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10)+番外

作者: 燕乐行 阅读记录

顾佳琪翻看着那几本启蒙书,知道是大哥当年抄写的版本,顿时有数。

“我就专抄《千字文》吧,先抄十本出来。”

一本三十文,十本三百文。

大哥说快的两、三天,可那是在读书人还要读书的前提下。

而她这两天不方便到处跑,有的是时间来写字。

“嗯,你就按刚才那样写,三十文肯定能赚到。”

顾北亭给予了肯定,又看了顾北彦一眼,交代道。

“找墨香书局的许先生,先生不问就不要多说,若问,就说是北诚的,字有进步了。”

“虽有女子用代名写话本诗集和文章,但这种誊抄活儿,还是读书人在做,别让人阻了妹妹赚钱。”

“大哥,抄书还要对号入座,必须知道是谁在抄写吗?”顾佳琪歪了歪头,一脸不解。

“一般不会,但咱们镇子不大,十里八村几乎认识,读书人与书局打交道多了都是留着印象的。”

“若知道这一手好字是妹妹你所写,我怕多生事端。”

“这时候扬名并不是好事,大哥还护不住你。”

顾北亭解释他的顾虑。

顾佳琪一听就明白了。

刚才大哥还说,也有女子会用代名写话本、书集文章。

这类女子就算还不是女大儒,也是才女、女夫子之辈。

扬名有扬名之利,但不适合现在的顾家,也不适合现在的她。

一个十二岁的书法女大师,要么招人诟病闲话,要么招人追捧谋算。

终是树大招风。

一个秀才大哥,显然是抵挡不住外面觊觎目光的。

下午。

顾北诚继续去木匠师父家学艺。

顾北彦跟爹娘去地里收黄豆。

顾佳琪坐在刚属于自己的书桌前,开着窗子认真誊抄第一册 书籍。

静下心来手速快的话,晚上睡觉前就能写完一本了。

只不过也要考虑原主实际年龄,十二岁的身体和手腕承受力。

还有夜里点着油灯会伤眼睛还费油的问题。

第9章 是顾家太穷

想到三十文钱,她又想拼一把。

张纸可以按页数换新的回来,不计入她的成本,写熟的内容也不烧脑。

这活儿还是很容易的。

这世界已有印刷技术,只是成本太高,多用于贵人指定书籍、话本还有一些热销快销文集。

启蒙书最便宜,尤其是不富裕的城镇和村子,售价高不起来。

因此,多是找低成本书佣也就是年纪不大的学童来手抄完成。

再像四书五经子集这类科举书,也多是誊抄,节省成本才能让更多读书人买得起。

在繁华大城中的书局,售卖的同类书则多是印刷版本了。

印刷快、册数多,快速上架被抢购,各方回本盈利也明显。

这都是之前大哥告诉她的。

黄昏时屋子里便早早暗了下来。

顾北亭出现在窗子外头。

“琪琪,出来歇会儿,我去挑水,娘一会儿就回来做晚饭了。”

“噢!”顾佳琪答应一声,这才依依不舍地停下了笔。

心里估算着,剩下的晚上肯定能写完了。

自入社会开始工作,每天累得不行,确实有一阵儿没有练字了。

如今再像小时候那样安静地坐着写字,心情很好。

顾佳琪拄着拐杖走出屋子,这才发现地坪里铺着晒簟,晒着筢成沟壑的黄豆。

家里人的忙碌,她写字入神竟是一无所知。

“大哥去吧,我把黄豆收起来。”

顾佳琪拄着拐杖慢慢挪动伤脚,走向晒簟。

她小心蹲下去,扯起晒簟侧边往上抖了抖,将扒拉开的黄豆拢向中心。

“你坐着马扎,用这竹帚把黄豆扫进侧箕,再倒进箩筐里。”

顾北亭拿来马扎和小帚、竹侧箕给顾佳琪。

教她怎么做之后,就去厨房挑着一担空水桶走了。

家里只剩下顾佳琪一人在家,只不过她忙着收黄豆,一时也不觉得害怕。

毕竟,她也不是真正的十二岁。

没多久,顾丰氏就挑着一担刚在村里大坪用连枷脱粒出来的黄豆回家了。

看到顾佳琪坐在晒簟旁,拿着小帚伸长手臂扫黄豆,顾丰氏露出心疼的笑容。

“你这孩子,写字累了就歇歇,又弄这个干啥,别累着了。”

“娘,我不累。”顾佳琪笑道。

“不累也到一边儿去歇歇,让娘来。”

顾丰氏将箩筐担子放下,就走过来。

也是先将晒簟抖一抖,让散落在四处的黄豆滚到中间去,再拿小帚扫进竹侧箕里。

顾佳琪没有再争活儿,将小马扎扫到一边,她拄着拐杖默默看着娘利落地忙碌。

黄昏晚霞将农家村落沐浴在一片澄红灰黄的颜色里。

她慢慢走到院子门口,看着地沟边、篱笆桩下地面都长着一簇簇或白或黄的小野菊。

秋天,本是收获的季节,鲜花鲜果满山的山野,应该到处都是商机才是。

天彻底黑透了,一家人在堂屋里点着油灯吃晚饭。

听说了顾佳琪一下午的誊抄进度,都不禁咋舌,这也太快了!

“琪琪啊,赚钱也不能这么拼,别累着手了,写写,歇歇,知道了没?”

顾岳祥忍不住叮嘱闺女,心里也有些惭愧。

是顾家太穷,让孩子急于赚钱改变家境。

或许孩子嘴上不说,心里也会拿以前的生活和现在相比。

委屈这孩子了……

“爹,你别担心,我做事有计划的。”

顾佳琪本没在意,只是一抬眼就见到爹那张愁苦的老脸,连忙解释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