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87)+番外
当然是愿意的。
只不过工钱多少,现在还不确定,因为不确定他们写出来的东西有没有价值。
毕竟目前他们谁也没写过单册,都是万字篇,还只有林云山过了三篇。
按单册五篇来算,三十两给柳君逸,那就是单个故事六两。
但他们是商家,不可能按这种实价算给下游生产线。
故事细纲还是顾佳琪给的呢、技术还是顾北彦教的呢,修改时顾北亭还帮了忙的。
因此,一个故事先给他们一两银子。
这是过了稿的价钱。
等实力练出来,单册能独力完成时,五篇不就是五两了?
顾北彦告诉他们,以后顾家会在府城开书社卖话本子,若是他们能写单册的、几册的。
管吃住、包衣裳的基础上,单册五两银子,不管是五篇成册的,还是一个故事成册的皆这般算价。
但若能写六册以上系列的,或是十二册成套的话本,则单册算六两。
若能顺利完成而无质量问题,完成之后再给单册一两的奖励,最后完成的几册就有几两奖励。
也就是说,为了赚到更多。
大家在充分学习话本写作之后,也会努力提升自己的笔力,去写长篇话本了。
村塾里老夫子他儿子早就说过。
镇上和县城那边的读书人写话本子投书局的,单册也就是五两到十五两的价。
能拿到十五两的基本已小有名气了,至于是童生还是秀才到没那么讲究。
只要读了书、会写,与功名到是没太多关联。
但若是有功名的人写,起价肯定会高不少的。
而他们去府城管吃住了,有空还能出去府城逛逛,见见世面。
只要过一册就是五到六两银子,一个子儿都不花可以拿回家。
之后的奖励还可以自己攒私房,将来哄媳妇。
听说在县城找个管事活计,也就这个价吧?
少年们喜滋滋的,恨不能立刻就去。
但是顾北彦却泼他们冷水,别光想着好处,也要练出本事才行。
若是只想着去府城吃住了,写不出来或写出来是废稿,还浪费纸墨呢。
兴致勃勃的几人顿时冷却下来,一个个握拳保证,一定会努力学习,让自己的努力值得这个价。
顾北彦给了他们一个月时间考虑和学习。
等月底统一签文书,从冬月开始算,签一年还是签半年自己选择。
毕竟是同村一起长大的小伙伴。
书社赚钱,大家傍着大树好乘凉,书社赚钱又要靠着大家的努力。
同时,家里人在家里也会惦记着他们,盼着他们平安顺利。
所以年关时会让他们随余管事来拖货时搭车回家,等正月十二回府城继续干活。
话,都说透了,少年们不是拎不明白,都认真地点头。
这些话交给顾北彦去说,是一家人前一天商量好的,再让他出面练练处理事情。
顾北彦十七岁,柳君逸也十七岁,两人为人处世差着远了。
但柳君逸从小是作为柳家继承人培养的,柳家是商家大户,自然不一样。
就是二十岁的顾北亭在柳君逸面前,也过于朴实了。
柳君逸显然也意识到了,几次都有意识地带着顾北亭去应酬、教他处世经验。
现在,顾佳琪觉得,将来这些人也是话本子作坊的得力成员,二哥就是管事的。
八两银子,不高不低,加上包吃住这些,待遇就不差了。
那可是府城的院子,不是在村子里,出门就是繁华。
在府城待上一年半载,就算将来回村来,不写话本子了也能在县城轻松找个活儿干的。
识字和见识,都很重要。
确定了这四人意向后,接下来几天,顾佳琪全心投入话本子中,整理了很多细纲出来。
侠游类的思路已经快穷尽了。
但是增加了人手,顾佳琪直接调整原来的细纲,给新手练笔用。
顾北彦除了时常腾出时间去教那些人,自己开始写五万字的系列话本子。
徐大华和李扬、李威为了尽快上手,每天跟上学似的跑到顾家来,愣是在顾北彦屋里挤着写。
堂屋里的饭桌搬到屋里来,炕桌也摆在了炕上,谁也不嫌弃谁地凑和着用。
先把底稿确定好,回头修改清楚了再誊抄到专用纸张上。
看他们这么认真,顾佳琪在等着他们能够接手那剩下九个类型的故事。
光是写短篇可显不出他们话本子作坊的实力。
要能写长篇连载故事,才算。
之后她又开始整理了一些言情类的,再看这些农家少年,又觉得他们肯定写不来这类故事。
那就只能她自己来写了。
十月刚过一半,村里闻风而来要加入话本子队伍的少年,又多了五个。
都说五两银子管吃住就行,他们也要去府城。
对此,顾佳琪给了个命题作文,这次没有直接给细纲。
而是给出了征文式的详细要求。
规范了剧情梗概、背景框架、人物特点和人设关系,以及主线事件。
充其量就是个粗纲。
要求他们写出一万字到三万字的故事,能通过稿子就算入门。
第77章 为了将来不受制于柳家
大家一听有些忐忑,但为了那五两银子和府城生活,还是咬牙同意了。
且拿的是同一个命题要求,就看到时候谁表现最出色了。
顾佳琪告诉二哥,到时候取前一,剩下的四人再进行第二关命题,取前二。
再剩下二人继续第三关命题。
只要能写出三篇不同类型风格要求的命题小说,哪怕三篇质量都一般,也会把人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