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231)+番外
他们这些个在府城乡试上拔尖的人,希望到春闱上不要掉队了。
说到这个,高中的喜悦很快就如吃了一大口薄荷糕,凉透了。
顾佳琪在大书桌后作画。
打算带一批字画去京城,万一有遇到要送礼的情况,溪雪先生的字画或许用得上。
听到俩人在那儿自我复盘科举路,心性也跟着冷静下来,明白自己要什么、明白自己要做什么。
她也没多说,就含笑听着。
最后还是提醒了一句。
“逸哥哥,想必此时柳家那边很是热闹,正好后天又是成亲之日,亲戚们来得快的也该到了。”
“你不回去露个面儿?还有外头读书人之间的道贺应酬,就算不摆流水席,皓月楼这边要不要打个八折?”
“还有大哥,你中了举人,要往村里去信吗?要回县学吗?”她说着又看向大哥。
柳君逸只是随意地摆了摆手。
他其实就是故意在这里躲清闲的。
现在就回去估计得累死,等傍晚了再回去,自家人庆贺一下就算了。
亲戚们最迟明天就会到了,横竖明天也热闹,何必今天就开始热闹?
顾北亭这边却是沉吟了一下,说道:
“来乡试之后我就没回去上过课了,是该回去拜谢师长的。”
和府学、墨风书院一样,考生考完之后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
又是交过秋季束修的,很多人回去会继续上课。
哪怕考上了,跟着师长再读一段时间的书也没什么。
但若考上了准备春闱的,师长们还会专门开班讲历届春闱试题、策论破题。
以及细讲京城局势、在外处理各种事情的经验和礼仪。
学子们来自不同阶层和环境,若无师长教,他们如今懂得那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以及前人的经验?
因而,有人会继续在春闱班里学习,也有人回家温书备考,各凭本事了。
但顾北亭如今住在府城了,于情于礼都要回一趟县学。
“这一趟回去,恐怕还要摆几桌谢师酒,还要给师长们准备一些礼。”
顾北亭思索着要做的事情。
毕竟这一年来已经历练出来了,这些人情世故自然老练了。
“今年的桂花酒、福琪轩的糕点再加上好些的砚台,那些字画也可以。”
顾佳琪替大哥张罗主意,随手指了指自己这两天完成的字画,虽然不多,总是有货。
“那些琴曲谱三套你也可以带些回去,有喜琴的先生、书院掌院,都可以送。”
“曲谱更好送,毕竟印起来容易,我的字画还要时间去画,数量太少了。”
顾佳琪想到最近忙着赶话本进度,并没有多写多画,纠结地蹙了下纤眉。
“嗯,曲谱可以每位先生送三套,就说是自家印的。”
“溪雪字画就不送了,若有先生主动问起再说,反正今年也没拍卖了。”
“毕竟你的真实身份在书院已经暴露了,谁知道府学那些先生还有县学又知不知情?”
顾北亭说到这里笑了一下,无奈道:“咱们也不知道那些师长们私下的交情圈子啊。”
这也是顾佳琪完成皓月楼订单之后,再没有拿出字画去拍卖的原因。
在溪雪身份揭开后,她的字画应该是不能再随便拿出来了。
若到拍卖上没人竞价,那就是自己垮了,还会连累前面拍卖作品。
当然,现在都只是他们自己猜测,也不知道外面到底是什么情况。
顾北亭准备明天回一趟县学,要带回去的谢师礼也差不多确定下来。
之后去告诉爹娘,爹娘却说不回村里了。
其实今年回村做客时,他们就将村里的宅子和田地交给村里照看了,那时就不打算回去了。
第203章 柳君逸双喜临门
只要给村长去封信报喜,并且交代以后老太太的奉老银从村里作坊划出就行。
作坊分利给顾家的钱,先由村里收着,只要帐目清楚就行。
另外作坊给顾家的分利,直接用来买田地,村里没有田地可买就开荒,交给村里人种。
卖粮钱资助村里娃上学,也就是去年他们在村里时说的那般。
只不过,顾家搬出来了不再回去,顾家留在村里的利益也不用直接交给顾家。
除了老太太的一年二两银子,剩下的就是以顾家的名义资助村里娃读书。
所有村里娃都必须读满十年书。
得过顾家资助的村里娃至少要考个童生功名,不然就要返还这笔资助钱。
这个要求是顾佳琪当初提的。
不然,秉着有便宜不占是笨蛋的原则,喜不喜读书、有没有天赋、供不供得起读书……
所有人家都来占上这便宜混玩十年。
村塾先生也无所谓你读不读,反正收满十年束修就行了。
顾家是好意是善心,但也不能被人当冤大头。
虽然春天时还不知乡试情况,顾家却是早有家底。
因此,顾岳祥就直接与村里签下了这样的资助文书。
并且还强调了只要考上了秀才想做工,可以优先考虑顾家的产业,若考中举人,必资助赴春闱盘缠。
而顾北亭去年承诺的,乡试中举后十亩田的免税机会交给村里。
正好顾家买田地也是为资助束修,这机会就仍是记在顾家也就是顾岳祥名下。
顾家增加了十亩田,实际交给村里使用。
村里也算从各处扒拉到不少利益,又有酿酒作坊稳定出货。
因红薯作坊经营也不错,今年几乎每一家都增加了红薯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