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192)+番外
这样丰明阳过来一家人聚一聚也方便。
只是丰明阳的媳妇宋玉儿带着两个孩子在这里住了两天后,就说想去城西。
不但能帮着干点活儿,孩子们在一块儿也有人玩耍。
其实是丰明阳在皓月楼太忙了,宋玉儿在这里住着拘束。
与李慧不同,李慧毕竟是在李塘村长大的,嫁进丰家就与丰家人在一起。
宋玉儿是县城粮行掌柜的女儿,一直住在县城里的,偶尔随丰明阳回丰家,也不会在村子里长住。
这就仿佛回丰家如做客,县城才是她的家。
何况丰明阳在县城买了自己的宅子,宋玉儿是女主人。
如今来到府城,顾家兄妹都在忙着写话本子,顾佳琪一天天在屋里也不知道忙些什么。
她与爷奶相处拘谨,与顾家姑母也不太熟。
两个孩子换到新环境没人陪着玩儿、外头风雪天里也不能到处跑,自然闷得很。
娘儿仨都很闷,不如搬去城西,还有丰常胜一起呢。
丰明阳也怕妻儿在这里,给姑母家添麻烦。
毕竟宋玉儿做事也不如李慧。
李慧是在农家长大的姑娘,平日里就做惯了家里活儿,来到顾家也是做事情勤快又主动的。
还有溪雪的身份是不能暴露的。
因此就同意了宋玉儿的想法。
宋玉儿带着两个孩子搬去城西宅子果然那边要热闹多了。
买了那几家人也有老小,干活儿的,帮看孩子的,还有几个小孩子。
丰明阳就只会在不那么忙时,晚上早些下工,自己赶了一辆皓月楼的马车去城西。
顾家这边,日子依然忙碌而平静地过着。
没了丰明昌的帮忙,顾岳祥和顾丰氏每天做糕点,只做皓月楼的订单。
天儿冷了,也不去街上吹着寒风叫卖。
如今皓月楼生意兴隆,闺女的字画也赚钱,早就不需要他们当爹娘的那般辛苦。
平时闲着,顾岳祥和丰老爷子就去照看南房那边温室里种着的菜。
如今顺心酒楼的冬季青菜,都是顾家这边出的。
反而是皓月楼那边以火锅和干锅为主,素菜以红白萝卜和大白菜为主,还有豆芽。
发豆芽很简单,早在枫林村时,顾佳琪就教过娘。
如今来到府城,厨房里墙角就搁着专门发豆芽用的矮筐。
烧炕的屋里也会有,这个搬放容易,暖和些发得快,记得时常洒水就是了。
反而是无炕不暖和的屋子里,容易结冰冻住,不利于生长。
丰明昌一家搬走后,顾佳琪又让爹和外公用矮筐装肥土种菜。
一筐筐地搬到了丰明昌家腾出来的空屋里,时常烧一烧地龙保持一定温度就好了。
至于潮湿也容易控制,以薄雪覆土等着慢慢融化即可。
淘米水、洗菜水都攒着呢,也是浇菜的好肥料。
顾家充分利用这些闲置的屋子,到是种了不少温棚菜出来。
顺心酒楼也因这些新鲜小菜,生意依然不差。
其他酒楼要从城外庄子上买温棚菜,成本要高得多了。
顾家则按应季菜加一成的价,供应给顺心酒楼,给自家赚点辛苦钱就够了。
顺心酒楼支付的成本依然便宜。
顾佳琪回到屋里,就拿了一叠空白竹纸出来,没有裁成书本大小,而是眼巴巴地望着柳君逸。
“琴谱应该怎么画下来?”
虽然她不是专业的音乐生,但她是自小儿当才艺所学。
因是古琴古筝,从一开始上课时,接触的就是古琴谱。
分弦位图和文字解析版,还是很容易理解的。
但她不知道这世界里的琴谱应该是什么样的。
原身小时候自然学过琴,不然她上手没这么快,柳君逸也不会给她准备一具琴。
但原身年纪小,又是请了琴师手把手教的,接触的琴谱并不多。
果然,柳君逸说道:“琴律谱和文字解析谱。”
“就你目前所有展示过的七弦和十三弦曲目,分开来印的话,得要四册,一一对应。”
“再加上溪雪先生的心得,也就是你要让琴师容易学会这些而提供一些你的练习心得。”
“恐怕就是四册话本了,只不过琴谱可比话本贵,何况还是已经有名气的溪雪先生整理?”
因此,得按大儒的身份来定价了。
说到这个,柳君逸也来了劲头,当下走过来,开始研墨。
“一会儿咱们一曲一曲来,你讲与我听,我来画谱。”
见他能画曲谱,顾佳琪立刻答应地应了。
顾北彦见没他什么事儿都想走了,但他又不能离开。
他家妹妹和外男在一块儿记曲谱呢,虽是正事儿到底也是不宜相处一室的。
但有他这个兄长在旁,情况总会好点,不至于招人闲话。
一直忙到很晚,总算完成一曲的音律版和文字版。
柳君逸有些犯愁。
这效率,明天最多两曲,他们还有其他事儿忙呢。
“我所学所想有些随心所欲,你再陪我弄两曲,剩下的我自己慢慢画吧。”
顾佳琪想了想,说道。
她只是不太擅长按这边的常识记谱,不是没学过,再摸索熟悉一下,兴许就能自己来完成了。
皓月楼还要抓紧招进人手培训,年后还要尽快派人南下拓铺。
柳君逸自己也还要读书备考、要回家过年。
而她还有八十幅画、四十幅字的订单,还要完成自家南下新增皓月楼的字画库存。
印刷琴谱,真是临时冒出来的一个计划。
若非赚得多,她都想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