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28)+番外
大家七嘴八舌的,就拼凑成了王家老大不受宠的小半辈子。
杭景美此时也不说话了,光抱着儿子金宝在那无声流眼泪,破碎感拉满。
大姐战斗力强,杭景书就扮演一个心疼亲姐的小姨子就行。
姐妹俩从小睡一个被窝,这点默契半个眼神就懂了。
眼看事情越闹越大,杭景美的婆婆才终于露了面。
那饭盒里的饺子香味越来越浓,在场的人都跟着闻香味儿,顺带连对杭景书的印象都好了。
趁着婆媳俩唇枪舌战的间隙,还有朝姐夫王向春打听的。
听说在军区大院当保姆,几个婶子都觉得很不错。
一来能在军区大院当保姆的,肯定人品没问题。
二来这保姆肯定干活利索,而且做饭好吃。
三来嘛……
这姑娘虽然看着黑了点,可五官长得周正,是可以持续观察的对象!
最后,在街坊邻居们的见证下,杭景美态度坚决,分家!
必须得分家!
今天,立刻,马不停蹄的分家!
如果不摆脱吸血鬼一样的小叔子一家,不仅王向春和自已得当血包,夫妻俩唯一的儿子也得被他们洗脑!
其实杭景美也挺庆幸王向春下乡的,不然就以自已婆婆的洗脑能力来说。
没有知青下乡的那几年,王向春没准还傻呵呵的照顾弟弟一家呢!
杭景书看事情解决的差不多了,就和一旁乖巧坐着的金宝说自已先走,小家伙眨眨眼表示明白。
在奶奶的高威压迫之下,小家伙有着超出同龄人的成熟。
看刚才小家伙蔫不做声的机灵样,杭景书觉得,王家人以后的算盘,肯定是落空了。
幸亏出来的早,即使看了场分家大戏,杭景书也还能在早饭前赶到严家。
从门口正好碰到了拎着早饭进门的于丽红,不过和上次比起来,她现在的脸色更加难看。
杭景书很有眼力见儿的接过一个饭盒,“红姐,这怎么还不高兴了?”
说到这个,于丽红就跟杭景书大吐苦水,“小杭啊,这个姓顾的是真难伺候啊,这早餐还得换着样的吃。”
自已才走了一天,顾正国就住到严家了?
杭景书跟于丽红一块推门进去,净听于丽红在那说顾正国难伺候。
什么不喝冲泡的咖啡啦,平时不允许随便进卧室打扫了,一类的种种小事。
“而且那黄鳝,他非得等你回来再做,你说稀奇不稀奇?”说到这,俩人正好开门,结果一开门就看到了顾正国那张小白脸。
杭景书:……
于丽红:!!!!
虽然自已光听没说话,可怎么也有一种被抓包的心虚感呢。
顾正国仍旧笑嘻嘻地和杭景书打招呼,“小杭回来了,中午可以吃蒜苗溜鳝段了。”
杭景书很干脆的应下来。
咳,吃人嘴短。
而且这门应该挺隔音的哈。
放了两天,黄鳝和泥鳅都安静地在桶里待着,杭景书看厨房有红绿小辣椒,又准备了香干和蒜苗,打算来一个黄鳝双吃。
至于泥鳅,就干炸好了。
中午,杭景书正忙着把泥鳅身上的粘液洗干净,就感觉身后有人。
回头就发现,顾正国靠在门口,似笑非笑地正看着自已。
第25章 我觉得你应该挺累的
杭景书微微发愣,手里的泥鳅挣扎了下,吧唧——又掉回了水盆里。
“顾先生,您有什么事吗?”杭景书看他站在门口,总觉得不自在。
顾正国身形未动,眼里盛满了笑意,“没什么,就感觉小杭你手艺挺好的,川菜没学过也能做的那么正宗。”
杭景书倒是不慌,故作惊讶的反问:“顾先生不知道吗,那几道川菜都是淑兰姐做的,她老家是那边的。”
顾正国闻言轻笑出声,“那倒是我疏忽了。”
说完他浑不在意地左右张望,然后随意挑起话题,“这鳝鱼和泥鳅可是我亲自抓回来的,你想怎么做呢?”
这东西家家户户水田里都有,不是啥稀奇东西,不过要想做好吃了,可不容易。
必须得舍得放油。
杭景书也没打算隐瞒,直接说了自已的打算。
顾正国又在这客套了几句话,就听见楼上传来了动静,严承安下楼了。
“安子,今天有你喜欢吃的炸泥鳅!”顾正国笑容开朗,好像小太阳一般热情的跟严承安打招呼。
而严承安的反应就冷淡多了,甚至连脚步都没停,轻轻“嗯”了一声就算回答。
从杭景书的角度看过去,就只能看见他高挺的鼻梁和棱角分明的下颌线。
九月份西红柿还能收最后一茬,正是饱满多汁的时候。
有了大菜,杭景书就准备再炒个西红柿炒鸡蛋,再来个严爷爷喜欢的塌锅豆腐。
响油鳝段则是海城菜,严奶奶应该也会喜欢。
中午仍旧是光盘状态,尤其那盘酥炸小泥鳅,油香酥脆,杭景书还分出一半来撒了点辣椒粉,有了点烧烤的风味,别提说好吃了。
接下来一个星期,除去多做了两个人的饭菜之外,杭景书在严家的其他活动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只不过上午看书的时间,看成了做衣服。
北方的农村都很冷,现在家家户户还都没有暖气,有条件的会支一个简单的炉子,烟筒伸到窗户外面去。
没有条件的家庭,晚上就只能靠火盆和烧炕,白天则纯靠抗冻。
杭景书打算在过冬之前,做一套棉衣出来,给远在北方的哥哥寄过去一身,然后再给自已做一个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