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妃娘娘她摆烂了(清穿(141)
怎么会高兴呢,这里面送礼送的最厚的几个人,可都是当初在朝堂上搜集太子罪证请求万岁爷直接把太子处死的,如今携了厚礼来* ,也只不过是想砸钱求太子大人不记小人过,别逮着之前的事对他们展开报复。
可太子短短半年内经历了父亲猜忌、兄弟陷害、朝臣攻讦,哪里会被这些身外之物轻轻松松抚平心中的阴影?
太子妃想着,又多嘴问了一句:“太子今日去哪里了?”
丫鬟彩云回道:“太子一早便出去了,说是要和提督大人吃酒去,身边太监来报过,说太子今晚不回来用膳了。”
太子妃捏紧了手中帕子。
太子这才刚刚复位,便忙着拉拢索额图旧部,结交朝中未依附八爷的大臣,这才短短几日,便同九门提督托合齐吃上饭了,也不知这般操之过急,会不会再次引得皇上不满。
她也试着开口劝过,可太子按住她的手说不必她操心,他此次心中有数。
太子说这话时的神色又阴沉又偏执,太子妃真不敢信他那句“有数”。
太子妃看着屋外满地青白叹了口气,但愿万岁爷这次是真的放下了猜忌,能像寻常父亲一样理解太子的难处吧。
第87章 今年过年宫中的家宴是年婳带着孩子们去的。福晋的病在冬日里
今年过年宫中的家宴是年婳带着孩子们去的。福晋的病在冬日里总是更重, 受不得操劳,于是这等抛头露面的活儿自然便落在了年婳头上。
年婳也不是第一次见康熙了,只不过隔着老远的距离往主座上看了一眼, 明显能发觉皇上比以前老了许多。
暮霭沉沉,曾经的满清第一巴图鲁也步入了人生暮年,偏偏还极度贪恋座下权力,难怪会对自己的亲儿子防之又防。
“弘旭, 来,到皇爷爷这儿来。”
康熙朝雍亲王府家眷这边招了招手,弘旭十分熟练地迈着小短腿朝龙椅那边过去了。
皇上的这一举动看似随意, 却拦不住底下人各种羡慕猜忌的心思。
年婳和四爷对视了一眼, 彼此都从对方眼中看出来了无奈。
为了避开夺嫡的风头,四爷最近可谓是不务正业。除开推不掉的政事,剩下的大把时间都花在遛狗、烧瓷、陪孩子读书上, 可偏偏弘旭入了康熙的眼, 时不时就要入宫伴驾,这倒给雍亲王府吸引了一波注意力。
但皇上喜欢孙子归喜欢孙子, 总不可能越过儿子直接把皇位传给孙子, 是以剩下的几位皇子和朝臣看皇上对四爷的态度依旧和之前一样,便也放下了警惕。
“弘旭,朕记得上次抱你时还能把你举起来,这次见你,却明显抱着吃力了, 看来是皇爷爷老了。”康熙摸了摸弘旭的圆脑袋,有些落寞地叹了口气。
他现在只有在孙子面前愿意承认自己的老, 因为像弘旭这般年纪的孙儿还是一团孩子气,他不必去担心孙儿心里想什么, 也不必担心这么小的孩子会惦记自己的皇位。
“不是皇爷爷老了,是孙儿长的快。孙儿这几日都有在好好吃饭,原本吃一碗米,现在都能吃两碗了!”弘旭夸张地给康熙比了个手指,安慰康熙道:“阿玛前几日给孙儿做了小弓,孙儿听闻皇爷爷是整个大清骑射最好的人,孙儿还等着您教我骑射呢!”
这马屁拍在了康熙心坎上,康熙哈哈大笑两声,点了点弘旭的鼻子道:“你个小滑头,你可别说这夸人的话又是你额娘教的!”
弘旭一脸坦然:“是也不是,皇爷爷骑射超群统帅全军上阵杀敌平三藩的故事,阿玛一早便给我和哥哥们讲过了,额娘也讲过,所以方才孙儿才那么说。”
短短几句话,弘旭把皇爷爷哄的笑了又笑,笑完过后,流水的珍品赏赐又被万岁爷随手赏给了雍亲王府,年婳这个做额娘的自然得到的做多。
目睹了全程的三福晋和太子妃坐的离御座最近,这个时候只恨自己没生出一个七窍玲珑会讨皇上欢心的小阿哥来。
康熙今天心情难得不错,想了想后,当着众人的面下旨把老八贝勒的身份恢复了。
大过年的,他也不想老八府上太凄惨,只要老八潜心悔过不再过分惦记权力,他依旧是十分欣赏疼爱这个儿子的。
老八和八福晋今天也是在场的,本来在一个劲儿地郁闷吃酒,忽然听到皇阿玛叫自己,说要给自己恢复爵位,两眼一红直接当场落下来泪来。
“儿臣,谢皇阿玛隆恩!”
/
康熙本以为今年的家宴会是一个好的开头,太子复立原位,老八也知错悔改,四世同堂阖家欢乐,看起来圆满又和睦。
谁曾想这样的氛围持续了还不到半年,几个不省心的儿子们就又给他接二连三整出来闹心事儿。
先是太子这边,太子复位后不仅没有把他的话放进心里礼贤下士,反而明晃晃拿先前反对他的大臣开刀,就差把打击报复写在明面上了。
大臣们告状的折子递交到了康熙桌上,也就牵连出来了太子其他事。
最让康熙震惊与愤怒的是,太子自复立以来不仅没有把心思花在替皇阿玛分忧上,反而利用一切机会与大臣走动结交,竟然成为了九门提督托合齐的座上宾。
托合齐是康熙当初亲封的步军统领,负责的也是一整个京城的治安,正是出于对他的信任,康熙才把一整个皇宫的安危都交给他,可康熙没想到的是,托合齐不仅私下违规宴饮,这宴饮的名单里,更是出现了一堆不该出现的人。
上到太子、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满洲勋贵子弟,下到御前太监梁九功、李环,竟然都是托合齐饭局上的老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