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33)+番外

作者: 燕乐行 阅读记录

“不管亲事最后的结局如何,以他和我过往的情分,卖酒这件事他还是帮得上忙的。”

“只要我家的酒好,价钱合适,未来我们不卖糕点只卖酒,也可以稳定赚上一笔了。”

“糕点确实不是长久买卖。”说到糕点,顾北亭微微蹙眉,有些无奈。

“县城已经有人挑着担沿街叫卖绿豆糕了,我们家离县城远,又不是每天都去,论便利没优势。”

“如今的优势也就是桂花糕,还有能在县学卖掉一些,论长久,与酿酒相比确实不划算了。”

顾北亭说起前晚回来没有提过的事情。

“糕点是当时能做的低成本买卖,我没打算长久去做的,酿酒并找到一条稳定供货的渠道,才是。”

顾佳琪坚定地道。

第29章 离不开人手

吃完早饭,顾佳琪收拾厨房,顾北亭去河边挑水。

兄妹俩忙完,就在屋里读书的读书、抄书的抄书,并没有去地里看忙碌着的爹娘。

顾岳祥和顾丰氏正在菜地里忙着锄草、浇水。

这些日子不是去县城卖糕点,就是在河边捞鱼或是去买坛子做桃肉果脯,还要忙着将地里的黄豆收回来。

过了中秋还要收稻谷、收红薯和玉米。

要忙的农活儿太多,若还要隔天往县城跑,其实并不容易。

糕点虽然赚钱,但他们农家人依然坚信,田里庄稼才是立家根本。

顾佳琪抄了大约半个时辰的书,便停下了笔,思索着其他买卖了。

刚才听到大哥说接下来要忙的农活儿,还打算节后再请半个月的假回家干活儿。

她就不禁思考起来。

绿豆和黄豆可以做糕点,稻谷是口粮。

可以后有赚钱路子,就没必要将稻谷都卖了再拿杂粮粗粮当主要口粮。

赚钱的第一目标,不就是为了改善生活吗。

顾佳琪想到什么突然有了主意,拿了一张空白竹纸铺在桌面上,开始画装备图。

除了最开始的月饼模具和后来的酿酒装备,她又想到了曾在同学家里见过的做红薯粉的装备。

这世界无法对应她熟悉的历史背景,但这世界里红薯早已普遍种植,这季节已进入红薯丰收时节。

红薯丰收不过是穷家人的粗粮,城中百姓会用来蒸了吃,街头也有烤红薯卖。

这已是红薯最常见的吃法了,除此便是易种、产量高且能久储存的价值,而大量种植下来。

若她做成干红薯粉,不是提高了经济价值?

顾北亭过来看妹妹时,见她在窗前伏案画图,不由惊讶,便靠在窗侧朝里看着。

顾佳琪抬头,见是大哥便笑着将手中的图纸递了过去。

乖宝宝交课卷一般,逗笑了顾北亭。

在看过图纸之后,顾北亭脸上的笑容便郑重了几分。

“琪琪,这是?”

“做红薯粉的工具,用这个可以将红薯做成干货,成本低,价值高,吃起来更方便还好吃。”

顾佳琪大略说了一下红薯粉的制作过程,以及她对吃法的“构想”。

顾北亭听得欣喜期待不已,笑道:“这比面条还好呀。”

“街头的面摊都可以增加红薯粉买卖,中用局限在阳春面还是肉丝面、鸡汤面了。”

顾佳琪笑着点头,接着说起做这个作坊的难处。

难处不在成本,而是人手。

只要涉及到人就会有很多麻烦事儿。

作坊是工厂但又不是工厂,因为管理上还难以实现科学化。

人心不足就容易生出事端,而目前她还没有能力实现管理流程。

原本,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村子里推行,与村里合作,有村长和耆老帮忙管理是最省事儿的做法。

村里人也多个赚头,自家借力赚钱。

但——

家里借驴车去县城卖糕点,原本也是小本买卖,可是村里人却多数都吵着要加租金。

她可不信,别人家借驴车用时会出到三十文,但是村长在顾家第一次借驴车时,就从二十文的行价直接提到了三十文。

一个村子正劳力一天的工钱行价,不过二十文。

租一天驴车直接涨到了三十文。

也行,顾家毕竟是借去做生意,不同于寻常使用,没什么好说的。

但在几次之后村里人又闹着要涨到五十文,反倒是村长做了个中间人情,折中到四十文。

这就叫人心不足无底洞了。

买一头小驴子一两银足够,买一头成年驴也就二两,加上打车架不过两百文。

一天租钱想要五十文,租多少次就够买一头驴了?

村里人家这种见不得别人好的风气,让顾佳琪心里一直信任不起来。

毕竟她穿越之前,也是在小镇上长大的,有些同学还是农村的。

没有大城市里的忙碌和距离感。

小镇上许多人家也是经常鸡飞狗跳、为一条巷子一块砖的界线都能打起来,为一个停车位也能各种斗法……

这种事儿时常发生,更别说她自己就有不少亲身经历的那种当面笑、背后刀的事例。

见不得别人好的各种唆使、阴阳怪气、坑人的行为,更是从农村的鸡毛蒜皮到城市的职场,她见多了。

如今她生活在这样的村子里,心里难免要戒备一些。

赚钱是小,不能招事儿,更不能招祸。

可她也明白,若自己事事谨小慎微,又如何实现发家致富的目标?

光靠自家这几个人日夜忙碌,作坊产量是高不起来的。

想要赚钱就要提高产量,就离不开人手。

顾佳琪迟疑着,将自己心底的疑惑说与大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