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122)+番外
且她如走马观花般见识了那书中故事后,很快便回来了。
梦醒了,却又一直记着梦中之书。
想必是上天也想要让这书流传千古,这才让她遇见。
最后,他们只能等顾佳琪将这部神作完成,并以雪芹先生之名印出。
第107章 琴棋书画诗酒花
第一册 就快写完了。
柳君逸早就在墨香印书坊那边打过招呼了,月底起印一万五千册。
墨香书局一得到消息,见印这么多,立刻要求加印五千册,再定五千册。
实则起印数量是两万册,墨香书局拿走一半的数。
剩下一万册,自家慢慢卖就是了。
而顾佳琪现在的心思已不在话本上,而是想着怎么将新酒楼经营起来。
在定好经营策略之后,昨天也定好了酒楼的名字:皓月楼。
天边皓月皎皎,也可寓意读书之人的文采、胸怀、追求和平步可登的青云。
以后的皓月楼不会像顺心酒楼那样,一路南下每个县城都开一家。
而是照着南下的路线,每座府城开一家。
包括话本铺子,也只开在府城,县城生意都放在酒楼寄卖。
将有限的本钱,有效地投入到最赚钱的生意土壤中去,也是他们昨天商量的结果。
吃过早饭,柳君逸有先生的课匆匆回书院去了。
顾佳琪又与大哥说了会儿话,就去敞轩写话本。
敞轩那边今天起正式烧地龙,九个村里少年加上自家哥哥们,都在那儿写话本。
每人一张书桌,像在课室里那样摆着,不过书桌比课室里的要大一些,和家里的差不多大。
都是村里李木匠带徒弟们一起打制出来的,多大规格自然熟悉。
但顾佳琪想要一张更大些的书桌,方便她写大字。
下午,柳君逸下学后就去家具铺子,寻了一张和他书房中的一样规格。
付了钱,让铺中伙计送到了顾家。
之后他又找到纸铺逛了一遍,再让余老头去采买,以免被人认出他而传出什么闲话。
毕竟柳家要买这么多红纸做什么呢?
以后这些红纸写出的春联、对联都是要在各铺中使用的,不想被人联系到一块儿。
而后又去了一趟墨香书局,又给顾佳琪准备了不少笔墨和颜料、纸张。
以后她想写还是想画,都不必被材料工具困住。
顾佳琪有了大书桌,连忙让哥哥们将放在屋中的方桌搬出去,大书桌就放在屋子中间。
她屋子宽敞,又没有丫环在屋中,也不居于格局摆设,实用就行。
目前什么环境都不如赚钱重要。
顾佳琪满心满眼都是赚钱。
晚饭后,她就在屋中铺纸调墨,准备作画。
顾北诚进来给她烧炕,见状立刻好奇地过来瞅了又瞅,怕打扰她很快又出去了。
只不过没多久,顾北亭和顾北彦也来了。
顾岳祥和顾丰氏也来了。
一家人看着她调出不同颜色,熟练地运笔在上好的纸面上留下深浅的着色。
慢慢地,一副山水图跃然纸面之上。
画境是偏抽象的,但能清晰地辨别出群山之中一条江、一叶孤舟隐约而来。
顾佳琪专注地画了一个时辰,最后换笔以行草体题上一首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短短四句,将这幅画一瞬间立体于众人眼中、心中。
若这些不惯赏画之人看到的只是稀奇,只知道是幅山水图。
这首诗便将这幅图给诠释清楚了,让人一下明白了,这是一幅什么画。
“好画!好诗!好字!”顾北亭已想不出更多赞美之词。
他只是一个秀才,他不是博学多才的大儒,他此时的心态是一个求知的学生。
连他都只得这四个字,其他人紧紧闭嘴不敢吭声。
顾佳琪放下笔,抬头一看顿时哑然。
爹娘和哥哥们都来了,外公外婆也来了,门口还安静地挤着村里少年们。
窗子外头还有人影在晃动,似乎想看,又不敢推窗怕惊扰了她之前的作画。
“很久没画了,一时兴起也有些激动了,以前就想过将诗画融于纸面,没想到这样还不错。”
顾佳琪笑了笑,随口解释着。
顾佳琪只有十二岁,就算自小勤学琴棋书画,最多七、八年苦功。
可是一个商户千金会苦学七、八年琴棋书画?
就是书香门第的嫡女,怕也没有这般勤奋的。
她只能将自己的实力归于天赋了。
只要沾得上边儿,她就可以用来当兴趣爱好解释。
好在,她这一路都让人刮目相看,大家也习惯了她的本事。
毕竟不是在村子里长大的丫头,在别人家中得到了怎样的培养,他们也不清楚。
因而,接受起来还是很容易。
“这画真好看!”最后,顾丰氏由衷地感叹了一句,“这要绣起来好难。”
用到的绣线多且颜色都很接近,会好难,也要绣好久了。
色泽艳丽而颜色集中,才好绣。
“虽然容易画,但也要很专注去画,不能分心,这一放松下来,手好酸了。”
顾佳琪轻轻揉着手指,又甩了甩胳膊,笑着嘀咕了一句。
最后,顾佳琪让大家都轮流进来欣赏了一下画,顾北亭就连忙将少年们都赶走了。
跑进小姑娘屋子里,已经不合规矩了。
只不过这些村里读书的少年,平日里也没什么机会看见画,能将一手字练好看就不错了。
但就算让他们进屋围着书桌看会儿,也不会让他们将画拿去外头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