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303)+番外

作者: 不吃燕麦 阅读记录

更别提肖然从十几岁就开始自力更生,没点过硬的手段,早就让人围攻着吃的骨头都不剩了。

但目前看来,杭家还是想好好解决的。

肖然默默活动了下手指,还是觉得拳头有点痒。

杭景书察觉到了肖然周围的气场变化,也稍微知道他的想法,两个人相处时间不短,有时候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彼此的意思。

其实杭景书和肖然的想法差不多,反正已经不在那住了,用硬实力解决才是最好的办法。

现在谁赚钱,谁就是被眼红的对象,尤其是在村里,大家想要动点手脚什么的简直不要太方便。

这次晓之以理说动了,那下次呢?

什么都不如拳头的威慑力大。

再说,现在严打风头才刚刚过几年,民风仍旧彪悍,从这时候发家的老板哪里有几个特别干净的?

杭景书从来没觉得自已得必须当什么好人善人,那玩意都是自已吃亏的主。

凭什么要自已吃亏来成全别人,她重活一辈子可不是为了忍气吞声万事都说好的。

既然孙大成耍无赖,他们就用无赖的招式来对付他们。

第241章 少来道德绑架

杭仁山在积极寻找解决办法的时候,孙大成那边也没闲着。

想到那赚钱的大棚能落在自已手里,孙大成一连几天睡觉都能笑出声。

杭仁山不是牛气吗,只要能把大棚搞到手,他孙大成也能体验下赚大钱是什么感觉!

别看村长孙良本的性格刚正,早年当兵在外,家里两个儿子其实都和他不亲,再加上俩男孩,更是从小被宠坏了的主。

当兵的汉子都嘴笨,年轻时候的孙良本更是奉行棍棒教育,什么讲道理之类的统统都得往后靠。

他爹是村长,在村里,孙大成从小时候就是小霸王,长大了更是干活随心俗语。

一开始孙良本还想帮扶儿子一把,结果发现烂泥硬扶上墙,也是遭人嫌弃的玩意,还不如留在身边看好了。

去临县开会的孙良本怎么也想不到,他就不在几天,自已的儿子就办了这么一件让他觉得臊得慌的大事。

小时候孩子打架最丢人的事是什么?

当然是打输了哭哭啼啼的回家告状。

小伙伴之间大家甭管脸上打成啥样,自已想办法找机会打回来才爽,告诉家长找上门那都是怂蛋才干的事。

可孙大成却万万没想到,杭仁山这么大岁数的人了,竟然还干这种事!

他爹不是过两天才回来吗?!!

看到孙良本面色森然的坐在堂屋内,孙大成的小腿肚子就开始发颤。

在他小时候,每次孙良本露出这样的表情来,他就知道自已肯定要挨一顿狠的。

如今他都已经当爹了,看到孙良本这副模样,还是下意识的转头就想跑。

孙良本直接把手里的茶缸扔出去砸在孙大成的小腿处:“丢人玩意,跑什么跑!”

想抢人家大棚的时候倒是嘴很硬,现在看到人了跑什么!

孙良本风尘仆仆从临县回来,是因为有人专门去找了他,告诉他他儿子在村里胡作非为,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杭家的大棚!

村里其他人不知道咋回事,孙良本心里门儿清。

大棚生意是国家有出手的项目,还有什么菜篮子计划之类的,不然凤城内怎么会设置那么多农贸市场?

作为村长,他虽然做不了什么大事,但支持下杭家人还是绝对没问题的。

他这个扶不上墙的儿子要干什么?

接手杭家的大棚自已种?

孙良本真想把自已儿子种在地里。

孙大成千算万算,都想不到杭家人会选择直接跟他爹告状!!

这不是闹着玩吗!

孙大成满脸不可置信又饱含屈辱的梗着脖子看着杭家人,看一个三十多岁的大男人露出一副小孩子才有的神情,杭景书都差点憋不住笑出声。

熊孩子嘛,就得找能管得住他的家长教育。

前提是家长能听得懂人话。

明显孙良本就是那个能听懂人话的家长。

肖然敛去眉眼中的厉色,站在人群后谨慎的盯着孙大成,但凡孙大成敢有什么不当举动,他就直接冲过去。

孙良本厉声指责自已的儿子,骂起来连停顿都没有,把孙大成险些骂成苦瓜馅的包子。

不仅里面苦,外面更是皱成十八道褶子。

不过很快,这种情况就有人看不下去了,孙大婶心疼儿子,趁着孙良本说话的空档,开始打感情牌:“大山呐,咱们都乡里乡亲的,大成这件事确实做的不对,可你好歹在村里住了这么多年,不能因为发达搬出去住了,就六亲不认呀!”

第242章 合作伙伴,不是合作垃圾

六亲不认?

在场的人可以称得上是泾渭分明,哪里来的六亲?

明明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关系。

杭景书如果要想找合作伙伴,现在别说整个凤城,就连周边的,甚至连京市的人都得投几分目光过来。

毕竟杭仁山的大鹏前景在这摆着,那边还有景兰公司。

杭景书早就做好打算了,哪怕一开始家里的大棚菜销量不好,景兰也能在后面兜底。

毕竟景兰工厂内员工就有不少人,每天需要采购的蔬菜也不是小数目。

如今在凤城内外,谁不知道景兰工厂的待遇独一份的好。

本来现在国营企业就逐渐在走下坡路,和外资有合作,销量稳定的景兰,当然是所有人眼里的香饽饽。

近百万数量的变形金刚,创造了近千万的营业额,如今景兰的成功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