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年妃娘娘她摆烂了(清穿(135)

作者: 檀砚 阅读记录

福晋诧异地朝他看过去,下意识回:“妾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阿哥,妾有什么好悔的!”

胤禛都快要气笑了,按捺住自己的怒火又问了一遍:“你当初所为,差点让大阿哥命丧火场,你当真觉得自己那时候一点错没有?”

那日的经过是胤禛亲手经办的。大阿哥这边才是真的轻症,因着大阿哥体弱,府医一直在正院儿待命,吐奶这症状也有医治的经验,可福晋听闻宋格格差人去请了宫中的儿科圣手,自私地率先把人喊来了正院,这才耽搁了大格格的治疗时机。

这事的原委不仅他知道,就连皇阿玛也是知道的,只因他知道后要责罚福晋,被皇阿玛劝住了。

“福晋也是爱子心切,她尚且年轻管家的经验少,你要多体谅,犯不着为了一个妾室和一个已经夭折了的格格寒了福晋的心。”

这是皇阿玛当初的原话,在皇阿玛眼里,大格格就是没有大阿哥这个孙儿重要,福晋的做法也无可厚非。

想到自己当初的无奈,胤禛压了压抽痛的鬓角,摆摆手让福晋下去了。

算了,他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在福晋的世界里,或许这辈子都意识不到自己是错的。

/

处理完宋格格和李氏的事,胤禛想起自己这几日都未去西小院儿,换了身衣裳后便往年婳院儿里去。

隔着老远便闻见西小院儿里隔墙飘过来浓郁的排骨香。

一进去,三阿哥和四阿哥正在院儿中和两只狗玩,龙凤胎被抱着在廊下晒太阳,见了他,孩子们和下人都一齐行礼。

“你额娘呢?”胤禛摸了摸四阿哥的头,往正房的窗户上看了一眼。

四阿哥:“额娘说造化和百福立了大功,要做排骨奖励它们,三哥说他也想吃红烧排骨,额娘便去小厨房做了。”

胤禛:......

父子三人这边正说着话,年婳自小厨房出来了,看到四爷,眼前一亮,擦了擦手过来问道:“事情都处理完了?午膳马上就好,洗洗手吃饭了。”

胤禛眉眼柔和了许多,跟在她身后劝道:“这种下厨的事情让小厨房的下人们做便是了,你跟着操劳干什么。”

年婳:“这可是我这半月来第一次下厨,先前那账本子堆得我都看不过来,还好昨日把耿姐姐和钮祜禄格格拉来一同给我当苦力这才把手头的事情忙完了,弘时想吃我亲手做的排骨,我这也正好闲着呀。”

说完这句,年婳似是想到了什么,又看着四爷眨眨眼道:“今儿早上福晋派人送来了好些珍贵东西,有补身子的燕窝人参,也有值钱的头面首饰布匹,我全让紫苏送到库房里去了,福晋虽没有明说,但我估摸着这是谢我的意思?”

毕竟大阿哥死里偷生多亏了年婳的狗,福晋那身份自然不会主动提及要谢两只狗,所以好处便全落在年婳这个主人身上了。

胤禛哼了一声,没好气道:“她谢你你便全收着,莫说你受得起,便是造化和百福也当得起她这个谢礼。当初若不是她犯糊涂,哪里会有如今这一遭。”

说着,四爷便把宋格格的供词同年婳细细说了一番。

年婳听得啧舌,面色也跟着难过下来:“说到底,大人们怨来怨去,最后受苦的还是孩子们,以后还是得把几个孩子身边伺候的人盯得紧紧的,不能再让这等腌臜事害到他们头上。”

胤禛正有此意,顺着她的话说道:“我已经吩咐了苏培盛,府里所有在阿哥格格跟前伺候的下人,家世来历为人品行全都要细细复查一遍,对他们的规矩要求也要超出一般的下人,实在不行就把人重新换了,说来还要同你借一下赵嬷嬷,让她把关此事我最放心。”

年婳闻言打了他一下:“跟我还说什么借不借的,西小院儿孩子最多,这事安排下来我也安心,赵嬷嬷近来没什么差事,四爷尽管拿去用。”

两人说了会儿话便到了饭点,造化和百福的排骨是另一锅煮的,没加盐油佐料,三阿哥吃的红烧排骨却是浇了年婳秘制的酱汁,一整个喷香入味。

“年额娘!这是儿臣吃过的最好吃的骨头饭!”

三阿哥举起筷子,两眼冒光地对年婳表示了肯定。

西小院这边吃饭吃的香,到了福晋的正院儿里,下人送进去的饭菜却近乎纹丝未动。

桂嬷嬷端着药碗伺候福晋喝完了药,眉眼间都是对福晋的心疼和担忧。

今日在前院儿,四爷对福晋的态度也太冷淡了些,好歹是这么多年过来的夫妻,四爷对福晋的话语里竟然只有埋怨和责备,看不出一丝男人对女人的怜惜和偏爱,福晋还病着呢,四爷都能如此绝情,可见心里真的是一点地位也没给福晋留。

相比于桂嬷嬷的寒心和担忧,福晋倒是对四爷的态度没什么失望与意外。

“弘晖吃完饭了吗?”

弘晖的房子被烧了,福晋也担心儿子在此事中受了惊,便让人住回了正院。

提及大阿哥,桂嬷嬷脸上总算有了笑意:“吃了吃了,大阿哥如今个头见长,饭量也比从前好多了,方才吃完说要来看额娘,我怕您正在喝药他看了又要忧心,便扯谎* 说您要午歇,大阿哥这才说等您醒了再过来。”

福晋笑着摇摇头:“果真亲生的才会跟自己连着心啊,不比三阿哥有奶就是娘,出了事跟去西小院住了这么些日子,都快忘了谁把他养大的了。”

第84章 宋格格、李氏的处理结果出来了,俩人被赐了白绫,宋格格

宋格格、李氏的处理结果出来了, 俩人被赐了白绫,宋格格的尸首被母家领了回去,李家因知道李氏这么多年来的疯病和罪过, 家中既怕晦气又嫌和李氏扯上关系,便没来领人,李氏的尸身最后被扔去了乱葬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