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年妃娘娘她摆烂了(清穿(139)

作者: 檀砚 阅读记录

龙座上的皇帝继续沉默,想来三皇子也不是他心头的那个人选,一众大臣猜来猜去,把一向受宠的十四皇子、犯了错现在还在被拘着的大皇子也提出来了,只听的康熙怒气又蹭蹭往上涨。

“成了,朕实话跟你们说了吧,朕昨夜里做了一个梦。”康熙先卖了个关子,而后继续道:“朕昨天夜里梦见了孝庄皇太后和赫舍里皇后,她们二人在梦里拉着朕的手说朕从前废太子那件事做的不对,二皇子胤礽不过是受老大巫蛊之术影响染了疯症,如今已经恢复清明,朕不该无视废太子的冤屈继续苛待他。”

殿中的议论声随着皇上这话瞬间沉寂了,不止沉寂,整个大殿一时之间针落可闻。

康熙才不管底下人的心思,继续道:“既然祖母和赫舍里皇后对朕先前的所为不满,朕自然不能寒了她们在九泉下的心,朕想过了,废太子胤礽以前行为上虽有些小毛病,但却没有什么大的过错,且其已经为之前的言行痛思悔过,朕决定恢复其太子之位!”

大殿之下继续一片寂静,有些在太子被废期间疯狂写折子参其罪行的大臣现在已经开始后背冒汗了。

康熙:“尔等放心,待胤礽复位后,朕会责令其不追究先前的所有,也会命尔等继续监督其言行,吸取先前教训,一起辅佐他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这样安排,爱卿们可有意见?”

底下那些攻击过太子胤礽的大臣已经万念俱灰了,万岁爷您可真是说笑了,我们当时写折子可是请求把太子爷处死的。您说不让太子爷追究我们他就真的不追究了?若他真的从储君做到皇帝,您猜他会怎么对待我们这些曾经想让他死的臣子?

可万岁爷都发话了,这可是孝庄皇太后和赫舍里先皇后的意思,斯人已逝,谁敢反对?万一万岁爷一个不开心先把那个反对者的脑袋薅下来让他去地底下跟孝庄皇太后她老人家当面对峙呢?

见底下没人说话,康熙看向沉默立在一角的胤禛,抚着胡子笑道:“老四,当初太子被废,你可是替他保奏过的,如今便由你亲自去他府上宣读这复立太子的圣旨。”

胤禛面上依旧是那副不见喜怒的严肃表情,只干脆利落地跪下接旨道:“儿臣遵旨!”

至于其他人,老八现在还带着罪没来上朝,只余老九老十两个跟班下朝后一起回去。

行至半路,老十直接拿手肘捅了捅老九,低声问道:“怎么回事,四哥不是一直都是咱们这边的人吗?”

老九对今天的事倒没这么吃惊,只安慰道:“没事儿,四哥当时只不过是给废太子一个体面,当时给太子求情的又不止他一个,咱们不也装样子求了嘛。他当初去给废太子送饭还来过问我的意见呢,他跟八哥从小交情在呢,他肯定是向着咱们的!”

听老九这么说老十也放下心来,只是脸上转瞬又带上苦涩:“八哥还没被皇阿玛宽恕恢复贝勒之位呢,二哥倒又当上储君了,你说二哥怎么命就这么好!”

“命很好”的太子二哥此时从胤禛手里接过了复立诏书,一时之间心绪复杂,说高兴肯定还是有点的,但要说全然是喜悦,也不见得。

想了想,他拍着眼前人的肩膀感慨道:“四弟,我以前对你多有不是,经此波折,我才发现你是几个兄弟里对我最真心实意的人啊!”

又是给他送饭又是给他求情的,四弟看着面冷,其实心是热的。

胤禛看着面前太子饱经沧桑的模样,淡声道:“二哥客气了,一家人说什么见外的话。”

第86章 皇上复了太子的位,又在大封皇子的时候专门跳过了八爷,其中的……

皇上复了太子的位, 又在大封皇子的时候专门跳过了八爷,其中的打压意味不必言说。

可任凭皇上再乾纲独断,大臣们在心底也有自己想要拥护的那个继位者。

一个钮祜禄家的阿灵阿, 一个纳兰明珠的儿子揆叙,一个佟家的鄂伦岱,再加上汉人士大夫代表王鸿绪,八爷身后站满了显赫的世家与有头有脸的拥护者。

自然, 这些人也不是平白无故要支持八爷。一来是八爷比起太子性子稳重、低调谦虚,做起皇帝来肯定更能听得进大臣的话,也更能选贤任能。二来嘛, 八爷在他们跟前从来没摆过什么皇帝架子, 就凭八爷这和善好说话的性子,上位后自然也更容易被他们几个拿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这等夺嫡的紧要关头, 谁不是为了给自己谋好处才甘愿来蹚这趟浑水的。

这种时候与八爷行事作风形成鲜明对比的自然另有其人, 那便是手段残忍不给众老臣留一丝情面的四爷。

看看四爷这两年接办的案子,一个小太监仗着主子的威风敲诈勒索、虐待轿夫, 若是八爷来办定会睁只眼闭一只眼, 暗中将那太监处罚了便是,可四爷他偏要“小题大做”,又是“宫规纲纪”又是“国家律法”的,竟硬生生给那伺候了多年的太监判处了斩刑,导致那一段时间宫里有头有脸的太监一个个吓得跟鹌鹑似的, 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也被四爷给斩了。

太监命贱便就算了,可众大臣瞧着, 便是这满朝的文武百官,雍亲王也断无一丝讨好之意。上个月, 只是因为给先帝太嫔举办葬礼时过于草率马虎,四爷便一口气把工部尚书、工部侍郎、内阁学士、内务府总管全给罚了。

按理说,这几位高官在朝中不光有头有脸,各自家里也都和皇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先帝的太嫔位份又不高,葬礼办过就成了,四爷便是看在诸位大臣面子上也不该这么罚人,可四爷偏不,就是要拿着法度一桩一桩给诸位大臣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