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厂的能干后妈[七零](45)+番外
胡婆婆见状,立刻拿了两个到小碗里。
“我不吃,给立业留着晚上吃。”
刘超仙:“……”
早已习惯婆婆自以为奉献的做派,最终结果肯定是张贵强分给老娘,刘超仙担心丈夫吃不饱又把自己的分出去。
结果呢……结果只有她吃不饱。
“奶奶你自己吃,每个人两个,多出来那个给我妈,她最辛苦。”
胡婆婆:“……”
今天不等刘超仙表态,张立业先站出来帮妈妈说话,说完先把包子给分好了。
“王念姨说每个人都很辛苦,所以不该有谁多吃点谁少吃点的说法,大家都得吃饱。”
这些话都是从王念教育施书文时听来的,张立业觉着很对。
妈妈要上班又要煮饭洗衣服,绝对是家里最辛苦的人。
当然……他读书也很辛苦,所以也得吃饱。
刘超仙无视婆婆的眼神,美滋滋地咬了口包子。
猪肉白菜馅的包子,一口下去嘴里滋溜冒油,连白菜都鲜甜无比。
“妈妈,你跟王念姨学学怎么做包子,这样咱们家天天都能吃上包子就好了!”
包子有多好吃呢!张立业用小学一年级所学到的所有词量总结来说就是:咬到舌头都不能停。
“你说也奇怪……”张贵强把嘴里的包子吞下去,满是疑惑地看向妻子:“小王同志不是农村姑娘吗!咋会做这么多好吃的?”
就拿前天那栗子糕,城里生活多年的张贵强连听都没听过,王念竟然会做。
“我上哪知道。”
“我看你们就是看不起农村人。”心里早就憋一肚子气的胡婆婆没好气地用筷子指了指张贵强:“咱们村刘三的爷爷年轻时那可是宫里御医,就不兴红旗大队有个御厨啊!”
张贵强恍然大悟,立刻反省自己思想觉悟有问题。
谁说农村人就全是种地的,没出几个能人确实不是啥稀奇事。
一墙之隔的王念还不知道,以后偶尔出现的超乎常理刘超仙都会自动帮忙找到个好借口。
高超厨艺有老师傅教,能做点没见过的吃食又有什么好奇怪!
吃完饭,王念和谢玉兰领着孩子们下山。
厂子实在太大,小学和幼儿园截取中间位置,建在大礼堂旁边。
431厂子弟小学。
来报名的不止他们,整个学校都是今天报名。
校门口挤满了家长和孩子,王念在校门口告示牌上找一半天,终于找到学前班所在的位置。
学前班就在操场边单独一排平房,走进校门就能瞧见。
“咋这么多人?”
平房前站满了人,看站位好像分自动分成三拨人,各自中间都隔着一米多远。
同样不了解学校情况的谢玉兰扔下黄勇,先疾步冲到人堆里打听消息。
王念虽然离得远,但也通过穿着打扮看出了点端倪来。
人最多的应该是附近大队村民,他们裤脚半卷,背着背篓,两手插在袖管里。
门口无奈望着的几人看样子应该是老师们了。
站得最远的有人身穿工作服,一看就知道是厂子职工。
“我们先去找老师。”王念低头去看施书文,伸出手示意:“我牵你还是自己走?”
别扭小孩儿想了会儿,一手抓紧书包带,颤颤巍巍伸出手。
本来不想让王念牵,可一看周遭的娃娃们都由大人牵着,才不情不愿伸出了手。
王念的手有点粗糙,老茧磨得施书文手心发痒,可却非常暖和。
他偏头看了眼看似专心走路的王念,自以为没人发现似地翘起唇角偷偷笑了起来。
王念心底发笑。
有种孩子们在教室偷摸做各种动作以为老师看不见,其实早被尽收眼底的感觉。
“咱们得快点去报名,一会儿说不好要吵起来。”
打探回来的谢玉兰赶忙拽起黄勇就往最边上的教师办公室快走,王念见状也没耽搁,抱起两个孩子小跑着跟上。
报名程序其实非常简单,出示431厂职工证,填写等级名字等信息,最后领一张书本票就可以离开。
刚办完手续走出办公室没两步,那些等在门口操场上的人突然激动起来,跟门口老师们爆发了激烈争吵。
“出什么事了?”王念问。
“那些人是厂子隔壁大队的村民,建厂前……”
431建设厂子时最重要的车间因为需要大块平地,所以和隔壁大队商量换了三十亩地。
厂子帮他们另外开垦田地以及两年粮食赔偿,并且保证以后大队队员的孩子们可以进子弟学校读书。
前两年大队来读书的孩子少,这事自然没多少人有意见。
但今年不知怎么的,人数突然增加好几倍,人数比职工子女都多了一倍。
厂子派人详细一查才发现,今年来报名的娃娃全是红星大队队员的三亲六戚,甚至连小姑子婆家的邻居都来了。
只因大家听说在子弟学校毕业的以后可以考进厂子上班,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来得人越来越多。
学校哪敢收,连忙把事上报到厂务科办公室,决定没下来之前老师们都不敢放人进去。
也许是王念两人进出引起了骚动,有人带头就要闯办公室。
“不关咱们事。”
站在厂职工家属这边,谢玉兰肯定不愿意大队的孩子们来抢占名额。
办公室门前吵闹声加剧,学校保卫科人员从办公室冲出。
王念收回视线。
说到底都是为了孩子,没结婚之前王念那也是长生坡的人,自然没有其他多余想法。
“放我下来,我自己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