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头总在寻死觅活(141)
即使蒋琬这般叫他下不来台,他却依旧端着一副淡然的样子,只是轻声道:“姑母且好好祈福吧,否则——”
他的话欲言又止,却没有再说下去。
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的蒋琬,接着脸上挂上倦容挥手。
*
凛冬正月,京城飘雪。
阿芜跟在蒋琬的身后刚刚一出宫门,便只见眼前那道略显纤细的身影直接朝后倒去。
阿芜心中一惊,抱住蒋琬,身侧围着一堆手忙脚乱的家仆。
蒋琬近几日便感染风寒,本就心脏不太好的她怒火攻心,竟然直挺挺地晕了过去。
在贺府的宅院中,阿芜用热水浸湿软帕,细细擦着蒋琬额前的汗珠,眼前突然有些恍惚。
当年的美妇人如今即使保养再得当,也抵挡不了岁月的痕迹,一双美眸眼角悄悄添上了些许皱纹。
如墨的乌发也掺了些许银丝。
屋内炉火暖意,蒋琬在阿芜的精心照顾下才幽幽苏醒。
她睁眼看着一脸担忧,苍白着一张小脸的阿芜,竟躺在床榻上轻笑了一下。
“当初答应那小子带你回来,当真是我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蒋琬的唇轻抿,露出虚弱的笑。
可阿芜却有些不太高兴,她小心翼翼地握住蒋琬的手,有些冰凉。
她又拿起摆放在桌上的手炉,塞进蒋琬的手中。
脸上满是认真与严肃的神情,阿芜抬手比划认真道:到时候我去祈福就好,夫人你在家里待着,切莫再感染风寒了。
蒋琬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的少女,与从前记忆中那瘦猴的模样大相径庭,她满意地点点头。
“好了,我答应你,你上山后顺便也替他爹求一道福吧。”
此言一出,阿芜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看来蒋琬已经知道她的心思。
她想要上山给贺春山祈福。
*
新帝即位,宫中百废待兴,阿芜领命跟着众宫女身后,踏入凤栖宫的时候,能够闻到阵阵清香。
“娘娘,贺府的人领命来为您摘佛了。”
宫女毕恭毕敬地开口,内殿众传来一阵虚弱而又温柔的嗓音:“进来吧。”
阿芜看着面前的女人,轻轻开口:“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快快请起。”
阿芜抬起头,与林雨晴对视了一眼,她看着林雨晴的眼睛,正要开口。
林雨晴却在她即将开口之前,挥了挥手,示意周围伺候的婢女退下,柔声道:“我与她聊一会罢了。”
聊什么?
阿芜在心里想着,但还是老实地坐在椅子上。
摘佛摘佛,乃是民间祈福的一种方式,取被祈福者的一缕发丝装入符囊之中,一跪一叩首登上山峦诵经礼佛。
寓意长命百岁,受佛祖保佑。
阿芜此次进宫,便是来取林雨晴的一缕发丝,好装在符囊之中带上山峦。
平心而论,她对于改朝换代,前朝勾心斗角并没有特别多的感触,而对于林雨晴,那便更说不上什么痛恨。
相反,她很钦佩林雨晴。
那年蒋正轩的生辰宴,文武百官给尽了蒋悟难堪,可唯独她孤身一人站在殿内,带着一腔勇气与所有。
阿芜看着她眼角尚未干涸的泪痕,顺势比划道:皇后娘娘可有何事要与我闲聊。
她的动作比划了几下,突然意识到林雨晴不一定学习了手语,于是悬空的手停滞在半空之中,后缓缓落下。
“无妨,我看得懂。”
之前贺春山学习手语这件事,在京城世家子弟之中并不是什么秘密,虽然他们爹娘不知道贺春山为何学习手语。
但是贺春山作为京城世家弟子的榜样,自然有的是争先恐后模仿的。
“说来也巧,我正是那时候认识了阿悟。”林雨晴眼中含笑,似乎想到了什么美好的往事,总是绷直的唇角微微勾起。
“我也见过你。”林雨晴话锋一转,看向阿悟。
见过?
阿芜在脑海中仔细想了想,竟发现自己一点印象都没有,她有些抱歉地抬手比划了一下。
可林雨晴却不在意。
“你那时候被贺春山护在身后,表面上是他走到哪你跟到哪,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你在哪他便在哪。”
屋内檀香袅袅,白烟很快便被风吹散。
林雨晴絮絮叨叨,口中讲述着自己与蒋悟的初遇,讲着自己如何抛弃一切选择了蒋悟,可是她唯独没有提起,自己眼角那尚未干涸的泪痕。
“阿悟要准备选妃了。”
她低头,垂下眼睫喃喃道,似乎在自言自语说给自己听。
阿芜抿唇,大着胆子不解道:可是,你不是皇后吗?
你若是不愿意,可以和他说的,毕竟你陪他一步步走来。
“你知道吗?我与他之间恐怕并无情爱。”林雨晴抬眸看向阿芜,眼眶中已经蓄起了晶莹,“或者说,他心中并无情爱。”
一位丞相府的庶女与一位惹先帝厌恶的皇子。
她不过是恰好替他化解了险境,多了几分不同的宽容罢了,可如今朝廷不稳,若不能靠进宫选妃来巩固的话,蒋悟好不容易得来的帝位便将不稳。
“他心中的东西太多了,情爱对于他而言,是最无用的东西。”
林雨晴勉强地笑了笑,接着抬起素白的指尖,挑起了一缕墨发用剪刀剪下,递给了阿芜。
“不过,倒是连累了你们。”
你的身子太医看过了吗?
阿芜抬手接过,小心翼翼地放在胸口的符囊之中,接着问道。
她看着林雨晴有些惨白的唇瓣,总觉得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地感染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