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213)+番外

作者: 不吃燕麦 阅读记录

现在个体户这么赚钱啊。

看着杭成刚离去的背影,小李老师是真羡慕。

从京市到粤城得需要两天多的时间,杭景书在粤城悠哉悠哉的等人。

倒是把跟在她身边的邝娇急得不行。

“小杭妹妹,这去深城得需要通行证的,你还真打算去找蛇头啊?”

去找蛇头也不是不行。

主要是她要带去的人太多了。

刘康媛她认识,之前就是个小打小闹开店的,现在也混到直接从工厂拿货了。

甚至还能自已提供几个图样打版。

但这和去深城不一样啊。

这么多人混过去,即使是蛇头也不能保证一定能进去。

到时候咋办?

杭景书信奉专事专办,专业的事就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办。

她缺的是人脉。

而顾正国和刘康媛有的就是人脉。

这件事交给他俩准能成。

果然,等第三天在火车站接到人的时候,顾正国就已经搞定了通行证的事。

“顾大哥,小媛姐,尝尝这个”。

清晨接到人,正好找个店吃早茶。

虾饺、凤爪、排骨,点上一壶茶,有事慢慢聊喽。

刘康媛打扮精致漂亮,大波浪卷发配上耳环,妥妥的港星配置。

一看就是女老板范儿。

顾正国穿的也很正派,白衬衫配西裤,随性但不普通。

主要是手腕上的劳力土很提气质。

“小杭,先说说你的想法。”

别看顾正国来的很干脆,其实心里还真没底。

主要是小杭说的太轻飘飘,跟过家家似得。

但不管咋回事,他都想过来看看。

主要是小杭说的真让人心动。

北方人做生意是做不过南方人的。

在这点上,顾正国深有感触。

但与此同时,南方人现在又搞不过那群外商和港商。

同样是竞争一个项目,人家动不动就是上千万的投资,你小门小户的有吗?

人家为了以后赚更多的钱,可以专门拎出一个项目来赔本赚吆喝,你小公司顶得住吗?

鹏达是第一家外资企业,那里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都能拿到200块左右的工资。

这种工资和内地比,就是让人瞪眼珠子的高价。

而在那些港商和外商眼里,简直就是廉价。

深城初建设开始,就是靠廉价的劳动力来提升竞争。

同样是干活,外商把半成品和原材料都运过来,做好了再运回去,来回折腾一趟,都比在本国聘请工人合适。

足以见得国内的劳动力有多廉价。

顾正国的忧虑是,他们这点钱,在人家眼里,可能连块苍蝇肉都不是。

杭景书咽下一块豉汁排骨,笑容满面的开始给顾正国画大饼:

“咱们先去一趟看看情况,现在玩具厂主要生产的就是各种毛绒玩具和洋娃娃,注塑玩具都不多。

如果一开始谈不成合作,可以先谈谈分销的问题啦。”

顾正国被说的晕晕乎乎,觉得小杭说的好像也很有道理。

谁家做大生意一次就能成功啊?

那不得和谈判似得一轮轮来吗?

鹏达即使再财大气粗,也不可能拒绝送上门的钱吧。

现在风向是什么大老板心里都门清,内地这块蛋糕是说不要就能不要的?

别说内地了,现在全国,在外商眼里都是蛋糕。

他们搞生意又不是搞慈善,主动谈合作的钱凭啥不要。

听杭景书这么说,顾正国也着增添了很多信心。

他生的漂亮,笑呵呵看着你的时候,总能让人如沐春风。

明显是做生意的好苗子呀。

场面上绝对差不了。

此等人才,必须得拉入自家阵营。

看杭景书把生意说的如此头头是道,顾正国有些可惜的摇头:“小杭,你这脑子,就应该做生意,学什么种地啊。”

邝娇在一旁瞪大了眼睛:“种地还用学啊。”

顾正国也认识邝娇,对她印象不错:“三姐,你还不知道吧,咱们小杭是正八经的大学生,还是农业大学的。”

邝娇眨巴眨巴眼睛,对目前的信息有些接受无能。

你一个学农业的,趁着暑假来深城找鹏达谈玩具生意?

这都哪跟哪啊。

王四兰她认识,倒腾小商品的。

听说还是什么全省经销商。

但这算什么家学渊源?

邝娇有些搞不懂,现在内地人的路子都这么野吗、

干走私的人她们也不是没接触过,但好歹人家只专精一个,谁和小杭似得,全是跨专业干活。

实在是……

让人佩服。

反正她干不来。

主要是种地有啥好学的。

那玩意有土撒一把种子就能种,难不成学过种地的,种出来的特别好?

邝娇心里憋不住,就把自已的疑问说了。

杭景书颇为哭笑不得:“三姐,我们学农业不是为了学种地,而是研究出更好更高产的种子。

你想啊,一亩地产200公斤粮食,和一亩地产500公斤粮食哪个好?”

这个邝娇明白,那当然是产500公斤粮的好。

粮食多了,家里就能卖钱,就不用成天吃杂粮粗粮,还能卖。

其实这些放到国家层面也是这样。

你粮食和其他农作物产量高,就可以向外输出去赚外汇。

赚到的外汇就能进口更多自家需要的东西。

粮食,从来都不是被忽略的。

只有吃饱了,大家才有心情去搞别的。

仓廉实而知礼节,如果真到了饭都吃不饱哪个地步,还谈什么玩具。

搞粮食去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