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306)+番外
跟着付三哥是因为他仗义,而这个马三,实在是没那么够兄弟义气。
要是付三哥还在,绝对不会带着兄弟们在这傻等,也不会专门找杭家这种家大业大的作对。
都是爹生娘养的,凭啥他们就得一直刀口舔血混着过日子?
谁不想安安稳稳的老婆孩子热炕头,回家就有热饭吃,媳妇漂亮孩子听话,不就是男人的梦想吗。
这么混日子,别说28岁了,就是到了38岁,58岁,他们都娶不着媳妇!
面对马三,兄弟几个虽然还听话,却都暗自谋划起了出路。
这几天杭景书也没闲着,她向来不是受人挟制的主,跟肖然兵分两路,她去办大事,肖然去查孙大成背后的人。
马三几个人平时在凤城招摇过市,查起来当然不难,很快就找到了蛛丝马迹。
杭景书那边则是忙着往各个部门跑,自家的地不方便,那就找一片方便的地。
她在京市上学的地方也在郊区,现在城市的郊区都还是一片荒芜,就连海城的浦东现在都还没炒起来。
认真的走走程序,就能先租下一大片土地。
买卖耕地这方面管控严格,而且现在农民手里的地基本不会卖,谁都知道种地累,但哪个农民都不想轻易的放弃自已的土地。
这就是普通人的想法。
跟村里的人打交道就是会出现各种问题,现在地广人稀,索性直接圈一片地出来。
反正戴行长做这种事也做的很熟悉了,双方都能从各个维度完成彼此的要求。
你推销你的国债券,我签我的租地合同。
一切都进行的悄无声息十分完美。
初秋的第一片落叶还没来,租地合同就已经热腾腾的到手了。
景兰公司在本地已经小有名气,每日工厂门口来来往往,现在杭大姐的印刷厂也没什么事情做,她就有空来帮着看账。
家里的生意没什么任人唯亲的说法,现在这年头,都是觉得自家的人最可靠。
杭景书忙着跑手续,杭仁山就带着林宝柱继续采购材料,这件事做起来十分轻车熟路,找的也都是老熟人。
至于村里孙家那些人?
杭仁山根本忙的没空想。
人还是忙起来更舒服啊!
第244章 安顺人生
比起杭仁山的忙忙活活,林宝柱明显更加心不在焉。
两个人拉塑料的时候,林宝柱就坐在副驾驶发呆,杭仁山没忍住给臭小子一指头:“呆子!干什么呢!”
林宝柱捂着额头惨兮兮:“杭叔,你说咱们还能请徐小妹过来给咱指导指导不?”
嚯!
杭仁山瞪大了眼睛:“你小子还惦记人家呢?”
说起徐迎安,林宝柱那是一点都这点不了,嘴角都要翘到天上去了,杭仁山觉得林宝柱的眼球都要变成心形在那乱跳:“叔,我就是觉得她漂亮,板正,好看!”
徐迎安骑着摩托停在他面前的时候,林宝柱只觉得自已心脏扑通扑通跳的飞快,这是他遇到别的姑娘从来没有过的感受。
就在汽油味呼啸的冬天里,他第一次明白了书里说的一见钟情啥意思。
杭仁山皱眉:“死小子,附近的姑娘不够你看的?人家小徐是东北的,你还得问问人家想不想嫁过来呢!”
东北那边比凤城发展的快,加上还有油田和工厂,日子过的很滋润,那边现在算是顶好的条件了。
林宝柱嘿嘿一笑:“叔,我这不是跟着您赚大钱呢吗,手里有钱心不慌。”
现在国营厂子的效益大家都心知肚明,林宝柱觉得自已当初听小杭妹妹的话对极了,不然光靠他这点死工资,他哪里敢想人家大学生?
男人嘛,就该能养得起老婆才是真男人。
不让媳妇受苦,想吃啥买啥,想穿啥买啥,那才是好日子。
夫妻俩过日子,哪里有什么谁应该,他是男人,就应该他多干,疼媳妇的男人才是好男人。
现如今的联系方式只有写信,拍电报,要不就打电话。
林宝柱手里捏着徐迎安留给他的笔记本,好想,好想再见一面。
徐小妹学业繁忙,林宝柱也不好多给人家打电话,如今是暑假了,要请人家过来玩,不过分吧?
另一边马三几个人蹲了几天一无所获,就理所当然的认为是杭家人认怂了,喜滋滋地只等着冬天去收钱了。
只有跟在马三后面的刚子看出来不对劲,杭家的大棚是用竹竿撑着的,每年秋天杭仁山都得跟林宝柱收拾大棚。
怎么今年静悄悄的没动静了?
肯定不对劲。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刚子索性就直接装病没跟着马三他们进城去混。
这种日子他也确实过够了,不知道付三哥在粤城混的怎么样。
马三带着其他几个才到县城,就被另外几个人团团围住。
看着为首的老对头,马三毫不在意的轻笑:“怎么,给几个前段时间打的还不爽,这次还得再比划比划?”
受人之托,陈二赖也不跟马三打太极,直接抛出诱饵:“老子不跟你打哈哈,有个大生意,做不做?”
马三进城本来就是来找点钱花花的,陈二赖和他差不多,两边的人算是一拍即合:“走着!”
哐当!
家里的大门被狠狠凿开,刚子正躺在炕上睡午觉,冷不防就被亲妈揪着耳朵给提溜了起来:“妈!你干啥!都说了别揪耳朵!”
刚子被揪的龇牙咧嘴,还没明白咋回事,就挨了亲妈一顿骂:“你这个不争气的玩意,都说平时让你少跟着马三他们混,这下好了出大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