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小保姆发家日常(92)+番外
不过闺女说的也对,贪多嚼不烂,童装大小号的太多,比卖小商品风险大多了,还是稳妥点好!
等到周日下午杭景书再过来的时候,杭仁山已经开始操持着铲墙皮和改电路了。
脚底下踩得就是普通的水泥地,为了节省时间,杭景书打算直接在上面铺一层地板,房子层高足,也不会显得矮。
其实还有地板革这种材料,直接刷胶铺上就成。
比瓷砖和木地板都便宜,但也有弊端,没有瓷砖和木地板坚持的时间长,一两年就得换新的。
现在瓷砖的工艺还不太到位,杭景书怕下雨下雪天打滑,一家人商量后,还是选择了现在比较流行的木地板。
其他的就是简单的基础装修,杭老爹干了十来年建筑,这点小事还真就手拿把掐。
至于再高阶的装修,杭景书也都计划好了,她不会,但她有人脉呀,二姐夫赵东来就是干这个的,手艺绝对没问题。
咱也不打算占便宜,工钱料钱都照给,杭景书只是想要做出自已想象中那种超市的零食货架。
货架整体大概两米高,上面竖着板子打上孔,两面都能挂东西。
底下留80公分的高度用来做柜子,柜子上再摆塑料筐放些零散小货物,底下的大柜子锁起来还能存东西。
两边墙上也如法炮制,再找好角度,把门口和里面装两面镜子,不仅能够当试戴镜用,还能看到有没有人偷东西。
这年头没有监控,怎么做全凭良心,有镜子也只是起到一个震慑作用。
今天王四兰就能把手里的货清完,明天收拾收拾东西再买票,后天就出发,先去温州进皮夹,把货寄托运后再去稠州进其他的货。
家里搞装修也得留钱,王四兰现在手里就有一万多块,她看看忙活的父女俩,心里有些拿不定主意:“妮,这装修得给留下多少钱?”
第84章 卖疯了
这块地差不多有18平米左右,除去铺地板和打柜子的钱,应该1000块钱就很够用了。
精品店也不需要太华丽的装修,简单实用就行。
“那我给你们留下1500块,生活费另算,我明天就出发”,王四兰现在说话坚定有力,已经有了几分大老板的风范。
杭景书和杭老爹对视一眼,都朝王四兰竖起了大拇指:“都听你的!”
这次王四兰手里本钱多,除去留在家里的钱以外,还有8000多的流动资金。
这笔钱当然不可能都拿着,好在现在银行已经能异地转账,只不过需要时间长点。
第二天王四兰带着2000块钱轻装上阵,等到了温州那边看完货再拍电报过来。
拍电报加上汇款,前后大概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
家里这边装修大概要半个月,从凤城到温州的火车要坐一天一夜,下车后还需要再坐客车,这样来回算起来,等王四兰回家的时候,店铺的装修也就差不多了。
一切都刚刚好。
唯独杭景书心里跟着着急,她还要上学,临近学期末,学习任务更重了,每天蔡老师都盯人盯的很紧。
作为班里的前五名,杭景书自然也是重点关照对象。
第二天杭仁山有些不放心的送媳妇到车站,一路上来回叮嘱:“媳妇,你自已去别不舍得花钱,要住旅店,吃好喝好的啊。
王四兰头回觉得杭仁山这么唠叨,好不容易到了站台赶紧朝杭仁山挥手:“回去吧,我拍电报回来你不懂就去找闺女,别耽误汇款!”
杭仁山怀里还装着热乎乎的鸡蛋饼,赶紧塞过去:“我都知道,你一定要多加小心!”
时间快如流水,杭景书这次变成了严家-学校-店铺三点一线来回奔波,下午放学后到农贸市场买菜,顺带能看看店铺的装修状态。
姐夫赵东来果然专业,听杭景书简单一说,就做出了她想要的效果。
簇新实木的货架往店铺里一摆,瞬间就对味了!
家里的装修按部就班,每天都有新进度,而王四兰在温州更是过得乐不思蜀!
小到钱夹大到公文包皮手包,还有那时候最时兴的双肩书包全都应有尽有,让人眼花缭乱!
按照之前和闺女商量的,王四兰不仅订购了500个黑色和500个棕色各种尺寸的钱夹,还重点进货了红色的钱夹钱包!
这批货托运到凤城的时候,是杭景书跟着收的货,各色皮夹打包的严严实实,入手就知道是真材实料。
尤其那一抹红色,实在是亮眼极了!
而后陆陆续续又收到了王四兰从稠州托运回来的小商品,来来回回足足有8大包。
绝对足够把整个店铺填满了。
一直到12月9号星期日,杭景书和杭爸早早就等在火车出站口,才接到了风尘仆仆带着最后一包货物赶回来的王四兰。
“妈!这回咋去的时间这么长?”
如果不是两三天就能有电报联系,父母俩早就急的团团转了。
而王四兰倒是穿戴一新,看起来精神头十足。
“这回进的货多,我就多看了几家,还给咱们家人都买了新衣服。”
杭仁山熟练的在怀里掏出鸡蛋饼,热乎乎的塞过去:“媳妇趁热吃!”
王四兰穿着在温州那边新买的黑色鸭绒衣,头发好像也修整过,短发让她看起来干净又利落,女老板范十足。
等回到家里,一家三口就开始忙着理货,这回进货回来的小商品花样更多了。
不仅有各种夸张的耳环饰品,还有编织发带发夹,摩擦会散发香味的有机玻璃发卡,新版印玫瑰花的手帕,还有更贵的毛巾手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