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迫嫁给一个枭雄(356)

作者: 拭微 阅读记录

于是,原本计划的两面夹击,梁军这边竟支撑不住先败了。

“大将军,伤亡太重,继续下去的话,底下的将士要顶不住了,要不还是先撤回固原吧。”

“大将军,将士们要是全折在这里,我们就更没希望夺回城池了,不如退守固原从长计议。”

周围的人都在劝,何炀犹豫片刻,最终同意了。

援军退守固原,然而,刚刚攻下永康县的张乾还不知道这一切,一直到城池被匈奴大军围困,匈奴人嚣张地朝他喊话:“汉t人援军已经被可汗打得屁滚尿流跑回老巢去了,你们凉州军被抛弃了哈哈哈。”

张乾猛地瞪大了眼,一拳砸到了城墙上,骨节处血流如涌。

城墙先后历经三次攻城之战早已残破不堪,匈奴又倍数于己方,凉州军拼尽全力才勉强守住城池。

城池是守住了,可这一战却败了。

凉州军被围困在永康,犹如一座孤岛,尤其,城内的物资也快消耗殆尽了。

何炀退守固原,周泓找了过来,“我们退军了,凉州军怎么办?”

何炀一时答不上话,面色羞愧。

他手下的谋臣却道:“大将军也是无奈之举。”

何炀是大将军,所有人都要听他军令,再说现在已经撤军了,继续争执也没用,周泓只好带着一肚子气离开了。

又过了数日,赵卞的援军也到了固原。

按理说十万大军固守城池,怎么也能将场面僵持下去,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仅仅一个月时间,乌达鞮侯就攻下了固原,一路长驱直入,直逼萧关。

梁军幸存不到一半,现在退守的萧关也岌岌可危。

萧关是长安西面的门户,萧关若破则长安危矣。

消息传回长安,再次激起千层浪,士族人心惶惶,甚至有人开始收拾家当随时准备南逃。

梁帝震怒。

“何炀不是领着十三万大军吗?守着城池都能丢?凉州侯呢,朕不是命他去救,连他都不能阻止匈奴人?”

百官没有一个人敢开口,连平时最善逢迎的司马维都缄默不语。

“你们给朕说说,现在到底该怎么办?”

但现在这个情况,众人实在想不出一个好办法。

再派援军?匈奴人如虎如狼,再派十万也不一定能抵挡得住他的铁骑,要是百万说不定还可行。可梁国有百万雄兵吗?没有。

“平时不是挺能说的吗,现在怎么不开口了,啊?”

众人越发噤若寒蝉,不少人拿余光去瞄司马维,司马维仿若未觉。

最后还是崔司徒打破了殿内的死寂:“陛下,老臣以为,援军必然是要增派的,另则,可以向漠北王求援。”

此话一出,满殿的大臣都睁大了眼,纷纷看过来。

连梁帝都愣了下。

崔司徒继续道:“鲜卑与梁国的盟约尚在,又娶了佑安公主,可以借此求援。”

众人渐渐回过味儿来。

“可……就算盟约还在,拓跋骁也不见得会出兵助我。”有人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

崔司徒神色淡然,“自然,我只说可以试一试。”

淳于敏若有所思,“臣也以为崔司徒的提议可以一试。”

“我们不妨对拓跋骁许之以利,只要他提出的要求在梁国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损失些金银米粮也不算什么,拓跋骁肯出兵,萧关之危自然可解。”

鲜卑骑兵之悍勇不在匈奴骑兵之下,确实可行,却又有人担心,“这样会不会助长鲜卑实力,毕竟鲜卑占据了河间河东,与梁国也只有一线之隔。”

淳于敏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大梁现在都要面临破国的威胁了,居然还在担心这些有的没的。

增派援军也不一定抵挡得住匈奴人,于是大家纷纷赞同向拓跋骁求援。

此事议定,司马维想到什么,突然道:“陛下,佑安公主身为我大梁公主,故国有难她岂可袖手旁观,不如再单独修书一封命使者带去鲜卑,命她出面相劝漠北王,以漠北王在长安时的行事来看,应当十分看重佑安公主,如此一来就更有把握了。”

“公主只是一女子,这不大好吧?”淳于敏道。

“公主不是普通民女,这都是为了梁国江山,为了大义,有何不可?”

淳于敏偏过头。

这话他反驳不了,只是有些羞愧。

事情飞快议定,长安再次调拨八万援军即刻驰援萧关,另派使者走晋阳、过雁门,直抵盛乐王庭,求见拓跋骁。

——

四月收到乌达鞮侯南下的消息,这一个多月姜从珚的心就没安定下来过。

拓跋骁察觉到她情绪不对,安抚了好几次,却没什么效果。

六月初,姜从珚收到梁国来使的消息。

半月前她得到信报,乌达鞮侯的大军已经拿下固原直逼萧关了,这个时候派使者过来……想来也只有那一件事。

拓跋骁是怎么想的?

第二日,梁国使者就到了。

姜从珚跟拓跋骁一起去见人。

使者风尘仆仆,满脸憔悴,显然是一路加急赶来的。

一见到拓跋骁,他面露热切,先介绍自己的身份。

“在下尚书郎陈绦,特奉梁国皇帝之命出使鲜卑,见过漠北王。”

“免礼。”拓跋骁坐在主座上,淡淡应了声,态度显见的冷淡。

陈绦心里微微打鼓,忽然注意到姜从珚跟拓跋骁一起坐在同张宽大的坐榻上,内心惊诧万分。

尊卑有别,在梁国,就算是皇后也不能跟皇帝同坐在一起。

是因为拓跋骁是不通礼仪的胡族之人所以不在意?还是他十分宠爱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