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厂的能干后妈[七零](49)+番外
当然……主要是为了王念的厨艺。
为这顿饭,张亮昨天专门去长生坡托人买了两条大花鲢,养在水槽里就等着今天做。
“要是我没完成任务,一会儿我爸也得亲自来。”张美丽摇晃王念胳膊撒娇:“我就想吃王念姨做的饭!你就答应吧……”
“那成,一会儿你带块肉回去,晚上当添个菜。”王念被摇得擀面杖都拿不住。
“肉我妈已经买了。”张美丽笑,眼珠子滴溜溜地转到案板上:“不过我还没吃早点。”
“我们家今天早上吃馄饨,留下一起吃点?”王念笑。
“馄饨!”张美丽惊喜大叫,来跑腿果然来对了。
“你去屋里和弟弟妹妹玩会儿狗,好了叫你。”
再任由这小姑娘在身边磨蹭,今天谁都别想吃上。
“那一会儿我先带孩子们去张哥家帮忙,前两天听说他的收音机出了点问题。”施向明边添柴边说:“肉也顺道带去。”
之所以没加王念,刚才刘超仙说话他就在边上坐着呢!
“你还会修收音机?”王念好奇的点是这个。
“触类旁通。”
王念:“……”
人家随便四个字她要在脑海里仔细回想成语的意思是什么,等转了一圈理解过来,施向明已经转身进了屋。
“还挺有学问。”王念嘀咕着笑出声来。
撒入最后一点土豆淀粉后,面团变得更加有韧性起来。
多亏大家都没注意到小碗里装得不是面粉,不然还要解释这种供销社里没有的东西。
面皮擀得越薄越好,和案板差不多大后,先切成宽条,再切成方块。
不用再洒面粉,整齐得堆起来就成。
连续擀出三张面皮,切出了两百多张面皮,王念打算吃不完的放冰箱里当孩子们早饭。
屋里几个孩子围着小狗讨论得热火朝天。
“叫小黑怎么样?”
刚进学校一个星期的新学生前两天刚学了小字和黑字,没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了这两个字。
施宛不懂,只是乖乖地听哥哥和美丽姐姐商量。
“小黑太难听了,叫大黄。”张美丽说。
“它明明是黑色的,为什么要叫大黄?”施书文不赞同。
“大黄厉害,我奶奶家大黄能一口咬死这么大的老鼠!”张美丽激动比划着老鼠大小。
“不好听。”施书文坚决不同意,奈何自己不认识几个字,小脑瓜子一转,看向在走廊上的王念。
可又不好意思去问,轻轻推了下施宛:“妹妹,你去问问王念姨,狗叫什么名字?”
施宛乖巧点头,噌地跳下沙发,打着光脚板就往屋子外冲。
“姨姨……”
王念早听见孩t子们说话的内容,其实心里在施向明说完成语之后就有了个主意。
不过听到施宛问,还是故意装作认真思考的样子嗯嗯了两声。
施向明把施宛抱到灶膛前坐下,抓起两只小脚丫烤火,也没抢话,父女俩就静静等着王念说决定。
“我本来觉得稚玄还不错,不过……”王念笑盈盈地眨了眨眼,慢悠悠地又转了话锋:“小黑更好听。”
施向明微微低下头,嘴角勾起浓浓笑意。
王念就是逗孩子们玩,稚玄是古话,翻译过来不就是小黑的意思!
“哥哥,姨姨说小黑好听。”施宛晃动小脚丫,缩在施向明怀里没有下地的打算。
记忆中,爸爸第一次抱她好像就是来家前上火车的时候。
这是第二次,施宛不舍得下来,仰着小脑袋在施向明怀里蹭来蹭去,就像只急切寻找母兽的幼崽。
“包完了,开煮!”
大锅里沸水翻滚,王念也麻利地包好了能煮第一锅的馄饨。
五个碗里倒入一些酱油和醋,再洒入些葱花就行,今天换了种鸡骨膏汤放入碗里融化开。
最后舀入一瓢开水冲入碗里,鸡汤小馄饨的汤底就制作完成。
将包好的馄饨倒入锅里,继续包剩下的馄饨皮。
“她不去?”
眼睛和嘴同时也没空下来,看着刘超仙跑近后笑着问道。
刘超仙摇头,喘得上气不接下气:“黄国华说他们家买点猪肝吃就行,家里肉票得等着孩子们到了再换。”
不出所料的结果,两人都没再多说什么。
不过……原本睡懒觉的张立业闻着味儿来了。
第23章 中秋(1)
“王念姨……”
很大一声吞口水的声音,张立业眼巴巴地瞅着,没有开口要,不停吞咽的口水就足以说明一切。
“你回家拿个碗,也吃点垫垫。”
王念对孩子一向大方,笑着又抓了把丢进锅里。
“这么精贵的东西你们自己吃就好,让这孩子养成习惯以后得天天当叫花子。”刘超仙无奈摇头。
“要是立业听见该伤心了,哪有当妈的说自己儿子是叫花子。”
“你看他这样……”刘超仙一把拽住抱着个汤碗跑出来的张立业:“跟叫花子有什么区别。”
“去换个小碗!”
“那你保证爸不会抢我就换。”张立业转头就出卖了老爹日常抢食的行为:“每回爸都吃得比我多。”
屋里正隐隐期待的张贵强老脸一红,装没听见似地拿起本书挡住了脸。
“快去换,话多!”刘超仙也臊得慌,扯着张立业进屋,边走边伸出食指朝张贵强指了下。
等再次出来,换成个面条碗,张立业另一只手还提了个网兜。
刘超仙的声音从屋里传来。
“这些芋头你拿去蒸了吃,不是文西乡那种小芋头,又面又甜。”