行李。
“肖同学,之前的事只是顺手而已,不用那么客气。”
杭景书拎好自已的行李,看肖然还没放手,就客气的提醒他:“肖然同学,这些我自已拎得动,多谢你的帮忙。”
又拽了两下,发现没拽动。
杭景书不解地看着肖然。
肖然笑起来的时候俊眉朗目,双眸熠熠生辉,的确是青春帅气。
“杭同学,即使今天不是你,我也会帮助别人的,毕竟大家都是徽农大的学生,互帮互助还是很有必要的。”
人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杭景书再拒绝,就好像是故作清高。
有人替自已分担也不错,杭景书也就不再纠结这些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