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36)+番外
而不是因为她是王秀丽。
现在王四兰自已的闺女和侄女起冲突,王四兰自然是站在闺女这边的。
“她走就走,不用管”,王四兰心里憋着气,自然不会出门去哄王秀丽。
杭景书更是从小和她不对付,更不会出去劝。
山上风冷,王秀丽在杭家门口站了几分钟就觉得冻得慌,夜来风急,眼看太阳就要下山。
这回王秀丽是真觉得委屈了,看门口还没人出来,转身含着泪就跑了。
在家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杭景书第二天照例一大早出门。
初秋山间雾气腾腾,娇嫩的草尖开始微微泛黄。
王四兰照例三点多起来给闺女做早饭,还是饺子。
不过这回是素馅的,放了点肉汤和油渣。
杭大姐那边分家后日子反倒过得越来越滋润起来,夫妻俩都是正式工,每月工资加一块得一百多块。
分家后不用交生活费,还能攒下钱,杭景美觉得,分家分的太对了。
王向春之前总想着自已孝顺点,爸妈总有一天能看见自已的好,可人到中年,许多事情也就能看明白了。
自已的晋升,还是小姨子出力的,爸妈别说帮助了,连句话都没有。
等王向春当上班长的时候倒是发了话,每个月生活费多加五块钱。
一颗心瞬间碎成了渣渣。
再也不琢磨着爹妈能对自已好了。
有些人的心就是偏的,再怎么努力也正不了。
人还得顾好自已的小家,守好自已的老婆孩子才是正经事。
没有王妈的阻拦,王向春带媳妇回家更频繁了,手里有钱回回都拿东西来。
五花肉、大鲤鱼、饼干、麦乳精的来回换着拿,家里最近生活水平直线上升。
家里人好,杭景书就放心了。
杭仁山上工正好和闺女一块下山,看着远处才露头的太阳,王四兰第一次觉得,搬家也没什么不好。
闺女在家里还能睡个懒觉。
下山干活也方便。
心里一旦种下了种子,就会慢慢发芽……
等杭景书到大院的时候,正好碰上于丽红买早饭回来。
每半个月杭景书就会回家一趟,严家人已经习惯了。
倒是于丽红,每天晚上都回家,只偶尔用早起来一回,也没有什么怨言。
“小杭回来了,今天有豆腐脑!”于丽红不别扭之后,和杭景书相处的很好。
她就是直来直去的性子,小杭生的乖,做饭好,平时还能凑一块聊天。
什么周婶刘婶的,早被于丽红抛到脑后去了。
“红姐,我在家吃过了,还给你拿了饺子”,杭景书晃动手中的饭盒,“我妈包的。”
于丽红一听这个眼睛就亮了,高兴地挽着杭景书,“嘿嘿,还是小杭你想着我!”
中午杭景书做了牛肉馅饼。
洋葱牛肉馅,大葱牛肉馅,还有胡萝卜牛肉三种。
薄薄的饼皮叠在一块,劲道还浸透了肉汁,千层饼的做法满口生香,咬下去口感十足。
家里后院还有严爷爷开辟的小菜畦,杭景书拔了些小菠菜。
不用别的调料,焯水后放盐加香油,再撒上些白芝麻凉拌,就是脆嫩鲜甜水灵灵的好滋味。
家里人多,杭景书做了三大锅,还差点没够吃。
今天用的是死面,杭景书顺面揉出来了些面条,用来给严奶奶做大排面,还焖好一锅南瓜小米粥, 金黄软糯,用来配肉饼吃。
滋啦——
一阵热油浇下去,最后的八宝酱菜辣椒油也做好了。
严家人包括顾正国,都吃的头也不抬。
牛肉馅饼空口吃就已经很香,还有辣椒油,一向挑嘴的严承安都吃的很满意。
饭后杭景书还准备了消食解腻的水果。
严家老两口惬意的在沙发上看电视,只觉得最近的日子才算生活。
严承安中午吃得多,他喜欢汁水足的洋葱牛肉馅,还带着一丝丝洋葱独有的甜味。
一大盘子几乎都让他吃光了。
现在整个人满足地靠在沙发上,好像一只晒阳光的猫咪。
顾正国本来在悠闲地吃水果,结果看到严承安这样,直接打趣道:“奶奶,您看安子,回家吃得好都胖了。”
严奶奶闻言转头打量自已的孙子,看到严承安脸颊不复之前那般瘦削,也跟着高兴,“还是小杭手艺好,最近不仅承安胖了,连你爷爷我俩都胖了不少!”
顾正国笑呵呵地打趣:“我也跟着胖啦!”
第35章 善意
上辈子的杭景书,围着灶台转,围着公婆孩子转,围着齐少明转。
做的事情比现在还要多,却得不到一句好话。
齐少明从开始到最后,一直瞧不起自已,就算这样还生了两个孩子,除此之外,杭景书还在小诊所打胎三次。
身体就是这么被败坏的。
重活一回,虽然做的仍旧是灶台这点事,可严家人给工资,态度也和齐家人有天壤之别。
杭景书这才理解那句话,家庭主妇不是没工作,而是没工资。
之前一个月40块工资,现在多了两个人之后,杭景书的工资已经涨到了一个月60块。
不知道这俩人在这待多久,反正杭景书是赚钱赚的很开心。
与之相同的是严奶奶,她也很开心。
要知道她这个小孙子,生下来就是个干巴巴的瘦猴子,长大了之后个子蹿到一米八五,体重却一直在一百二三十斤晃荡。
严承安痴迷研究,能干出一天只喝咖啡的事来,得过胃溃疡,还曾经因为营养不良住过院。
也不知道这身体怎么吸收的,个子长得不矮,骨头倒是脆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