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198)+番外
只略去了在府城自家的富贵酒楼大厨房里,遇见来卖食方的顾家人一事。
那时的琪儿为了赚钱专程跑来府城卖食方,心里肯定也是想着他的。
只是这种事他并不愿意传扬出去。
因为那时的琪儿是落魄的。
他自己知道就好,却并不愿意被别人说来道去地议论。
“你那小媳妇,多年以前我应该见过一面的。”
“那时还跟着你逛街呢,小小一个,怯怯的。”
宋君泽听完一脸感慨。
也不知道是感慨真假千金一事。
还是感慨好友的小媳妇都长大了,他媳妇还不知道在谁家。
“没想到,小琴师竟然是个小丫头。”江鸿飞也是一脸感慨,有些接受不了这事实。
他也买了溪雪先生琴曲谱,最近也有在家练琴呢。
一边练一边拼命想小琴师在皓月楼里抚琴的状态。
他还想着要不要上顾家拜访顾四郎,顺便讨教琴艺呢。
既然是柳君逸的小媳妇,那就不方便了。
柳君逸见他们感慨得差不多了,这才将家里的情况又说了一遍。
几人吃惊地瞪着他,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都是前程似锦少年郎,意气风发心怀抱负的读书人。
家里边也在给他们相看人家了,只不过怕影响他们乡试,并没有大张旗鼓。
但也不至于让女子在他们的院中随便出入啊。
越是这时候越是避嫌着呢。
他们几个性情相投,也非那贪色之辈,十七、八的年纪屋里都没丫环伺候的。
只不过是乡试之后定亲,还是会试之后再谈亲事?
这才是他们家中长辈在操心的事情。
这柳家大夫人咋想的?
这种自败名声的事情居然会做。
真要发生了什么,就算柳、张两家不得不再次联姻,这柳家和张家的颜面都不要了吗?
就算亲事办得再风光,怕也是在宾客们的嘲笑声里喝喜酒吧。
何必呢。
这次,几人真是不如如何感慨了,最后皆是同情地看着柳君逸。
“你那官家娘若不同意,就算你家中全都同意,只怕你亲事也不太顺利吧。”
“你娘是个强势的,若真闹起来,只怕顾家也不高兴,你媳妇也难做。”
“就怕到时张家也不高兴。”
“虽说是你外祖家,但你入仕……总不好得罪张家,左右都是你担着错啊。”
这么一说,几人的目光越发同情了。
柳大夫人再怎么闹,也是柳家的家事,柳家在府城还是能掌控住局面的。
但若得罪了张家……
若张家也如柳大夫人这般强势,不喜晚辈反抗自己权威,那后果是很严重的。
柳君逸听后自嘲地一笑,叹气道:“有时候我也怀疑,我是不是也是抱错的?”
人家说父子没有隔夜仇,又说虎毒不食子。
可是像他这般自小便极有读书天赋,且聪慧懂事的继承人。
身为亲娘为何不喜他?凭什么不喜他?
“世上哪有这么多真假抱错啊。”宋君泽没好气地笑骂了一句。
“你还是早作打算吧,今儿都上元节了。”许长卿提醒道。
“过了正月,你那表妹何去何从?她一回京城,你铁定得罪外祖家了。”
许长卿的话,让几人又沉默起来。
柳君逸却笑了笑,端起茶杯喝了口气。
这才道:“我和父亲谈过这事。”
“张家这么多年得我柳家财势扶持,也只是六品到五品的前途。”
“但张家拿捏着我们柳家太久了,柳家想要撑起腰杆还得自己硬气些。”
“就算因我的亲事得罪了张家,张家暂时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除非我真的不是我娘生的,张家也不想我入仕途有出息。”
“不然,张家应该没有理由急着斩断我的仕途。”
“张家目前也只有我外祖和大舅有官职,其他人读书没一个上进的。”
“只要外祖他还清醒,就该知道我若入仕,对张家也有好处。”
“若张家分不清形势,那么,我是得罪了张家,张家同样也得罪了我。”
“到时就看谁出头更快了。”柳君逸呵呵一笑,并不着急。
第174章 想到保媒的问题
当然,对外只能这么说。
总不能说张家其实不足为惧。
而柳家还是要多几个入仕子弟,才能真正摆脱张家的拿捏吧。
但是在座的都是有见识的读书人。
知道张家目前只有两人入仕,这么多年来就是靠着柳家的财势,在京城过得很富贵。
否则,京城可不惧五品小官。
无钱无势的五品小官,估计和他们府衙的主簿也没什么不同。
许长卿的祖父就是府衙的主簿,正六品。
既然柳君逸心有成算,几人也没那么担心了。
不过仍是提议,要找有威望的人给他们保媒。
不然顾小四就是进了柳家门,怕也容易被人轻看。
顾家的情况,他们自然是早就知道了,他们与顾北亭也算是熟了。
顾北亭农门出身,性子沉稳、品行端正,可不会满嘴胡绉什么虚话。
从一开始就没讳言过,他的农门出身。
只不过,大家了解的只有顾家的皓月楼发家史,还有酿酒作坊和话本子生意。
其他到是还不知道。
顾家的家世和家底自然都还比不上他们几家,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与顾北亭结交。
何况顾家小四是小琴师?
他们并不想看到小琴师被柳家轻视,被柳大那个强势娘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