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258)+番外
他得去将今天与亲爹谈成的事情,告诉柳家爹,让他彻底放心。
没想到,去了他爹书房,祖父也在,似乎真的都在等他似的。
他便将经过又说了一遍,包括洛勋齐的承诺和后来与江家一起商量的事情。
柳家和总算露出一丝笑容,叹道:“孩子,这样就很好了,于你、于柳家都很好了。”
张家也逃过一劫。
柳家和随后又想请洛勋齐吃饭,只不过柳君逸不想暴露身份就不能太高调。
主要是府衙那边的大人们肯定在猜测了,也会关注他们这边后继的。
这顿饭不太好请。
柳君逸想了一下,提议去他城南的小院子,让余家婆媳做一桌酒菜就行了。
到时就他们三人吃个家常便饭。
既然两边都是爹,以后总要习惯往来,不能让他这个当儿子的难做。
父子商量好这件事,柳君逸又说起字画的事,找老爷子借字画。
柳老爷子当然一口答应,大名鼎鼎的溪雪先生还是他孙媳妇,赚钱做人情的事,当然要支持。
之后,柳君逸便回自己院子去了,书房中父子又说了会儿话这才各自回去歇息。
第二天早饭之后,柳君逸就带着装裱的没装裱的字画出门了,顾佳琪继续在书房赶话本进度。
柳君逸去了字画铺子之后,再去了文风小筑接洛勋齐到他院子说话。
看他仍称“洛大人”,但态度已比成亲那天缓和多了,江老院长和江祭酒颇为欣慰,也没跟着打扰他们。
到了书院附近柳君逸的小院。
看着安静闲适的环境,听着柳君逸说起他过往读书的情况,洛勋齐心里对柳家也多了一分感激。
虽说孩子被人家捡走了,但这些年来也将孩子好好地培养出来了。
若是被其他人捡走还不知是什么命运。
不谈这些年失子之痛,就结果而言,他确实欠了柳家一个恩情。
父子在书房泡茶闲谈,气氛又融洽了不少。
洛勋齐也给柳君逸谈了不少朝堂之事,以及权贵阵营。
从他口中说出之事,比去年郑先生说的要更精准明确。
再晚些,柳家和带了不少礼物过来,说是府城以及德清州的特产。
他没有直接送与洛勋齐,只是解释怕柳君逸来不及去置办,就代为准备了一些让洛勋齐带回去。
是柳君逸长大的德清州的特产,这份意义就是不同的。
看他一个商人确实很会办事,洛勋齐对他也和气了不少。
柳家和还带来了以洛云潇名字拟写的新婚书,以及旧婚书,让洛勋齐过目。
洛勋齐知道这是孩子最在意的事情,现在就重定婚书,是让孩子安心。
他没说什么,当下就签了自己的名字,又将随身带着的小印盖上了。
之后只要再找江老爷子这个保媒人签名画押,证人依然可以是府城那几个大儒。
新的婚书会在春闱之后,柳家和再去找那几个大儒解释原由,那时候柳君逸的身份想必已经传开了。
他这样的安排,柳君逸很满意,洛勋齐也同意了。
忙完婚书的事,柳君逸去安排中饭。
余家婆媳早就得了消息备了些菜,余老头又去皓月楼买回来两个干锅。
柳君逸院子就有去年的桂花陈酿和梅花酒。
父子三人在小厅里入席。
柳君逸倒酒时便有了主意,喊柳家和“爹”,喊洛勋齐“父亲”。
原来在柳家,是要遵从张氏的官家规矩,喊父亲不喊爹,喊母亲不喊娘。
自年前母子因张家表姑娘一事撕破脸闹僵之后,柳君逸就不喊父亲开始喊爹了,打定主意不听母亲的话。
没想到如今却有了两个爹,这改口到也合宜。
柳家和很满意。
洛勋齐到没什么想法,只要孩子肯喊就行,在京城大家族里,也确实是这般称呼的。
柳君逸让两个爹都有了位置,两个爹在酒过三巡之后也少了拘谨,开始称兄道弟了。
酒饱饭足之后,柳家和识趣地起身告辞了。
柳君逸让亲爹在他屋里小憩,他想了想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回书房开始看书。
小媳妇成亲当天都不忘赶话本进度,他岂能落后?
谁也阻止不了他春闱金榜题名的道心。
洛勋齐睡了一觉起身,在外头看书守门的小福小顺连忙告诉了柳君逸。
柳君逸喊余婆子送来热水给洛勋齐洗脸,又亲自泡茶。
看他态度殷勤了很多,洛勋齐眼角湿润,连忙将帕子在脸上擦了擦,心里很是熨帖。
孩子的别扭劲儿过了,嘴上不愿,心里其实还是亲近自己的。
洛勋齐知道孩子之前在书房看书,也要去他书房。
父子在窗下软榻坐了,一边喝茶、一边吃着糕点,透过窗子看向外头。
红梅不到开花的季节,石榴树上挂了好几个果实。
“我今晚就住在你这里,明天从这里出城低调一点,重阳诗会我就不参加了。”
“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和府城这边的同窗们以文会友,不用急着去京城,也不用担心京城那边的事情。”
柳君逸明白亲爹的意思,说道:“我应该会九月初十就出发去京城了。”
“江世叔原本是要跟着我们一起回京,路上也有机会指点我们读书。”
“只是我怕在府城待久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问我与你相像之事。”
“就算当时在场的人知道不能乱说,风声是肯定会传出去的,能避开就避开一些。”
“去京城后我便闭门读书了,不会与太傅府往来,有什么事情你让人到城西明阳二街青竹巷去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