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210)+番外

作者: 不吃燕麦 阅读记录

家里的生意稳中有升,红叶街的工厂也重新修缮中,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去粤城。

或者说是要去特区。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个时代正处于国/外啥都好的阶段,不少生产线,还真就得跟国外取经。

毕竟人家那边开始搞工业革/命的时候,咱们还在那下江南呢,有些地方确很值得学习。

听起来很割裂,但事实就是如此。

北方的伏天难熬,粤城的夏天就更难熬一些。

火车上没空调,走起来的时候还有些风,停下来那是真难受。

比起北方偶尔还能吹起来的凉风,粤城可真是黏黏糊糊的难受。

就像一块黏在身上不透气的热膏药,让人坐立难安。

在这里汗如雨下有了另外一种意义,不流汗是不可能滴!

这次来还是邝娇几个接待的,看母女俩热的暴躁,她也给出了解决办法:“靓妹,天热饮凉茶嘛!”

第183章 把你当公主养

一碗凉茶喝下去,耳朵边响起了短暂热烈而喧闹的呼啸声,脑子在那一刻完全屏蔽了热,只剩下了一个字——苦。

陈皮糖只能解决口腔里的苦,可在灵魂里的苦劲却一时半会儿缓不过来。

上回王四兰从这带回去的手表异常受欢迎,差点没把精品店围起来。

让二姐杭景画,也再次体验了一下当时开业时候的盛况。

这回,王四兰还想再运些东西回去。

原因无他,太好卖了。

想象不到的好卖。

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环节,全是看中就掏钱,生怕晚一秒就没有自已那份了。

电子表在这边就是地摊货,到了凤城就是热销货。

成堆批发来的电子手表,转手就能卖15-20一块,这还只是最基本款。

这回王四兰来,还想批一些多批一些回去。

实在是太好卖了,这生意好做的就像空手套白狼。

转手就是成几十倍的利润。

其实王四兰这种也是走私货,只不过是已经洗白了的走私货。

能够正大光明摆出来的,就已经是不知道经过几手查也查不出来的正经货。

粤城和深城开放招商引资的同时,来自港城内的走私货也屡禁不止。

即使这两年加大力度,也是根本管不过来。

第二次来粤城,王四兰明显比杭景书随意一点,邝娇带着两个木兄弟跟在母女俩后面。

五个人前后走在一块的场面,还是稍微有点壮观的。

王四兰带着闺女来到火车站附近的小摊上,刚准备扫货,就被邝娇拉住了:“兰姨,我带你去吃肠粉吧,一会回家歇会。”

王四兰本来正沉浸在赚钱的喜悦中,听邝娇这么说,立刻收敛了神色:“好啊,走吧。”

杭景书飞快的在附近打量了一圈,看到有几个可疑的人之后,也明白了怎么回事。

估计是上次王四兰批货被记住了,这么快又来第二次,被人盯上的可能性很大。

现在做生意,尤其南来北往的,是真正的在刀口上舔血。

防的不仅有同行之间的竞争,还有各种劫道的,手上没两下子,估计早晚得交代在哪个半路上。

这年头,火车都能有胆大包天的去劫道,普通人想要做生意,更是带着巨大的风险。

别说农村人抓不住机遇,光来往的火车票和食宿,就有一大批人拿不出来。

就连王四兰,还是闺女自已赚钱有生活费了之后,才真的敢出门做生意。

不管什么时候,一个女人单独做生意,总会遇上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如果一开始是杭景书在摆摊,绝对会比王四兰遇到麻烦事多得多。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

邝娇家里不经常接这种活,看王四兰是一个女人,盯上的肯定不少。

几个人飞快离开批发市场附近,找到一处不起眼的摊位开始吃肠粉。

主打一个,只要我不花钱,你就没办法抓我把柄。

被盯上的人总得被‘找麻烦’,她们安静在这吸溜肠粉,总不能过来污蔑她们吃粉不给钱吧。

只要是卓森卓林两兄弟也不是摆设,来找麻烦的,也得掂量下邝家在本地的势力。

好货不能再买了,王四兰扼腕叹息,早知道上次多扛些货回去了。

杭景书倒是面上不显,因为她在琢磨其他的事情。

这种货本来就是捡漏,不能总抱着侥幸心理,还是安全的赚钱最稳妥。

在粤城不能买电子产品了,王四兰有点傻眼。

总不能白来一趟空手而归吧。

要不也批发点衣服回去卖?

喇叭裤,花衬衫,大墨镜, 还有卷发,都是现在的流行要素。

之前精品店抓住了风潮,狠卖了一波红色钱夹,现在也逐渐趋于平淡。

这次来,必须要引进新的生产线回去。

不然就是白搭。

粤城的生产线不方便,不知道深城怎么样?

杭景书是很想去深城看一看的,现在那边发展飞速,好像横跨了几个时代。

现在用铁丝网圈着的地方,后世被称为关内,后来被新开发的地方被称为关外。

即使发展到现在,在老一辈的家长嘴里,仍然比较流行这种说法。

当天晚上,顾正国就接到了一通来自粤城的长途电话。

“小杭,我听说你暑假回家了,人又跑哪里去了?”

杭景书回家之后,又往严家送了点东西,虽然没上门去拜访,但心意得到位。

电话那头杭景书的声音嘈杂,略有听不真切:“顾大哥,最近有没有来粤城的打算?”

顾正国微微一愣,随即想到了之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