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太娇气?种田经商卷起来!(97)+番外

作者: 燕乐行 阅读记录

第85章 有利,才会图之

顾北彦也连忙跟过去搬凳子,顾佳琪去厨房倒茶。

农家人喝的茶,要么就是把水烧开灌进瓦陶茶壶里凉着。

要么就是从山里摘一些野茶叶子回来自己做的粗茶,将开水灌进茶壶时抓一小撮进去。

倒出来的茶便带了些许茶色,有了些许茶味,这个茶味也就是涩意,解渴。

这也是他们这北地不怎么产茶。

若再往南边走走,农家很多都在山边或是自家地头种一点茶树,每年采茶足够一家人喝的了。

顾家二房上不用养老,下又全是小孩子,自然是不操心喝茶的,平时就是烧开的白水。

但柳君逸来过两回了,哪次会缺了茶叶?

有些话柳君逸没说,但顾佳琪之后说了。

大哥是要科举的人,家里没有也罢了,既然有,不管是好料子还是好茶叶、好吃食,总要都用上。

别将来去了京城甚至入了仕,在见识上被人比下去。

包括喝酒,也要慢慢喝些儿。

将来春闱汇聚各地举子,不论家境,总会呼朋唤友结交人脉。

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不是茶就是酒,既要加入圈子就不能什么都不懂。

将来二哥、三哥若行商,出门应酬也离不开这些。

固然没有条件学见识,眼下有什么学什么,也是机会。

因此,家里的好酒再舍不得喝,茶叶是每天泡上一杯各自喝了。

顾佳琪也给村长和六个耆老都泡上了一杯热茶,每一杯都放上了几片茶叶。

顾佳琪端着茶盘走到堂屋,正说话的老头们立刻闻到了茶香,不由惊讶。

上回来说事都没喝上茶叶呢,这是……

岳祥家果真是发家了呢。

顾佳琪奉上茶却解释道:“这是上回大哥的朋友来家里,送的登门礼,我们家可买不起这种好茶。”

也是再一次提醒这些老头。

顾家不只是她和二哥写话本赚些钱,还有府城的人脉呢。

“那位柳公子着实为人不错,北亭能结交他也是咱们枫林村的福气。”

林长顺立刻笑着夸了起来。

看来还是很识趣的呢。

顾佳琪笑了笑,没有接话,于是叶耆老和王耆老便追问起刚才顾佳琪的话。

闲聊什么的,他们几个老头和一个小丫头有什么好聊的?

顾佳琪也无意浪费时间,便说起自己的想法。

其实这个想法早就有了,只是不打算太早说出来的。

但今天看大房那边的心思,她觉得村子里的事情,还是要有村里人的帮衬才行。

她不能让任何人拖大哥科举的后腿!

“其实,在找人写话本子的那些日子,我和大哥就商量过一些事情。”

“读了多年的书又不考科举,无非就是出外做工,去做力气活儿肯定不划算。”

“像我丰家大表哥那样的,考上了秀才就在县城做帐房。”

“做的是轻松活儿,却不是谁都做得了的活儿,娶妻生子买宅子,如今已算县城里人了。”

“丰家大表哥这样不继续科举的读书人,到这一步也算是不错的日子了。”

“还有其他读书人,有抄书的,有写话本的,或是做帐房做管事的……”

“都是从读了书这个优势,去谋条出路。”

“如今,我们兄妹选择了写话本这条路,能带出去九个人。”

“如果以后还有合适的也可以带一下的。至于剩下的两条出路……”

“还有帐房和管事可以做。”

“只是年纪小、见识少,与我丰家大表哥那样的自然不能比。”

“但是多读几本书也机灵一些,却是可以从伙计小二开始,好好培养一两年再重用的。”

“以后那位公子要开新铺子、新作坊需要人时,不就有储备的人手可用了吗。”

只不过,她不想再将作坊开在枫林村里了,免得再遇上今天这情况。

今天顾老太太突然跑来闹,是所有人猝不及防的。

顾北彦出去第一时间,就让林刘氏将红薯作坊的门全都关上了。

楼梯门在不需要上楼时,原本就是锁着的。

不然,不管是闹腾的还是看热闹的,难免会冲撞到作坊这边的安全。

在自家村子里,村里人不管品行和善恶,都喜欢做一些自以为小事情的冒犯,缺少边界感。

酿酒作坊是由村里开起来的,还有村长和耆老们的震慑。

自家开作坊少了这层震慑,就容易被人惦记了。

好在家里红薯粉作坊,目前阵仗不大,用的全是南坡这边的人,少了很多是非。

但从村子里培养一批少年人才,为将来拓展生意做人力资源储备。

有备无患,却是顾佳琪原本计划中的一环。

“琪丫头,你和老头子们吐句实话,你们顾家在府城有买卖没有?”

几个老头听明白了顾佳琪的意思,一双双老眼都冒着精光,林长顺语气和蔼的细声问道。

“以前没说吗,和那位公子合伙开了家糕点小铺子呀。”

顾佳琪小脸无辜又带着些许惊讶地开口。

“铺子和人手都是人家提供的,我提供了几种糕点的做法,去掉成本,我们顾家分三成利呀。”

“爹娘说这是我自己赚来的,因此,除了一成利供大哥科举,剩下两成都归我自己。”

这事儿,他们确实知道一些,也是他们毫不担心酿酒作坊会没人来拖货的原因。

“不是还有话本铺子?”叶耆老忙问。

顾佳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解释道:“铺子都没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