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小掌柜(544)

“当真?!掌柜的,那您什么时候带老板娘来巡店呐?”

“是啊,是啊,掌柜的,什么时候让我们见一见老板娘呗?。”

阿贵板起脸:“一个个的想什么呢?掌柜的同对象只是刚订婚,还没有成婚,人家怎么可能来咱们店里?一个个都闲得发慌,没其他事做了是吧?”

阿笙耳朵有点烧。

倘若说,大家不知道他的对象是二爷,才会误以为是一位“老板娘”,那么阿贵应当是切切实实地知晓他同二爷的关系,才会只是以“对象”代替“老板娘”。

在人前,他向来同二爷十分注意,不知道,阿贵是怎么看出来的……

以往,大家伙要是一见阿贵主管板起脸,散得不要太快,毕竟掌柜的同方叔至多是说一下他们,阿贵主管会切切实实扣他们工资。

这一回,大家伙却仍是聚在原地聊天,“别说,这会儿是挺清闲的。说起来,从前便是过了饭点,咱们店也是座无虚席的,进来吃点心的,喝茶的,络绎不绝。可自打传出东洋人要在咱们繁市开战,现在城里头越来越乱,不少有钱人都举家迁走,便是咱们长庆楼的生意都受了影响。”

“要我说啊,也是有钱的老爷、太太们太过杞人忧天。咱们繁市可是有租界的,东洋就一个弹丸之国,它还敢同那么多个国家一起开战呢?”

“是说,倘若繁市都不安全,这天底下,还有哪儿是安全的?”

“真觉得这么清闲是吧?看来,咱们店雇的人手有些多。掌柜的,您说要不要精简一些人……”

阿贵话尚未说完,大家伙便争先恐后地道:“咦?我楼上包间收拾了没?”

“我去擦个桌子。”

“我,我跟你一起……”

眨眼的功夫,立即作了鸟兽散。

“阿贵,方才,谢谢,你啊。”

只是简单的几个字,阿笙说得极慢,尽可能让自己说话不要结巴。

他知道,一旦养成说话结巴的习惯,日后便是等他学会流利说话,也极为容易结巴。他小时候见过街坊邻居家的孩子,为了学一个结巴说话,把自己也弄成了小结巴的。

他好不容易才会说话,不想一开口又成了结巴,后头又得花许多时间去改结巴。

阿贵:“不客气。另外,还是要对您说一声恭喜。”

阿笙眼睛倏地睁大。

即便阿贵知晓,他的对象是二爷,也……也依然恭喜他吗?

“您同二爷两人很相配。”

这句话,阿贵特意压低了音量,为的就是以免叫旁人听了去。

阿笙眼睫微湿,“谢,谢谢。”

寒露过后,繁市下了几场雨。

天气越来越冷。

比深秋还要冷的,是思远路上各大商铺的生意。

近几年,随着各地战事频发,繁市便成为各方人士避难的场所。

随之而来的是,难民、流兵的人数也在激增,街上□□的事件愈来愈多。报巡捕也没用,只会不了了之。

除非是洋人开的商铺,或者是像长庆楼这样,因有洋人在这里任职,闹事的流兵、难民不敢得罪洋人,倒是相对相安无事。

可思远路上,有几家店铺是洋人开的,又有几家能开得起洋人的薪资,不至于被一些洋人流痞给坑害了的商家?

东洋人的扩张越来越厉害,外界传闻,繁市也迟早会步北城的后尘,以至于人心惶惶。

“瞧,思远路上的店铺又关停了好几家,房东在招租的。这年头,谁手里头有钱租铺子,谁又有这个胆子租铺子?!”

下雨的天气,外头天又冷,店里的客人不多。

方庆遥在阿笙给他添加茶水的功夫,递给他看今日的繁市晚报,不住地摇头叹气。

他们搬来繁市才几年?

思远路的繁华历历在目,不过两、三年的光景,这思远路的商铺,竟关停了近三分之一。

家便是长庆楼,生意也难免受了一些影响,方庆遥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感。

倘若这思远路乃至繁市的经济再这般动乱、萧条下去,他们这生意,又可以做多久?

阿笙将茶壶放下,接过爹爹递过来的报纸,翻看着今日的报道,亦是忧心忡忡。

也不知道繁市的局势什么时候能变好……

繁市晚报不仅仅会报道繁市的本地消息,也会刊载其他地方的新闻,阿笙将报纸往后翻。

当爹的哪能不知道儿子心里头在想什么,方庆遥探过脑袋,出声道:“爹爹看过了,没有关于霞城的报道。不过就眼下外头的局势,没有上报纸才好,说明霞城太平。”

阿笙将报纸翻到底,便是角落的广告都没有错过,果然没有任何关于霞城的报道。

阿笙心底自是有些失落,可与此同时,更多的是松一口气。

爹爹说得对,现在外头的局势,只要霞城没上报纸,说明城无大事发生。

二爷同薛先生现在,应该已经抵达霞城了吧?

霞城,码头。

挑夫伛偻着背,在甲板上往来着,将货物一袋袋地背上岸。

河面,停着几艘货船。

其中一艘货船上,印着“隆升号”三个字,格外地显目。

奇怪的是,“隆升号”附近的几艘货船,工人忙着卸货、装货,一副忙碌景象,唯有“隆升号”的货船,只是停着,不知卸了货,亦或者尚未。

繁市已是深秋,霞城的码头上,大部分挑夫却仍旧穿着薄衫、长裤,脖子上挂着一跳毛巾,时不时地摸一把毛巾,擦去从额头、下巴上落下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