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年妃娘娘她摆烂了(清穿(78)

作者: 檀砚 阅读记录

若是放在一年前,胤禛还会斥她纵着下人们没大没小,可他这一年多来出入西小院无数次,下人们见惯了他和年婳的相处模式,也知道了四爷并不像外面传言的那般不近人情,平日里胆子也大了不少,有什么样的主子,就会有什么样的下人。

胤禛时常会想,年婳院里养的造化、百福两只狗都比别处的活泼一些,更别说德喜和小方子这些下人了。年婳时常在他耳边念叨,下人们也是爹娘养的,不能把他们当没有感情的物件儿对待。

胤禛不知道她那一肚子奇思妙想哪里来的,但总归是把这些话听进了耳朵里。譬如此刻,下人们聚在一起玩笑打闹,胤禛竟觉得并无不妥,倒让这西小院的年味儿更重了些。

夜幕上又绽开了几簇烟花,零星的火药尾巴划过夜空,像是在黑沉沉的湖面上溅起一汪流光溢彩的水花,美得醉人心魄。

下人们安静下来,纷纷抬头去看这一年到头为数不多的场面。

漫天烟花落下的时候,年婳微微偏头,凑在胤禛耳边轻声说:“愿与四爷,烟火年年,岁岁如此,朝朝暮暮。”

远处的烟火再次升起,胤禛闻言下意识垂眸,冷不丁撞入年婳一双澄澈的眸里,他动了动唇没说话,只伸手又将年婳往怀里拢了拢,再抬头时,他觉得皇宫里这么多年看过的烟火盛宴都不及今晚。

/

年关一过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待吃完十五的家宴,康熙便开始给儿子们派活了。

去年因为敏妃去世,康熙一直对老十三胤祥怀着一种近乎怜爱的关照之情。如今年关过去,各项政事都投入正轨,康熙自个儿琢磨了一会儿,决定派印胤祥替自己去祭泰山。

康熙说这话的时候正跟儿子们在一处用午膳,此言一出,几个儿子都一齐停下了筷子,太子脸上一脸诧异,老大胤禔更是满脸写着不可置信。

老三和老八虽意外,却只惊讶了一瞬便将自己的神情收拾好,康熙坐在上首,将几个儿子的神情变化收入眼底,老五是个不争气的,这种时候了还能继续吃下去。老十三本人脸上受宠若惊的成分居多,倒是老四,看上去是真的替自己十三弟高兴,半是安慰半是鼓励地拍了拍十三的肩膀。

嗯,老四是个好的,虽然平日里摆着张臭脸不爱笑,但心底却是重视兄弟感情的。康熙爷对自己的观察能力十分自信,自以为通过这一顿饭看出了几个儿子的本性。

祭泰山可不是小事,泰山被奉为“五岳之尊”,自春秋开始历代帝王便会将祭天的地方选在泰山,以泰山之高象征君权的至高无上,皇阿玛能把祭泰山这种事交给老十三去做,其中的重视和偏爱可就有目共睹了。

关键是,老十三过完年还不满十六岁啊!

几个兄弟你看我我看你,眼神交流了一会儿,一齐把目光挪到太子身上。

这种时候就显出太子的尴尬来了。按理说,祭泰山和君权直接挂钩,即便皇阿玛政务繁忙不能亲临祭坛,也该选一个最能代表自己地位和皇家尊统的人去,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这个人选太子都最* 合理不过了,但皇阿玛偏偏像是没想到这一层似的,直接指了十三去。

太子感受着众兄弟的视线,直恨不得自己没当过这个太子,但偏偏他最不能说什么,要是他对皇阿玛这个决议有所不满,那便是藐视君权,觊觎皇阿玛手中的权力。

太子在心底苦笑一声,熟练地选择保持沉默当透明人。

老大胤禔是全场最不忿的那个,在他看来老十三就是个毛都还没长齐的生瓜蛋子,他才是曾经陪皇阿玛上阵杀敌的那个人,凭什么此等荣耀的差事要给十三一个孩子去做?就凭他刚死了亲娘?

于是胤禔忍不住往大殿中央一跪,转眼便朝着康熙开口了:“皇阿玛,胤祥以往并没有主持祭祀的经验,况且此去泰山路途遥远,十三连远门都没出过,未必能在路上吃得消。孩儿愿代皇阿玛前往!”

坐得最近的老三胤祉闻言眉毛跳了跳,果不其然,这种又争又抢的角色,也只有他大哥敢做。

康熙闻言皱起了眉头,只是还未等他说话,便听一旁的胤禛难得开口道:“十三过了年便十五了,也不算小孩子了,大哥当初第一次办差不也是从零开始学的,总得给后面的弟弟们上手的机会嘛。何况泰山祭祀出力的大头在礼部,有张英在一旁负责张罗,以十三往日的悟性,不会有问题的。”

胤褆闻言立刻朝胤禛瞪了过去,老四往常像个锯了嘴的葫芦,怎么偏偏今日出来为十三说话?真把十三当自己的好弟弟了?怎么不见他这般偏袒老十四!

康熙听完胤禛的话,内心对他更满意了,十三痛失生母,只有胤禛在尽着一个哥哥该尽的关心与爱护,这样的感情,总让他想起自己幼时和福全的相处来,可见老四在某些方面还是很像他的嘛!

“朕心意已决,你们不必再争了。”康熙说罢看向胤祥:“老十三,你来说说,这差事你怎么看。”

胤祥平日里本就是默默干事的稳重性子,今日猝不及防被分派到如此重要的任务,激动欣喜的同时又不免有些担忧。

余光接触到四哥鼓励的眼神,胤祥诚恳跪下回道:“回皇阿玛,儿臣愿意替皇阿玛去祭泰山,虽然儿臣以前没去过,但儿臣这几日多学多问,多多向皇阿玛和几位哥哥请教,定然不会让皇阿玛和诸位兄长失望的。”

“好,这才像朕的儿子!”康熙爽朗地笑起来,看向胤祥的目光充满了慈父的满意:“那就这样决定了,后面让张英多教教你,他教人最有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