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182)+番外

作者: 燕乐行 阅读记录

随即他朝台上一指,又道:“七弦琴,可以吗?”

他还没听过小琴师抚琴呢,只是兄长常夸,必然是极好的。

今日总算能听到了,开心!

顾佳琪看一眼台上,琴案早已摆好,便点了点头,又朝小陈先生行了礼,这才走过去。

柳君逸拿着一块坐垫连忙走过去给她在琴凳上铺好。

小姑娘娇气些,总要细心些照顾。

见他如此殷勤,小陈先生不由莞尔一笑,想到自己当年……

这时候还没到营业时间,不过大门已经打开,挂上了遮挡风寒的门帘子。

很快,顾佳琪便抬起手抚上琴弦,先是一一试了音,便明白这具琴的音色。

小陈先生想必是高山流水雅士风格,这琴音偏沉缓悠长的。

适合在山腰凉亭中闲适而坐,问天问地问山问水问知音……

因此,她抚出第一曲,便是《关山月》,上次没有展示过。

《关山月》的曲子不长,考较指法,但在风格上很适合这具琴的音色。

按照她的习惯,反复来了两遍之后,就换了新的一曲。

《长相思》,旋律更加缓慢,仿佛亘古的山钟在山林中悠扬敲响。

还在外头走的一行人听见皓月楼里琴声悠扬,纷纷加快了脚步。

好在两天前大雪就停了,城中的积雪早已被清扫过,路面干净潮湿但不影响行走。

这就是住在大城中的好处了。

客人在门廊外新搭建的玄关木棚那里跺去冬靴上的雪水,这才在守门伙计挑起门帘后走进皓月楼。

“欢迎光临皓月楼!”

这是伙计们最熟悉而挂在嘴边的一句工作语。

随着从门口传来的声音。

整座皓月楼正在闲听顾家妹妹抚琴的跑堂伙计们,就知道来客人了,这才开始忙碌起来。

方掌柜见客人自己进了门,还是书院那几个常来的先生。

也没阻止,就让小伙计赶紧将营业的牌子放了出去。

顾佳琪抬头见是开张那天来过的几位先生,正好一曲方罢,连忙起身作了个揖礼。

在那几位先生摆了摆手后,连忙坐下,继续抚琴。

没有换琴,也没弹起那天的几首古曲,新曲是《寒鸦戏水》。

曲风与音色都很合拍,只不过这些刚在台子四周落座的先生们,却是目光惊讶地看了过来。

又是没听过的曲子。

他们当中也不全是琴艺高手,但也不是毫无见识的。

自小读书就学琴棋书画,再是各有所好各有所长,对一些知名曲目和古曲,也都是学过一些的。

但这丫头……每次都给了他们大惊喜。

这要真是个少年人,成为他们的弟子多好啊!

今天他们来得早,也不要雅间了,就在台子附近的桌子落座,为的就是方便听琴。

反而溪雪先生的字画,还没来得及再去欣赏。

当然,溪雪先生的字画在上一场拍卖结束之后的第二天就挂上了文友墙。

他们早就去看过了,鉴赏品评过了。

他们得出的结论,画技精湛但没到出神入化,但意境却很纯净。

就仿佛作画之人心境平和清灵、意志通透清醒。

从字画中看不出功名之心、看不出迷茫之意、看不出负面情绪,反而有种……

平安喜乐、愉悦安然。

就好像此时听见的那些平缓的琴音。

柳君逸和顾北彦亲自上前给几位先生送上梅花酒和糕点。

几位先生没有就点菜,只是又要了两道甜品,就静静地听琴了。

柳老夫人一直惦记着大孙子说的事儿,也早早地让柳老爷子陪着她过来了。

只带了两个婆子伺候,没带太多人,一进门就看见了坐在台上抚琴的人。

第160章 这是自认琴艺不如?

顾佳琪知道先生们在听她抚琴,也不敢大意,继续垂眸专注地抚琴。

又将三曲连弹之后……

脑子里一直没想起还有什么新曲,下意识就将上回弹过的古筝那几曲也弹了一遍。

换了琴,音色和旋律节奏也变得不一样了,此刻听起来就仿佛是新的曲子。

若非本就擅音律的人,怕是不会太快分辨出来的。

说书的秦先生小声告诉小陈先生,现在听到的都是开张那天的。

小陈先生一听,听得更加仔细了。

柳君逸那边,本来是安排了雅间,但是老太太看见未来长孙媳就不肯走了。

见到书院的先生都坐在台子附近,她也拉着老头子在不远的角落占了一张桌子。

虽然没有在台子旁边,但也离得不远。

原本酒楼里大堂的位置就是热闹而拥挤的。

楼上雅间才体面但也贵,正是彰显有钱有势之人身份的地方。

可是柳老夫人仗着年纪大了是个老太太,也不避讳这些,不怕人非议闲话,开心地听起了琴。

柳君逸送上一壶梅花酒和几样糕点,又送上两碗红枣桂花酒醪鸡蛋羹。

这才将顾北彦做了介绍。

知道是柳家祖父祖母,顾北彦也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小心守礼地请了安。

“琪儿丫头的亲兄长,不错的。”

见他守礼而不拘束畏缩,柳老夫人便微笑地夸了一句。

自从知晓那个丫头回家后的情况、知晓皓月楼这么有名的生意是那丫头家里的。

柳老夫人这几天没少拉着老头子打听情况。

柳老爷子却是从自家长子那儿知晓不但皓月楼,还有顺心酒楼也是顾家生意后。

这两家酒楼就是他时常去的。

听听书,看看生意如何,客人的聊天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