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296)+番外

作者: 燕乐行 阅读记录

徐清风解释在人群里听来的一些话。

而这些话,也算是为大家解惑了。

乡试之后高中解元就得意忘形者,有。

视功名为名利之路而进京后忙于结交机会、应酬人脉导致未能专注于温书者,有。

各种原因而状态不好的,自然就直接影响到考试结果了。

但总而言之,这些时代的科举要比顾佳琪经历过的高考环境好多了。

同是万人过独木桥,但高考又有几次重来的机会?

而这些人这一科失利,三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可以活到老就考到老,机会多多全看自己。

但她很庆幸,自家夫君和兄长首考就过了。

就连她家大哥前面没有那么多资源,如今也把握住了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从而展现了自己的才学和价值。

果然……心中无女人,拔刀自然神!

顾北亭是这群人当中年纪最大的,也是考上秀才最晚的。

最后却在乡试时跟上了大家的脚步,一起来到了春闱,还是头榜二十二名!

就算这个名次是那些解元的失利而腾出来的位置,那也是顾北亭自己努力的结果。

大家都很高兴,当即点菜准备大吃大喝一顿之后,就回去继续闭关。

已经在会试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殿试也不能输啊。

第260章 将功名带来的荣耀给柳家

没多久其他去榜前凑热闹的一大群人也过来这边找他们了,纷纷向柳君逸他们几个道贺。

那些人也在头榜占了二、三十个位置,剩下的也抢占了二榜靠前的位置。

从总人数上看成绩排名,他们德清州这次靠前名次多,是占着大势的。

包间太小,柳君逸立刻让人去包下这家酒楼所有的空包厢,不够再往大堂占桌。

大家排着队互相道贺、喜气洋洋好一阵寒暄之后,才纷纷去寻桌吃饭。

知道柳君逸他们打算吃了饭就回去闭门读书为殿试做准备。

其他上了头榜的也不敢大意,还是选择跟着第一名走。

其他只在二榜的则另行聚在了一起说起正事。

二榜、三榜都没有殿试。

也就是说他们的科举到会试就完成了任务,接下来就是等着吏部下达任命文书,即为派官。

得了官职就可上任去,没得官职只能继续等。

有人要等几个月,有人可能要等几年,甚至有人考中了和没考中没什么差别,一辈子都难盼到一个官缺。

这一科,德清州来的两百多人除了少数在二榜末或三榜上的没往柳君逸他们跟前凑。

其他本来就交好的那一大批人,可不讲究这些,看完榜凑完了热闹就立刻跑来找柳君逸了。

而这些人其实都是柳君逸同科或年纪差不多的府学、墨香书院和县学里原本交好的那些人。

原本就相熟才更好巩固交情,原本不太熟的也在柳君逸成亲时打上了交道。

但总有些不合群、有自己想法的、关系不好的,这时候也会自成圈子或去结交别人了。

吃完饭,柳君逸带着顾佳琪坐马车先走了,江鸿飞则是回江家去。

会试放榜就会报喜,前十名都会有专门的人登门报喜。

江鸿飞没在京城浪费时间,但他的身份在学政司是有记录的,江祭酒的嫡长子呢。

因此,他考上第十名了,报喜的人自然会往江家去。

至于柳君逸?

他填的在京住址是正阳二街杨柳巷柳宅,他是以柳家和嫡长子的身份参加春闱的。

这个从他考童生时就是这个身份。

只不过去年秋冬,柳家和接回柳君钰回府城后开祠堂、办白事开始,柳君逸的身份在府城便传遍了。

从柳大公子变成了柳二公子,从嫡长子变成了养子。

但这些变故还没有传到京城来,京城知情者也不会往外说。

因此,他科举的身份依然是柳家和的嫡长子,住处还在杨柳巷的柳宅。

而他也早就和柳宅的管家交代过了,若春闱放榜有人登门报喜,准备大红包照常招待便是。

至于其他的,就说他与同窗们在一起还没回来,而主家在德清州呢。

因此,即使放榜了,柳君逸也没打算回杨柳巷柳宅去。

至于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张家得知他考中会元又是什么态度?

都不重要了。

他不能再回柳家,但他会将功名带来的荣耀给柳家。

他们回了明阳二街青竹巷的宅子,其他人则会在外头四处再逛逛,与那些相熟的、不相熟的考生们再寒暄应酬一回。

之后,落榜的要回乡,二榜、三榜的要留下来等放官,还得另行找地方住。

盘缠够的能长居客栈,盘缠不够的就要早作打算,不能客居京城穷困潦倒还等不到放官啊。

柳君逸刚回到家中,管家就抬来一口箱子。

“这是常来寻公子的那护卫送来的,说是贺礼。”

管家并不知道洛家的事,但洛家有专人与柳君逸传信,管家到是认得的。

柳君逸让人将箱子送到他主院的书房,便挥手让人退下了,他和顾佳琪打开箱子一看,里边竟是两只小些的箱子。

再一一打开,就见一箱子装的全是册子,随手打开就看见册子上写的都是类似手札的内容。

他看了看,诧异地嘀咕:“好像是祖父这些年处理政事的记录,这是……”

“不会是想教你处理政事吧?”顾佳琪也好奇地凑过来看了两眼。

这不是正规的政事奏疏或是文书,更像是处理事件的一个总结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