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19)+番外
盛夏繁星点点,明天不仅杭景书要回去工作,杭成刚也得收拾行囊出发去学校报到。
好在杭家住在凤城,离京市算不上远,明天王四兰和杭仁山都得跟着去,正好能看看杭景书工作的地方。
虽然大闺女给介绍的工作还算靠谱,但王四兰总觉得要看上一眼才放心。
第二天,天还没亮,杭景书就吃上了王四兰包好的饺子,收拾好东西,拎着杭成刚的大包小包,一家人就出门了。
山上的早晨总是和露珠雾气相伴,等到了山下,就是一派温暖繁华。
杭景书带着爸妈和杭成刚坐车,杭景书先下车,她们正好能在车上看到军区大院的门口。
顺着人流挤下车,杭景书才回头,就看见王四妹用一个奇特的姿势把脸贴在玻璃上,就为了离自已近点。
车门前面还在往里挤人,王四兰趁机拉开窗户嘱咐杭景书:“闺女,秋天记得给自已买两身衣服!不用省钱——”
话音还没落,司机一脚油门就带走了牵挂着自已的家人。
这年头,能不能挤上车全凭技术,尤其还是早班车。
杭景书被王四兰的嘱咐弄得哭笑不得,又看了几眼开远的车屁股,才转身往大院走去。
才一天没看见,杭景书觉得大院格外亲切,门口的扛枪守卫也认识杭景书,熟练地做完登记,杭景书就被顺利放行。
杭景书一路往严家走去,路上碰到的都是熟面孔,通常这个时间,各家的人都会出来去食堂买早饭。
左右张望一会儿,杭景书就看到了一边打着哈欠,手里还拎着饭盒的于丽红。
“红姐!”杭景书热情打招呼,却把于丽红吓了个激灵。
“你这小丫头,大早上的嗓门这么大”,于丽红被杭景书喊清醒了点,打量一圈杭景书,“回来的倒是挺早。”
前天买东西要忙活的事太多,昨天走的又早,杭景书还没得空和于丽红聊聊,现在这正是个好机会。
“红姐,我这回带来了家里炸的麻叶,回头分你点尝尝。”
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看小丫头笑眯眯的亲热样,于丽红也不好总冷着脸,只能随口应付道:“回头再说,我先去打饭。”
杭景书麻溜地跟上去,“红姐,有件事我觉得得和你说清楚。”
于丽红俏眉一挑,吊梢眼上下打量杭景书,“你有啥事?”
杭景书有话直说,“我就是觉着吧,咱俩都是在严家做活的,严奶奶看我年纪小多照顾我点,我都记着恩情,咱们之间也不存在啥竞争,都是为了好好赚钱嘛~”
言下之意就是,你别成天听那群人鼓捣你搞事。
你总作,到时候工作没了谁给你钱?
于丽红也不是傻子,眼珠转几圈就明白了杭景书的意思。
心下觉得这小丫头倒是真有些小聪明,心里那点别扭也就烟消云散了。
不过于丽红年纪大,自然不能轻易被小丫头就这么说服,她继续板着脸回答:“说这些干啥,我本来也没想咋地。”
杭景书默然,您老别总甩脸子,咱们就和平了。
俩人说着话,脚上都没停,杭景书手里拎着东西,在腿边来回来去的晃悠。
又走了几步,于丽红佯装不耐烦的停下,“你手里拎着东西,就别跟我走了,赶紧回去收拾吧!”
说完好像觉得自已语气不太好,又找补了一句:“你吃啥,今天食堂有面条。”
上车饺子下车面,杭景书明白于丽红的意思。
但肚子里实在盛不下一碗面,只能笑着婉拒,“红姐,我早上吃饺子了,那我就先回去不给你捣乱了~”
解决了工作环境潜在的问题,杭景书心情更好了。
一路上绿树成荫,风声鸟鸣都显得那么可爱~
等到了小院外,杭景书就透过栅栏看到了正在浇花的严奶奶。
杭景书会心一笑,站在门外脆生生的喊了句:“严奶奶,我回来了!”
第17章 相亲对象
严奶奶闻声回头,看到是杭景书,脸上立马扬起高兴的笑容,“小杭回来了。”
晨光柔和,杭景书推开门轻快地走进小院。
“小于去买早饭了,一会就回来”,严奶奶很喜欢杭景书,看她手里拎着两包东西,就赶紧让她进屋。
“奶奶,我在家里吃过了,路上碰到红姐了,我们聊了两句”,杭景书笑容灿烂,让人心里看着暖暖的。
杭景书接过严奶奶手里的水壶,慢慢跟在严奶奶身后进门。
等杭景书收拾完东西出来,严奶奶已经坐在饭桌前准备吃早餐,不过餐厅里却没有严爷爷的身影。
看小丫头四处张望的样子,严奶奶就知道她在想什么,“那老头子闲不住,找老战友晨练去了。”
想到一直不服老的严爷爷,杭景书会心一笑,“吃得下,睡得着,牙口好,保准活到九十九。”
对于这种俏皮话,严奶奶十分受用。
杭景书虽然来的时间不长,可她做事用心,办事有分寸,严奶奶就对着小姑娘愈发亲近起来。
说完杭景书去厨房把带来的炸麻叶用盘子装好拿出来,“严奶奶,红姐,我家里也没啥好拿的,这是昨晚我妈现炸的麻叶,你们尝尝。”
王四兰的炒菜手艺虽然不如杭景书,可这种炸货做的特别好,火候掌握精准,油香酥脆还不腻。
微甜的味道夹杂着黑芝麻,越嚼越香,严奶奶尝了一口夸赞:“这个不错,可以下午喝茶的时候来一盘。”
因为之前的周婶不是本地人,过年的时候基本不炸这些东西,严奶奶和严爷爷也是不大会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