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73)+番外

作者: 不吃燕麦 阅读记录

趁着还没到放学时间,大家又把书本归位,简单做了些清扫后才收拾东西回家。

周晓丽看杭景书要走,赶紧叫住了她:“小杭!你等等我呗”,

杭景书拎着书包在班级门口等她出来。

跟在周晓丽身后的,还有之前在校门口碰见的几个女同学。

考试也考完了,秉承着快乐一天是一天的想法,周晓丽很快实现了自我治愈,反而关心起其他问题来。

“小杭,我们周日的时候去商业街那边了,没看见卖你那种发卡的,你在那里买的呀?”

忘了这茬了!

杭景书那天说完回家的时候才看到王四兰的留言,最近都在县城摆摊,市区的生意反而忽略了。

对此,杭景书只能先安慰众人:“也许是上周日去了别的地方卖,没准这周日就回来了。”

周晓丽觉得很有可能:“没错,不如咱们周日一起去逛逛吧!我知道有家衣服店的小挂饰可漂亮了!”

“行啊”,杭景书答应的很干脆,反正周日也要去邮局寄信,溜达一圈也没什么。

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得赶通知亲妈来这边摆摊!

Ps.感谢各位刷的大礼,还有各位读者的鼓励!

在这里说下哈,咱们小杭不是什么娇软女主,全篇以搞事业为主。

每日稳定更新,请假会提前说。

第67章 送饭

也许是王四兰惦记着闺女,又或者是母女俩有心灵感应,星期三的中午,杭景书正准备和同学一块去食堂吃饭,就听班级门口蔡老师喊自已。

“小杭,门口有人找。”

说完蔡老师也急匆匆地拿着饭盒去食堂。

这时候谁来找自已?

杭景书带着怀疑走到学校门口,就看到了门卫处穿的干净整洁的王四兰在那朝这边张望。

看到闺女真的在市一中上学,王四兰别提多开心了,考虑到是在学校周围,王四兰没有大喊,而是无声地朝闺女挥胳膊。

“妈,你过来的真好,我也想找你呢!”杭景书看到王四兰更是高兴,这回不发愁周日前联系不到人了!

再次怀念有手机的时光呀!

王四兰今天过来,就是想看看闺女上学的地方,还给闺女做了她喜欢的午饭。

王四兰把布兜塞过去,嘱咐闺女:“今天做了你喜欢的肉饼,趁热吃。”

布兜塞在手里,沉甸甸的带着暖人温度,还没打开,好像就已经闻到了肉饼的香气。

应该是猪肉大葱的,三肥七瘦再放些油渣,饼软肉香,想想都好吃。

周围偶尔有走读的同学路过,说话不太方便。

杭景书就拉着王四兰到一处靠墙避风的转角处,打开铝制饭盒,肉饼的香气带着暖意扑在了鼻腔,杭景书第一筷子先给王四兰:“妈,你尝尝。”

肉饼装了满满一整盒,温度虽然已经不再烫手,但肯定是刚出锅就立刻裹好带下山骑车过来的。

这么久的路程,肯定没来得及吃饭。

没想到王四兰连连挥手拒绝:“妈吃过了!今天在你大姐那做的饭,放心吃吧!”

原来如此,怪不得肉饼的温度能保持的这么好。

大姐杭景美现在分出来自已过了,之前一家七八口人挤在一个老房子里,到处都不方便,偏偏公婆还偏心。

这回算是解脱了。

造纸厂现在效益很好,给双职工分房也办的痛快,一家三口的日子越过越舒心。

小金宝再也不用什么都让着弟弟了,想吃鸡蛋羹就做,吃一碗看一碗都行。

现在家里人都过得越来越好,王四兰脸上也泛着柔光,整个人比杭景书刚醒过来的时候精神多了。

现在外面天气冷,看王四兰一再保证,杭景书只能先低头吃饭。

高三时间紧,加上一班又是尖子班,不仅蔡老师盯得紧,就连漆主任每天中午都得来转悠一圈。

铝饭盒很大,杭景书吃饱后肉饼还剩下一半,王四兰就让闺女先装回去,明天她再来拿走。

回去前当然不能忘了生意大事,杭景书赶紧开口说:“妈,我同学们都问我发卡在哪买的,不如你周日来这边摆摊吧?”

“行呀!”

当然行了。

上次王四兰在市区摆摊就赚了不少钱,只不过在县城大集摆摊更方便,既然闺女说有同学要来买,当然要做这笔生意。

其实现在在凤城摆小摊也是有风险的,虽然不再像之前那样查投机倒把,可小摊贩又没有营业执照,摊位摆在那里,谁都能过来查一查。

现在还没有城管,可不管是市容、工商、卫生哪个部门谁都能过来执法。

你追我逃的游戏不好跑,有的时候罚款比赚的还多,实在是不划算。

所以当初杭景书才没让王四兰摆摊卖那些小挂饰。

现在买发卡赚得多,几块的罚款交就交了,大不了换个地方卖,肯定不愁销量。

毛线织的东西在市区的确能卖上价格,但也得看消费人群,刘康媛那都是高消费人群,比起集市上的人,对可爱的小挂饰接受程度更高。

而且现在二姐杭景画做这门生意,家里孩子还小,平时勾些小玩意,既能照顾孩子,还不用耗费太多时间出来摆摊,最合适不过了。

而爸妈现在趁着没农忙,还能东奔西走去进货,售卖小商品挣得也多。

要不冬天也就是窝在家里织炕席,一天只能织一张,3米长1米宽席子才卖五块钱。

冬天不能做建筑工,附近砖厂也不缺人,夫妻俩也不舍得烧煤,就只能冷呵呵的在家里织席。

这样倒腾小商品,一个月就能赚到一整个冬天织席赚的钱,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