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135)+番外
没想到竟是他打小定下的娃娃亲小媳妇。
又是几个月前,轰动过安远县的真假千金那位被赶出门的假千金。
一时间,饶是几位大儒也嘘唏不已。
不过对于柳君逸认人不认婚的行为,还是很称赞的。
俗话都说:自主读书多薄幸,讽刺读书人无情。
可真真是冤枉他们读书人了。
薄情的、无情人、负心的,什么人都有,读书人有、三教九流难道没有?
至少他们这几个志趣相投的读书好友,就很重情重义。
家中也只有妻,没有妾,也不在外喝花酒。
正是品性高洁、行事自有风骨,才能志趣相投。
也欣赏同类的学子们。
柳君逸和他那几个同窗发小,也让他们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因此,对于柳君逸和顾佳琪的亲事,他们是支持的。
甚至还说等将来婚事若受阻,他们要去柳家为柳君逸和顾佳琪保媒。
没想到这些先生听后,会如此赞同且愿意帮助自己。
柳君逸大喜,连忙道了谢。
知晓了顾佳琪身份之后,这些先生从书院出来就直接来了皓月楼。
既然是个十二岁小姑娘,必然不会在皓月楼留待太晚,那就肯定会和中午一样。
他们过来,正好看见顾佳琪在作游戏一般拨动十三弦,姿态有些活泼了。
之后又有两曲风格完全超出他们见识的琴曲出来,让他们听了个新鲜。
待顾佳琪又恢复上午的端庄优雅姿态,曲目也是听过的。
几人皆是意味深长地交换目光,而后继续欣赏。
将小琴师当作小才女来看,更加赏心悦目了。
要是自家闺女有如此本事,他们做梦都要笑醒。
半个时辰后,客人又越来越多了。
二楼的雅间都是提前定出去的,这时候客人也陆续到了。
这次来雅间的多是一家子,有老小有男女,似乎都是慕名而来并非全是读书人了。
皓月楼内外灯火通明。
除了照明灯火,还点缀了一些或点着或没点的红灯笼。
让整座酒楼都喜庆热闹而又不显繁复,不会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
女子不便去文友墙欣赏画作和书法,只敢在进酒楼时多看几眼。
也有人会让自己的小厮或是丫环去投票,博一个附庸风雅的乐趣。
一个时辰到,这次顾佳琪不用再拖延时间了。
因为秦先生就在掌柜那边,与顾北亭说话呢。
跑堂小二们工作越来越熟练,言行举止也更加自信流畅起来。
顾北诚与其他写话本的少年们没有再参与小二工作。
只是在大堂角落里站着,帮着盯一盯客人的情况。
怕出现疏漏,也怕有人捣乱,但不会再去帮忙传菜或是哪里需要哪里搬。
因为他们原本就不属于酒楼,酒楼里一切事务,终将是酒楼的人去完成。
晚上的生意确实不如中午的好,客人用餐时间也短了许多。
中午的用餐时长真正是从巳时到未时,有三个时辰,历经了上午、中午和下午的。
但是晚上带家人过来的客人却很多。
家人多,雅间的点菜也多了,消费还是很高的。
只是少了那些读书人来捧场,桂花酒的消耗变少了。
但是要买两坛子桂花酒回去的客人,却变多了。
中午那一批买走桂花酒的有三十多人,进帐三百多两。
晚上也有四十多人,有的还要了四坛子,进帐六百多两。
今天一天的收入,虽谈不上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特色。
但也能早些将前期投入的成本多回收一些回来。
只要不定期搞点带动销量的活动,常推一些饮食新吃法,大的多赚、小的少赚。
只要生意一直保持新鲜活力,还是不愁赚钱的。
顾佳琪将台子交与秦先生后,她走到顾北亭身边。
不一会儿,柳君逸过来了。
“琪儿,跟我过来拜见几位先生。”
第119章 可否私下卖与我?
顾佳琪只是惊讶了一下,并未表现畏缩,就跟在柳君逸身后。
柳君逸让她见,那就有不得不见的理由。
几个大儒都坐在离《将进酒》比较近的位置。
他们来得早,大堂那么多空桌随他们选。
那几幅画在装裱以后,先被方先生拿去书院,与其他师长们已经品鉴过了。
那幅字却是今天才送过来,未及多看。
端玉私塾的郑先生酷爱书法,因练得一手草书而在朋友圈子洋洋自得。
如今见了《将进酒》是一副潇洒的行草体,自然十分欣赏。
他想要拍卖下来这幅书法。
今晚全是他作东请了几人喝酒,顺便品鉴这幅书法的价值。
要见小琴师,却是陈先生的主意。
陈先生知道弟弟风寒未愈,不能在皓月楼开张之日来抚琴。
也知道小琴师为了不与弟弟的七弦瑶琴冲突,特意选了十三弦筝。
他今天又听了小琴师的琴艺,欣赏其有出尘之琴艺、入世之品行。
在得知小琴师竟是小姑娘时,心中对其懂事和善良、智慧和端庄,更是欣赏了。
若非是个快及笄的小姑娘,他都想收其为徒了。
顾佳琪跟着柳君逸过来的时候,听见几位先生还在那儿争辩。
“溪雪虽无名,但凭这一手好字,当得起先生二字。”
“这溪雪也不知是何来路,君逸那臭小子又不肯说,急死老夫了。”
“老陈,要不你和那小子说说,你收小琴师做关门弟子,让他将溪雪请出来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