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嫁给一个枭雄(365)
赵卞呵呵笑了两声,拍拍他的肩, “这份志气和当担, 果不愧是凉州侯之孙,我十分喜爱你的将才, 有意向朝廷举荐你到长安任职,你意下如何?”
张延惊讶地抬起眼,赵卞是在拉拢他?
“承蒙将军抬爱, 末将此生惟愿镇守西北,保家卫国。”他低下头。
他拒绝了赵卞的拉拢,原以为对方会生气,没想到他只是笑笑,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好像刚才只是随口一提,并没放在心上。
张延便放下心来。
赵卞又道:“如今战局初定,短日内也不用你出兵,我打算给你放几日假。”
似看出张延的疑惑,赵卞给他解释,“听闻佑安公主也随漠北王来了桐阴,我记得佑安公主幼时是在凉州长大的,想来你们兄妹感情深厚,难得远嫁鲜卑之后还有机会回到故国,现在离得又近,不如趁此良机亲人相聚。”
张延听他说“佑安公主”时还没反应过来,直到提到拓跋骁才意识到他说的是阿珚。
耳边赵卞的声音还在继续,“这次梁国求助鲜卑,听使者说,一开始漠北王并未同意,还要多谢佑安公主在t其中转圜才叫漠北王伸出援手,朝廷上下实是敬佩,我这也是想叫你代为表达我等的感激之情。”
张延似有些明白赵卞的意思了。
他大概是想着阿珚对拓跋骁有些影响,所以想通过自己去跟阿珚说好话,拉拢她尽量为梁国争取利益。
张延觉得这副做派实在有些小人,可赵卞的态度平和,倒叫他不好发脾气,而且他也想见见阿珚,一则兄妹分别数年,看看她是否安好,回去禀了祖母好叫她老人家放心,二则,拓跋骁也算帮凉州军解了围城之困,他该去谢谢她。
若无允许,他私下去鲜卑军还有些麻烦,被人抓到把柄的话更是说不清,既然赵卞主动提起,他应了就是,至于见了面会说什么他就管不着了。
“多谢将军体恤。”张延抱拳。
没有旁的事了,张延提出告退,赵卞点点头,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大帐门口,眼睛一点点眯起,几条细纹将他眉眼勾勒出几分危险阴沉。
张延回去路上又将刚刚的事回忆了遍,确认赵卞应该就是想拉拢自己和阿珚,应该没有问题,这才放下心来。
他翻出笔墨,铺好纸,亲自提笔写了一封信给姜从珚,说自己想在两日后去桐阴见她。
写好信,他亲手装入竹筒,交给亲卫,命他快马送到姜从珚手上。
然后又召集属下,将接下来几日的杂事安排好,打算明日一早就出发。
——
随着拓跋骁大军推进,如今大半北地郡都已在鲜卑的掌控中,姜从珚也随着大军从灵武来到了桐阴。
这片区域的城池虽也被匈奴人践踏屠杀过,比中卫那边的情况却要好很多,沦陷时日尚短,匈奴人来不及搜刮每一寸角落,还有不少听到风声提前出逃的百姓侥幸保下了性命。
匈奴人败了,他们却依旧不敢回到城中,城里都是鲜卑人,不同样是胡人?他们害怕鲜卑人跟匈奴人一样残暴,屠杀他们的性命取乐、奸害妇女,更甚者把他们煮了当食物,只恨不得离得远远的,躲在乡野山林中苟延残喘。
姜从珚得知这种情况,亲自出面收容了几户人家,承诺她会约束军队,绝不允许鲜卑军欺凌百姓,想要回家的都可以回来。
那些人见她是个汉人面孔,身上衣裳织物贵地,看起来就地位不凡,身边那些鲜卑人都对她恭恭敬敬,又生得温柔美丽见之可亲,再听她报出自己梁国公主的名号,不由信服,防备心去了大半。
过了几日,一开始被收留的百姓见城里的鲜卑人当真不像匈奴人那样残暴,虽语言不通,两边井水不犯河水,竟真的安稳下来了,终于放心下来。
姜从珚又贴出布告,让这些本地百姓去通知其余人。
有亲身经历的人开口保证梁国公主会庇佑他们,一传十十传百,加上今年的寒潮来得突然,躲在野外的日子十分难熬,渐渐的,出逃的百姓都回到了他们自己的土地上。
随着汉人百姓越来越多,两族语言又不通,中间自然少不了各种摩擦,姜从珚便忙着调解这些。
普通矛盾就按理解决,若是鲜卑军恶意欺压,她决不轻饶。
幸好拓跋骁治军厉害,在军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威望,她这两年有意跟他提议让他加强纪律性的训练,很有一番成果,以往自由的风气一变,下了命令后绝大部分不敢明知故犯,哪怕这些鲜卑人天性凶猛,也不得不乖得跟兔子一样。
这几座城池打下来,将来都是鲜卑地盘,姜从珚已经想着后续重建和管理事宜了。
她接见了城中几个大族和一些寒门学子,在幸存者中挑了些人暂时担任各级管事,这些人在当地百姓和家族中颇有威望,事情交给他们会方便许多,但姜从珚并未直接授职,他们还在考察期,要是不听话她就直接撤掉换上个听话的。
现在百废待兴的情况打破原本根深蒂固的士族势力,正好叫她培植自己人。
这一日,姜从珚在前堂处理完今日的事,已是黄昏,忽有一骑从城外而入。
“可敦,有人送信给您,报的是凉州张延的名号。”
姜从珚十分惊喜,“快把人请进来。”
片刻后,那人被收了兵刃带进堂中。
他单膝跪地行礼,恭敬呈上书信,“这是少将军命属下给公主的书信。”
何舟接过,检察了没问题才交给姜从珚。
她展开一看,笔锋粗狂,是她熟悉的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