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45)+番外
顾北彦拿了几个月饼悄悄去了一趟林家,和林云山约定了明天寅时初刻出发。
当晚一家人忙到亥时中刻,才分批去睡觉,继续负责留守的顾北诚和顾佳琪是最后离开厨房的。
到丑时中,顾岳祥和顾丰氏是最早起来忙的。
今天上午要送的订单、要卖的货都已经在昨晚做好了。
他们早起除了装上五筐,也赶了今天要做的第一批月饼坯子出来。
等顾北诚起来,两辆驴车早就走了。
他看一眼妹妹屋里紧闭的门,便先去厨房一个人忙了。
今天是两辆驴车,车后头没坐人,能多绑一只箩筐,需要的货也就更多了。
等顾佳琪睡醒,外头天色微亮,她连忙起身不敢怠慢。
原身毕竟是在傅家娇养长大的。
便是有她从小吃得苦也很努力的社畜穿越而来,辛苦了这几天也是有些吃不消的。
家里人也明白她年纪小太辛苦,都没有叫醒她。
好歹睡了个饱觉,只是心中藏着赚大钱的重重心事,到底是不能无忧无虑地睡懒觉。
兄妹吃完早饭还分享了一个热乎的红豆沙月饼,又继续忙碌起来。
上午,顾岳祥和顾丰氏赶驴车回来,就喊着赶紧装货,还要赶回县城去。
他们一早先将订单的货全送了出去,收货的附近有客人闻风而来买货,销量确实很好。
等遇到正沿街叫卖的顾北彦和林云山,将剩下的一筐货交给他们,就赶紧回来继续拖货。
将两袋子铜钱也带了回来,匆匆交给了顾佳琪收着。
做这种小买卖,大家都是用铜钱交易。
识趣明理的也不会拿银锭子、银票或是太重的银角子出来,小走贩根本没可能给你找零。
单价和数量也都是明确的,因此每一个顾客想买多少,都不存在找零。
已收的铜钱也不用留在顾北彦那边,全给带回来了。
根本没空闲吃饭,顾丰氏拿了几个窝头带上,又装满几竹筒茶水,就匆匆上驴车走了。
到中午时,顾北彦和林云山也回来了。
顾佳琪摊了鸡蛋饼子,裹着油炒的香葱酸菜,兄妹还没有开吃,见他们回来赶紧先给他们吃上。
林云山也没有回家,就在顾家吃了几个酸菜鸡蛋饼,喝了一大碗小米粥,俩人又带着五筐月饼出发了。
今天又收到不少店铺和作坊的糕点熟客订货。
见他们驴车上的货不多,纷纷说今天天黑前送到的都可以。
甚至还有人说,明天早上送来的也行,家里待客也到中午、晚上了,只要不是明晚送货都好。
这样的订单很多,要订的数量却不多。
还有一些人也是县城糕点铺子已经供不上货了,纷纷在街头寻找顾家的驴车。
总之各种原因,让突然冒出的顾家月饼生意持续得不错。
顾北彦带回了新订单消息,顾北诚和顾佳琪也不敢松懈,连忙继续赶货。
好在当初准备材料时就按一万个月饼的量来采备的,毕竟这些货哪怕用不完,之后还有重阳节呢。
因此也是忙而不乱,只要勤快些,货总是能补上的。
这一天卖了四千个月饼,妥妥地纯赚八两银子。
昨天是收入八两,纯赚三两二钱。
照这势头下去生意还是不错的,可惜……
明天就中秋节了,能赚钱的也就这两天半,风头太短了。
在县城盘一间小铺子卖糕点能赚多些,但……
一间单铺头带一进小院的铺子,在小街也得二百两银子,藏在巷子里也要个一百多两吧?
在大街繁华之处更别说,三百两到五百两看形势、看运气。
这是从原身记忆里找出来的对县城的认知。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县城花几十两到一百两内寻一处不错的居住院落,再在街头摆摊或是沿街贩卖。
这是她现在能想到最好的经营之道了。
这一天支付了村里的驴车租钱四十文,支付了林云山工钱二十文,还有十个月饼。
昨晚顾北彦拿过去的几个月饼不能算,那是他与林云山作为发小兄弟的情分。
这些送出去的月饼和在县城赠送的几十个月饼,都算进了今天的成本里。
这些成本当初为了算帐方便,统一按三文一个的数目扣去,实则是有些宽松的。
毕竟要分摊的石磨、驴车都是要长期使用的。
还有自家的人工,使用材料越多越划算的细节,都可以将这些赠送月饼的成本给包含进去。
晚饭桌上,一家人又兴奋地数完了钱,说着明天的事。
第40章 你怎么跑到我家来了?
明天还有一些小订单要送,也有一些要走亲戚的从外头来或是要出城去。
还有在县城做工、跑买卖的人,也要放假回家过节。
三文钱的糕点好卖,五文钱的月饼当然只会更好卖。
就算没有订单,零卖也能还卖掉一些的。
一家人说起明天的买卖,并不担心。
不过为了慎重起见,他们也不会再搞两辆驴车拖货。
就准备一千个月饼,卖完回家,卖不完也会到下午就回家休息。
晚上,一家人赶完一千个月饼就早早歇下。
第二天依然是那么早。
只为了能早些到县城,让那些早上要买月饼走亲戚的人,能够及时买到他们家的月饼。
等顾佳琪起来的时候,就看到灶上的蒸笼里还有未出蒸的月饼。
顾北诚笑道:“娘说,明天我们还要去外婆家。”
“过往没什么好带,总让舅娘和表嫂她们瞧不起,这回咱们带一篮子月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