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149)+番外
桂花酿并非什么好酒,秋天卖得极多,价钱也没有皓月楼的贵。
可是喝过皓月楼的桂花酿,这酒的好坏品质,一下就对比出来了。
“琪儿用小钱赚大钱,顾家已在府城有酒楼和糕点生意,还有作坊和话本生意。”
“琪儿的三个兄长,除了大哥是秀才,二哥和三哥也都是读了十年书的,如今话本写得很溜。”
“皓月楼那些吃食,其实也没什么绝妙手艺,但却很得客人欢喜。”
“还有皓月楼的经营特色,文友墙、字画拍卖,全是琪儿想出来的。”
“开张三天,光是五幅字画就拍卖了两千九百一十两。”
“父亲不要觉得皓月楼是我拿钱搞出来的。”
“书院那一带的铺面并不贵,盘下茶楼就花了两千三百两,总成本也就将近三千两,如今顾家早就回本了。”
“能用得上我的地方,也就是我在府城的读书人关系,能宣传造势帮衬一二罢了。”
柳君逸没有具体说顺心酒楼和福琪轩的事。
但他提了酒楼和糕点生意,就让柳家和再次大为震憾。
那娇气小姑娘,竟有这般能耐?
红薯粉作坊、酿酒作坊,还有年糕几次卖断了货,这……全是吃喝上的事。
自家的手艺就是别人够不到的商机,确实会很赚钱。
尤其这还是消耗品,是持续利益。
柳家和敛眉思索着这利益有多长远。
“父亲,琪儿才十二岁,回到农家不足五个月,就能带着顾家发展到这高度。”
“假以时日,钱财不可限量。”
“这些日子,我与他们一起经营生意,并未动用柳家一文钱,也没使用柳家一个人。”
“虽然这些日子我也为这些生意东奔西走很辛苦,但我感受到了亲手获利的快乐。”
“我想,不用三年,顾家产业,不见得会超不过傅家。”
柳君逸说这句话时,眼中闪烁着势在必得的自信。
柳君逸先前回小院,余老头就禀报了这些日子收到的消息。
不只是父亲在找他,母亲也在找他。
母亲找得更多,留话是京城的表妹来了,让他见见。
他能不理解这个见见是何意思?
他解除了婚约后,母亲就一直想给他重新定亲。
只是他与父亲定下了三年之约,母亲的计划被父亲拦下了。
没想到,逃过了府城这边的大户千金,竟然又有京城表妹上门。
为此,他还是只能与父亲谈。
在商言商,商人重利。
那就谈利益。
第131章 为何要贱卖自己的亲事?
“顾家大哥顾北亭,是今年院试前十的秀才。”柳君逸又道。
“正在县学读书,深受师长称赞,明年与我一起参加乡试。”
“顾家二哥顾北彦能文能武,顾家三哥顾北诚学了半年木匠。”
“最近在皓月楼见识了太多读书人,他们兄弟也准备明年继续读书,也想考个功名。”
“还有琪儿外祖家,大表哥是秀才,不过是为了家计没有继续科考。”
“他如今管着皓月楼大小事情,与那么多秀才和举人打交道,恐怕也是动了心思的。”
“只不过是撂开书太久,明年的乡试是赶不上了,正好可以重新读书备考,再三年后是什么局面,也是说不准的。”
“丰家三表哥是童生,四表哥也在苦读想考科举。”
“琪儿的亲族……人丁还挺兴旺。”柳家和听着这些话,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丰家是李塘村的,就在安河镇边上,比陈家村和陈家庄还近一些呢。”
柳君逸笑了笑,特意提到陈家村。
“傅夫人娘家,就是陈家村的,后来陈家都搬到了庄子上才叫陈家庄。”
傅家是县城大户,可傅夫人娘家一样出身农门。
柳家和听出儿子的意思,嗔瞪了他一眼。
柳君逸又是一笑,继续说道:
“陈家和傅家也人丁兴旺,却没有那么多考科举的读书人,更没有秀才。”
只这一句,就让柳家和将顾家高看了几分。
柳家是有钱,却是个商户。
商户想要抬高门楣,就要出读书人,要入仕才能更好的守住这份家业。
然而柳家以前没有,直到他娶了张氏。
以柳家的财力,让张家岳父从当年的六品升到了如今的五品郎中。
瞧着岳父年纪大了,想再升官儿怕是机会不多。
张家大舅入仕也有十多年,如今是鸿胪寺少卿,从五品。
虽然官阶不如其父,但还年轻,机会还有。
柳家和只希望将来儿子入仕,能得到张家提携,多少有些益处。
这些年对张家的财力供给就没断过。
愣是将清贫的小官之家,给扶持成了在京城的富贵人家。
张家为官之事,柳家帮衬不了,但说钱财却轻而易举。
如今张家又有意联姻,柳家和确实有些心动。
这是能为儿子的前程更好铺路的机会。
但,儿子念旧,如今还是只认那丫头,而那丫头家也有读书人要考科举。
这就不得不让他重新衡量局势了。
张家父子这把年纪做到这官阶,前途的尽处几乎看得到。
君逸和顾家秀才却还年轻,机会大把,至少在春闱之前,一切都不能定论。
“可你张家表妹……”柳家和沉吟着。
“父亲,我知晓母亲的意思,但是……”柳君逸立刻道。
“张家那点权势在京城根本不够看。”
“反而因为柳家的财势,这些年养出不少纨绔子弟,说日暮西山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