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顶流爸爸被全网黑前(117)
给余听夏请几个保姆照顾生活,他们则专心工作。
就这样,余听夏是跟家里几个保姆长大的。
她最熟悉的不是自己父母,而是自己保姆。
余听夏很奇怪,为什么自己父母跟其他父母不一样,他们好像不怎么理自己。
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余听夏拼命做好,样样争第一。
可当她终于心心念念把父母盼回来,迫不及待第一时间将那些代表荣誉的奖状,成绩单给他们看时,得到的却是一句疲惫又敷衍的夸奖。
有时候甚至没有夸奖。
久而久之,越来越失望的余听夏便不再守着他们回家,更不会将那些东西给他们看。
可她心底里仍然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的。
更长大些,青春期的余听夏做了很多叛逆的事情,可以说除了那些跌破底线的,过分的不过分的坏事,她都做了个遍。
父母也一次次被老师请到学校。
无奈他们被工作折腾得已经没有多少精力,也深知自己对不起余听夏,每年都说今年结束就好了,就有时间了,结果就这样年复一年忙碌着。
每次请家长都是听老师说完就算了,甚至都不会责怪余听夏。
可在余听夏眼里看来,就是丝毫不在意她。
加上本身就很忙,请家长的次数多了,他们也没办法每次都来。
到最后,学校请家长请来的,是余听夏的家教老师。
至此,余听夏彻底失望。
一直到高中,余听夏父母终于有时间了,他们迫不及待想把亏欠女儿的弥补给她,安排了个大长假计划带她去玩。
原以为她会高兴,没想到余听夏只是冷冷地拒绝了。
只有简单的不去两个字。
别的什么话都没有。
说完余听夏就回房间了。
亲子关系变得冷淡又紧张。
可余听夏只是表面冷淡,心里的不满和失望并没有消失。
她会进娱乐圈,也是叛逆父母的结果。
他们的亲子关系到现在都一直如此。
余听夏觉得父母并不爱她。
余听夏父母觉得她讨厌他们,小心翼翼地,想靠近又怕惹她不开心。
双方渐行渐远,到现在几乎不怎么联系。
-
自余家出来时,周南意手上多了个便当盒。
上车后,周南意对着手机给司机报了个地址。
是市内一个风景很好的公园。
周南意报给司机的不是正门,而是比较偏僻的侧门。
起初司机还疑惑,可当经过正门,看到正门被围了起来,围挡外站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不少人还举着应援牌时他就明白了。
看来里面又有大明星在拍戏。
侧门很偏僻,绕过正门开进小路,七拐八弯了十多分钟才抵达。
周南意跟司机约定了大概时间和停车地点后就下车了。
也因为偏僻和离拍摄地点远,侧门几乎没人。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剧组还是安排在这里放了围栏。
周南意下车时余听夏的助理已经守在侧门,领着她越过那些围栏,往拍戏的地方走去。
抵达片场时,余听夏恰好在休息。
周南意远远看到她,步子也轻快了起来,小跑着跑到了笑眯眯等着她过来的余听夏跟前。
才站稳,一张椅子就被挪到她身后。
“坐吧。”余听夏拍拍椅子让她坐下,“今天怎么有空来探班啦?”
周南意眼眸弯弯,将便当盒递给她,“来给你送吃的呀。”
余听夏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接过便当盒打开。
里面是一个个圆滚滚的汤圆,被裹了面包糠炸成了金灿灿的团子。
余听夏拿起旁边的小叉子,夹了一个放进嘴里。
不是常见的黑芝麻花生馅,也不是水果奶黄馅,而是很特别的莲子芋泥馅。
熟悉又遥远的味道。
遥远到,是她幼儿园大班之前常吃的味道。
后面她好像也吃过,只是次数有没有三次,她也记不清了。
余听夏偏爱自己妈妈做的莲子芋泥,最喜欢吃的就是炸汤圆。
咬开炸得酥脆的外皮,牙齿先尝到了糯叽叽的口感,而后舌尖便是清香的莲子芋泥香气。
大班之前,余听夏父母还没有开始忙,那时候,几乎每个星期她都要吃一次。
后来,后来…
余听夏的眼眶红了。
周南意说:“外婆家里冰箱冷冻室都是这个味道的汤圆,她说你喜欢吃,怕你回家吃饭吃不到,就做很多放着。”
“有些放的时间久了,就不能要了,她就扔掉再继续做,生怕你哪天想吃,又来不及做。”
心里那根紧绷的弦似乎在不断地颤动。
余听夏抵着鼻酸,将汤圆吃完了。
原本只想吃一些,可小小的团子夹着童年的回忆,一个接一个不知不觉间就吃光了。
瞧见已经空了的便当盒,余听夏愣了下,又把它盖好扯出一个笑,“好吃。”
吃完汤圆,余听夏的休息时间便结束了,起身走了两步,她又回头,“南意,谢谢你。”
-
周南意抱着便当盒朝她挥手,“跟我还客气的呀!快,走慢一会要说你耍大牌了。”
余听夏扑哧笑了,“走啦!”
心细如周南意,第一次就发现余听夏和父母的别扭。
余听夏并不是真的那么讨厌父母。
她知道自己拥有的那些优渥的生活,都是父母辛苦得来的。
长大后,她也知道父母并不是真的不关心她不爱她。
可她也没办法轻易释怀当年那些一次次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