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35)+番外

作者: 燕乐行 阅读记录

顾岳祥将驴子牵回来的时候,顾北亭带着顾北彦也去了一趟李木匠家里,将车架拖了回来。

顾家买驴又打了车架,意思很明显了,村里人议论纷纷,田畈这边的人家更是都跑来看驴车。

“岳祥兄弟,你家的驴车以后也会对村里人借用吗?”

“岳祥啊,这驴得要二两银子吧?这糕点生意很赚呐!”

“你家以前也不做糕点买卖啊,怎么突然就会做糕点了呢?”

“……”都多人都在打听。

顾家几个月前为了顾大郎进县学之事,还在四处借束修银子呢,这才多久就买驴车了。

顾岳祥笑着应对大家的好奇。

糕点什么的没说赚没赚,只将顾北亭知道的消息告诉大家。

“这糕点都是我闺女教的,正好家里收了黄豆、绿豆,就试着往县城卖了卖。”

“只不过这生意也不长久,大郎说县城那边有人看我们沿街叫卖,已经有人跟着学了。”

“我们也不是每天都去,不过是仗着大郎在县学认识的同窗多一些,能帮着卖掉一些。”

“趁着收粮之前还有些空闲时间,就往县城跑跑,忙秋收就不得空了。”

“家里买辆驴车也是图个出门便利,我家琪丫头可吃不了走远路的苦,以后去镇上、去李塘村方便一点。”

顾岳祥这么解释,村里人听着好像是个理儿,又觉得有什么不得劲儿。

好在,顾岳祥也没落下大家另一个关心的问题。

“借驴车这事儿我不太好说,毕竟村里有驴车,多少钱一天都是村里人定下的规矩。”

“我若从中搅和一下,这不太好吧?”

“我只能说,若将来哪家有什么急事儿需要用到驴车的,村里驴车又不在村里。”

“那时给大家紧急搭把手,还是可以的。”

“毕竟咱们都是枫林村的乡亲,我们很多人都是一起长大的,我就不说那生分的话了。”

顾岳祥最后这番话,比前面的解释上道多了,也有人情味儿,顿时让许多人家都心中暗舒了一口气,开心起来。

村里驴车原本是二十文的租钱,因为顾岳祥借车卖糕点,许多人都去村长家里闹过,起哄提价。

如今顾岳祥自己买驴车了,他们很怕顾岳祥在租钱上刁难人。

没想到……

是他们小人之心了。

以前起哄过、闹腾过的一些人,还有些惭愧地低下了头。

第31章 顾家两房关系不睦

“这亲闺女给人家当了假千金就是有好处啊,回来没几天,糕点买卖跑起来了,驴车也买了。”

突然,人群后面传来一道尖锐的嘲讽声。

众人扭头一看,发现是顾家大房嫂子顾姜氏。

顾家两房关系不睦,起因就是妯娌关系不和。

顾丰氏进门之后因娘家比姜氏殷实,被顾姜氏嫉妒,总在老太太跟前挑拨。

老太太原本因顾姜氏生的是闺女而不喜她。

只是顾丰氏娘家虽然殷实,但娘家也是个厉害的,并没有给外嫁闺女多少打秋风的机会。

但顾丰氏进门生了个儿子,那时老太太还是更喜欢顾丰氏这个小媳妇一些。

但……顾北亭出生两个月后,顾姜氏也生了个儿子,顾姜氏因生闺女被压制的腰杆一下便直了起来。

经常在家指桑骂槐、打狗撵鸡。

就连坐个月子都要和顾丰氏攀比,指责顾丰氏出了月子却不照顾她坐月子,让她受累了。

此后一直喊腰疼逃避干活儿,没事也得骂咧几句,让她干活儿必与顾丰氏争吵。

后来,老太太总不能在顾丰氏那儿讨着便宜,慢慢就帮顾姜氏搓磨顾丰氏。

顾岳祥那时常在镇上或是县城找活儿干,回家总能撞见自己媳妇被娘和嫂子欺负。

争执了几次,与大哥也吵了几次。

直到一次大房三岁多的闺女顾荷杏按着才一岁的顾北亭打。

刚学会走路的顾振飞颤巍巍地去地上捡泥块儿,朝被按在地上的顾北亭这边扔。

姐弟两个年纪小小连话都说不明白,却也学了顾姜氏那一套骂骂咧咧的话。

老太太在跟前却不管,还骂顾北亭帮了顾丰氏,是白眼狼趁早打死算完。

为这事儿,顾岳祥大闹了顾家,在家打砸拆家闹得老太太在院中打滚也没能消停。

后来,顾岳祥要分家,扬言不分家就烧了这家,谁也别过了。

为此,就连村长林长顺都给惊动了,带着几个耆老过来劝顾老爷子把家分了。

顾岳祥当时回家还没结算到工钱,只是放假才回的。

可面对身无分文的他,老太太扬言一个子儿也不给,让他们直接滚出去。

后来顾老爷子将村南田畈这边的两亩肥田、两亩贫田和一亩山地都分给了顾岳祥。

这田地都挨在一起,不全分给他,大房那边也不好过来收拾,分给他,村里人也能理解。

山地还好起新屋子。

大房那边与老人一起,得了更多田地和老宅还有老宅旁边一小片竹林子,地边不有几棵果树。

至于公帐上的钱和物?

老太太要死要活地不肯分,顾老爷子也就真的没分。

只让顾岳祥将他们自己屋里的东西和顾丰氏的嫁妆带走。

顾姜氏见分家了就嚷着要二房赶紧搬出去。

现在老宅是他们大房的了,她可不允许外人还在家里住着,浪费她家的口粮。

顾岳祥从村里借了驴车,就将他们二房的东西搬上驴车,顾丰氏抱着顾北亭,便离开了老宅。

分家没拿过一个子儿现钱,连碗筷都没给,却要每年给二两银子奉老银,不然就是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